大地叙事曲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中的老人
  很多年之前了,我披一身秋风,坐于一棵树下,静心笃思。残叶飘零,没有风。树是孤独的,我也是孤独的。
  我第一次听见树的喘息声,很沉痛。我绕着树转圈,目光观察着粗糙的树杆,渴望聆听到更多关于一棵树的内心秘密。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为一棵树的事冥思苦想。树,给了我想象力不能抵达的深度。像我的祖父,一个年逾八十的老人,成天坐在院坝里自言自语,讲述他一生的经验和阅历。尽管祖父把自己的一生都梳理得如此明白、透彻,可在我的眼中,他仍然是个谜。
  我观察一棵树,实际是在寻找那棵树与我的祖父相同的部分。
  那个下午,我看到树枝上的黄叶是怎样一片一片坠地的,听见树的喘息是怎样一声一声变微弱的。遗憾的是我始终没能进入一棵树的内心,就像我未能进入我祖父的内心。
  时间静止,与我同样未能进入一棵树的内心的,是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枝上蹦跳、高叫,将天地喊得苍凉。
  我坐于一棵树下,体验了衰老,却与死亡无关。
  父亲的心事
  父亲放心不下他肩上扛着的那把锄头,像放心不下母亲,放心不下我。
  父亲这辈子,有太多他放心不下的东西。
  田里的麦子,他是每天都要去看的。他担心那些讨厌的虫子,会在暗夜里分享他的劳动成果,占了便宜,还四处唱赞歌。父亲的心,很慈善。明知那些虫子会偷吃粮食,他也不喷洒农药。每天就那样在田边干守着,他说,生长于暗中的动物,都是值得怜悯的。
  屋檐下的那条狗,跟父亲很多年了。他也不放狗出去见见世面,颈项上,总给人家拴条粗粗的铁链子。父亲说,世界太繁杂,现今的人,得罪不起。狗再好,也是畜生,放它出去,咬了人,就闯祸了。若咬的是穷人,别人会骂它“狗仗人势”。若咬的是富贵之人,被骂“疯狗”不说,人家肯定找上门来,狠咬你一嘴。若真碰上这样的事,让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被狗咬,痛一时;被人咬,痛一世。
  父亲还放心不下村庄。没事的时候,他提着锄头,去铲荒地上疯狂生长的野草。他怕有一天,野草淹没村庄。他必须替那些离家的人,守住一个家园。哪怕是精神家园,也好。
  父亲有时也放心不下城市。他说,城市里的人那么多,无地可耕,无田可种。既不生长麦子,又不生长大米。那些人,会不会有一天坐吃山空?
  父亲的担心,遭到很多人的嘲笑。从城里念大学回村的侄儿说,大伯,城里人早就不吃大米了,人家喝牛奶、吃海鲜。你在杞人忧天。
  父亲不懂“杞人忧天”这个词。他沉默半晌,然后说,我就不信没了土地能活命。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父亲都放心不下。
  父亲放心不下的东西,最终,全成了我放心不下的东西。
  大地母亲
  我一直在回忆母亲的样子,像回忆养育我的那片土地。
  每天清晨,母亲都起床很早。当她起床的时候,整个村庄还在沉睡。母亲这一生,习惯了走在生活的前面,就像雪,最早感知寒冷。母亲是迎接日出最多的人,可她从来不知道,日出是什么样子。日出时,母亲正在担水、劈柴、挑粪、烧火,为准备上学的孩子准备早饭。
  迎接日出最多的人,最先被太阳晒老。
  我是顺着母亲额头上的皱纹,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些皱纹,多像我童年爬过的山路,曲曲折折,遍布荆棘。山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道伤,滴着母亲的血。
  母亲这辈子,走过很多泥泞路,碰过很多壁,忍受过太多的风雨、黑暗和委屈。这些,母亲都不曾怕过,不曾哭过。再难走的路,母亲都走过来了。再贫瘠的土地,母亲也能种植出玉米和高粱……
  但有一天,母亲哭了。她趴在村庄的脊背上,泪流成河。母亲的伤痛,不是因为贫穷,而是比贫穷更可怕的空虚和惶恐。母亲说,她做了个梦,梦见偌大一个村庄,成了她一个人的坟墓。
  母亲,我多灾多难的母亲啊,你为何直到暮年,还走不出自己灵魂的孤独呢?
  母亲的孤独,是乡村的孤独。
  母亲的痛,是乡村的痛。
  母亲的模样,是乡村的模样。
  (选自《文艺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回望文学发展史,文学和时代的变革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应地,对文学的研究和解读也同样紧密相关。但是文学研究有时会出现先入为主的情况,即现有研究框架后有文本论证,容易出现牵强附会的解释和理解,不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以鲁迅作品《阿Q正传》的相关研究内容为讨论对象,指出以往研究先入为主的现象和影响,集中探讨以堂吉诃德和阿Q形象的相关研究,提出文学研究的一点粗浅见解。   关键词:文学研究
旅行是一件美妙又好玩的事情,現在天气逐渐转暖,出行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不,在北京至福州的列车里,有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城市的旅客。其中6位旅客(A、B、C、D、E、F)正在兴高采烈地聊着天,分享着自己家乡的习俗和趣事。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扬州、杭州和南京。  从他们的谈论中,我们知道:  1旅客A和北京人的职业都是医生,旅客E和天津人的职业都是教师,旅客C和上海人的职业都是工程师。  2旅
當当当,一位心灵手巧的小伙伴拿着自己的知识小报来啦!瞧这有创意的设计,这是要抢美编的饭碗啊!  别小看1、2、3……那么简单的数字,它们的世界里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跟着我一起去探索吧!
四、纸糊的保安  大黄蜂飞走了,卡露丽蜂巢里总算恢复了安宁。大家沉默不语,空气好像凝固了。突然,一只小蜜蜂轻轻哭了起来,声音非常凄凉。卡露丽蜂王看了一眼小蜜蜂,小蜜蜂止住了哭声。蜂王给小蜜蜂擦掉眼泪,然后打起精神问大家:“大黄蜂马上就会回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大家说说看,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蜂巢外面砌一堵墙,用它来阻挡大黄蜂。”门卫吉木忍着伤痛提了一个建议。  侦察蜂露西马上计
先鋒作家残雪耗费3年时间精心打磨的最新长篇小说《赤脚医生》日前出版。书中主人公亿嫂年轻时不甘平庸,出外闯荡,进入了县城的医疗培训班,成为一名学员——未来的赤脚医生。残雪通过对赤脚医生亿嫂、米益、灰句等人的成长过程和他们行医故事的描述,将大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依存关系不断加以披露,从一种崭新的角度来建构这种未来世界里的新型关系,其间有很多描述惊世骇俗。文学评论家白烨认为,每一个普通读者都有可能
内容摘要:在国家大力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典籍英译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一个农业古国,农业典籍是中华深厚农业文明的历史结晶,农业典籍是中华典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纵观农业典籍英译的发展,农业典籍英译的研究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典籍英译的必要性,现状,以及意义三面的阐述,希望能引起学者们对农业典籍作品英译的重视,更好的全方面完善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国农业文化的
内容摘要:在ESP需求分析理论下,我国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改革与突破思路。本文从ESP需求分析理论的基本内涵出发,在分析我国当前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未来思路。  关键词:EPS 需求分析 商务英语 课程设置  在商务英语的发展的进程中,课程扮演着一个基础性的作用。作为一个语言应用型学科,商务英语在课程的设置理念等诸多方面融合了更多时代发展的要素与特点。
湿润的气息,一丝丝的湿润气息,从车窗里飘进来。干旱的大漠中,这东西比刀郎的磁嗓更能提神,我们不约而同向窗外瞩望。  于是,我们看见了那条河,塔里木河。  它,藏在荒凉沙原的褶子里,静静地流淌。甚至有些羞羞答答,连个稍大点的波纹浪花也不敢弄出来,似乎害怕动静大了,周围那些干渴的荒漠都扑过来吸干了它。偶尔,它发出幽怨般的低吟,那是哀叹母亲祁连山赐下的乳汁般的雪水,一年比一年减少了,已经濒临干涸,不得不
很久之前,柏拉图就在他的时代提出过关于媒介和艺术的预言。在《理想国》的第七章中,他描述了一个洞穴:人类,一生下来就住在这个洞穴里,手脚被捆绑着,身体和头部都不得动弹。人类的眼前是一面洞壁,他们的背后是一个过台,过台的背后是一片火光。火光把过台上来回走动的人影投射到洞壁上,洞穴里的囚徒认为这来回移动的光影就是真实。柏拉图人为,这个洞穴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一千多年后,苏珊·桑塔格用这个隐喻描述了摄
迷你王国的小危机虽然暂时被解除了,但是危险却并没有停止进逼的步伐——恶魔玛塔扎德正在图谋毁灭迷你王国。为了挽救深陷危机的迷你王国,路亚、贝卡和赛琳娜公主、驸马亚瑟、倍塔枚许王子决定一起向恶魔的巢穴——禁忌城出发。据说恶魔玛塔扎德最厉害的武器是周期之爪,因此,他们作好准备——先给自己补充装备。    新月灵药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周而复始、重复出现的。比如:时针从1走到2、3……12后又走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