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50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从原来的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家。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迅猛增长。同时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针对性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校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在教学体系建设做出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 ;实践教学 ;教师队伍; 教学体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通过加强学生的文、史、哲等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造就高素质、综合型的传媒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专业课学习中,通过“课堂教学、创作实践和产业投放”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和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拓宽专业思路和就业渠道,为各级电视台及影视传媒机构培养具有传播学、艺术学的人文社科理论基础,掌握影视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影视节目制作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各类影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一、搭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条件建设上,一方面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外出考察和校外其他单位交流、座谈,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交流并开辟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实习机会,充分保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校内外实习。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为方便学生在学校内部进行实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校团委、校广播电台等相关部门协调,建立了一系列的校内实习基地,充分保证了在校生的校内实习。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机会,创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之始就要与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满足广播电视编导本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内容。
  二、推进新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学校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时注重管理、落实、提高,在探索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有很强的参与性。
  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了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资源,根据学习执行新课程计划,开设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基于网络下的研究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切实的可操作性的平台,建立研究性学习知识网,互相交流有关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使学会利用信息化平台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资源,体会研究性学习过程。在新型教学环境下,激发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大的效能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生的学,应当由被动的学向主动的学转化。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吸收这一教学思想中的精华和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使师生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发生重大变化。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方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要想使学校的现代教育之路始终走在信息时代的前沿,就必须随时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随时紧跟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走一条独具特色的超前之路。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任务在于服务,既要服务于教学,也要服务于科研。为了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自觉将科学研究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为教育方式的延伸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逐步走出了一条加强科研、探索新路、科研兴校的道路。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骨干队伍,通过骨干教师去带动其它教师,是学校参与教科研的目的,目前在校园内,做“科研型”、“学者型”的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地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如何使巨大的资金投入更好地体现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潜能,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应用网上繁复而多样的信息。这一切都是我们不得不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因此,教育创新,我们任重而道远!
  三、造就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大学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抓好培养、引进、管理和服务的四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结构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
  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专业开设之始,制定师资培养规划,并有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外聘、内培、引进等途径和措施,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努力造就一批教学质量良好、教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保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质量。
  采取多种激励机制与培养形式,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教学科研活动,经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来实现。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措施,对于教学、科研特别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业务进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另一途径。进修提高以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短期为主,长期为辅。由学校资助在职攻读学位,在一定期限之内没有取得学位的人员要给予处罚。在职进修教师在进修期间要求完成好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富有教学及科研经验的教师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为在职申请学位人员提供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所需环境,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网上评教活动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大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基金的投入,支持中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教师校内培训制度。每年暑假安排不低于10天的校内教师培训;新引进教师也由学院进行不少于20天的岗前培训。采取新进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的方式,使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力争使新进教师一年基本合格,三年胜任,五年成为教学骨干。按照教师进修、提高计划,定期或不定期把专业教师送出去进修学习培训。
  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我院制定教师校外培训计划,鼓励教师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一线部门参与节目的策划、制作等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抓好教研室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坚持听课评课制度。系院领导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包括实训、实习课),全面了解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听课有要求、有计划、有考核;听课情况有记录、有总结、有反馈。积极开展教学听评活动。组织观摩教学和优质课讲评,大力表彰优秀教师、表彰教学取得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学术研究,积极撰写和发表论文、论著等。
  [参考文献]
  [1]张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天中学刊.2013(05)。
  [2]牟善峰 安立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川芎有效部位(LEO)对血管性痴呆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LEO灌胃给药,小鼠急性毒性研究。(2)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造模一个月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灌胃LEO(7.7mg/kg,23mg/kg,77mg/kg)给药8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检测大脑皮层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
该文首次研究了AEF的降血糖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AEF(ig0.40、0.80、1.60g/kg)给药一次,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AEF(ig0.80、1.60g/kg)连续七
该研究以开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GCV)为先导化合物,将其转化为具咪唑并[1,2-a]嘌呤结构的三环核苷化合物,并在碱基的N-5,C-6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以期获得新的抗病毒
该文分三部分.1、西替利嗪两种制剂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比较.该文建立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浆中西替利嗪(cetirizine)的浓度.2、西替利嗪对映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