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心中的“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的散文汪洋恣肆,挥洒自如,成为古时举子的必读书。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有话:“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显然对苏轼的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关键词】苏轼;留侯论
  带有翻案性质的杰作——《留侯论》是年轻苏轼敏智与识见的体现,这篇应试的“考场作文”着力体现了苏轼创作的原则:一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二要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一、历史上的“留侯”
  对于历史上的留侯,我们只能从相关的记载中得到信息,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有诗云: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王安石用寥寥数笔给我们勾勒出留侯张良的一生,很显然他受司马迁的影响很大,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评价的:至如留侯所见老人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将留侯张良的成功归于“天助”。
  显然,苏轼不这么认为!
  二、苏轼心中的“留侯”
  要想反驳似乎成为定论的史家说法,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年轻的苏轼睿智异常,捕捉到张良人生的成功标配——“能忍”。
  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留侯,而是宕开一笔,首先指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将匹夫与勇者相比,突出勇者能“忍”,提出这个话题。
  进入文章主体部分,围绕“忍”,苏轼一步一步反驳,为留侯翻案,那才是真正地步步推进,让人欲罢不能。
  这一部分围绕“老人教忍”——“为甚教忍”——“教忍之后”来展开。
  (一)老人教忍
  史书记载: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这圯上老人是神仙怪物,是来给留侯送兵书帮助他成就刘邦大业的。
  苏轼反其意而行之,提出圯上老人是隐者,这是第一新意,又说目的不在授书,这是第二新意。这自然会引起阅读者的关注:为什么这样说他是隐士呢?目的不在授书,那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二)为甚教忍
  苏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叙述了留侯张良的一个重要经历:不忍忿忿,逞于一击。自然引出圯上老人授书的原因:为盖世之才张良而深深惋惜。这样的人才是为伊尹、太公之谋的,怎么能做匹夫之事呢?所以,自然解释了老人是目的不是授书的原因,老人是来来教留侯要会“忍”的,这就是“为甚教忍”的第一原因。
  后文接着举郑伯和勾践的事例,很是特别!表面上看,郑伯、勾践能忍,所以一能退敌,一能复国,举例目的何在?貌似这两个人都是成王之人,强大无比,用在此处,显然不是类比留侯,那举例是为何用?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郑伯、勾践的共同点除了称王称霸外,都是因为能忍而成功的,所以举例的目的不在退敌和复国上,苏轼是想借此强调“能忍”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圯上老人要授书与张良的原因,这就是“为甚授书”的第二原因。
  真是环环相扣!新意倍出!
  借此苏轼趁热打铁,提出“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三)教忍之后
  本来观点到此就已经阐述清楚,但苏轼没有就此放弃。接着又用楚汉相争,高祖能忍之例;用韩信自王,高祖不忍之例,两个事例意欲何为?
  留侯在高祖刘邦成就大业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用这两个事例,前者强调高祖能忍,所以争得天下,高祖怎么能忍,不是留侯教之吗?后者高祖又不能忍,史料记载:当时刘邦气恼,破口大骂,子房暗踩其脚,附耳低语:“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生变。”刘邦忍怒封韩信为王,免除兵变,征韩信之兵击楚。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留侯张良,是他成全了高祖的“忍”。这两个事例从另一角度看就是在强调留侯用“忍”,一语归题。
  用留侯“用忍”来收束自己的论述,显得步步推进,井然有序。自然又出新意。
  正如储欣在《唐宋八大家类选》中的评价:子房不能忍,老人教之能忍,子房又教高祖能忍,文至此,真如独茧抽丝。
  至此,蘇轼心中的留侯形象已然确立,但苏轼并不罢休,又引来一段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留侯张良的评价:“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似乎又赞同司马迁的观点,其实正好用司马迁对张良相貌神形的说法来进一步反衬张良的“能忍”异于常人。
  所以,吕祖谦在《古文关键》中评价此文:格制好,一篇纲目在“忍”字。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中也有:人皆以受书为奇事,此文得意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撤开,拏定忍字发议。滔滔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变化曲折。既写出新意,又是文章富有变化,行云流水。
  年轻的苏轼看到了古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从新颖的角度切入,给人无限的思考空间。反观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独具一格的豪放派。
  面对复杂人生,以“忍”能成就大业,至今依然适用。
  【参考文献】
  [1]霍达.读《留侯论》[J].秘书工作,2014(07):55-57
  [2]蔡相宗.苏轼词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卞云和.读苏轼《留侯论》[J].华夏文化,2001(04):29-3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笔者根据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开设了“英语影视剧欣赏”这门兴趣社团,利用多媒体把英美影视剧导入到教学中。通过兴趣社团这个平台来搭建学习的桥梁,让学生乐在其中的同时,更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英语影视;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社团是我校特色社团之一,精彩纷呈的兴趣社团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一直在探究和摸索如何把英语兴趣社团的教学有效地与英语学习相整合,即在提
期刊
【摘 要】留白原先呈现在水墨画中,这是一种审美技巧与艺术的融合技巧,而在教育中,留白则是一种教育智慧与艺术的体现,是还原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所在。为此,留白的艺术成为教师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和艺术,初中英语教学当然也不得缺少。  【关键词】留白;艺术;初中英语;智慧  英语课堂是问题的集散地,更是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的乐园。这是诸多专家、学者、教师普遍的共识。基于上述的认知,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倡导运用合
期刊
【摘 要】阅读不仅要用于学习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识、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通过阅读,学习者也可以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入,从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能力培养;建议  在英语标准化考试中,阅读理解着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试题在历年的中考英语试卷中占比重很大,词量最多、篇幅最长、分值最高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实践在课程设置、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环节,特别是对学习成效评价的探索和研究却鲜有涉猎,造成新的教学体系难以收到预想效果。本文基于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以期在评价内容的多维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变革与探索,从而弥补传统评价的不足,实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促进高职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
期刊
【摘 要】新授课与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是有差异化的。本文以“热力环流”为例,分别从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知识迁移为导向、以思维建模为导向三方面说明如何在新授课与高三一轮复习课两种不同课型中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授课;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計;差异  新授课与高三一轮复习课从本质上来看有很大的差异。新授课前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源于生活经验,或是表象化零散的存
期刊
【摘 要】课堂模式多渠道,革新理念不能少,转变理念发展路,与时俱进效率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畅谈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达成“四大转变”的有效门径,值得大家深思。  【关键词】个性化;能力化;过程化;情感化;高效化  随着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政治学科的内容编排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名称先后改为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考试模式也经历了“闭卷——开卷——闭卷”的历程。目前,思想品德还是以闭卷
期刊
【摘 要】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效率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关键词】提问;政治;思维  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真正做到“善学,师逸而功倍。”设问应注意启发性,要创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智德双重功能。本文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多年以来,思想品德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以讲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加“死记烂背”的教学方式,导致思想品德课成了中学教育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我们以往固有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带来的便利性已经毋庸置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它正在逐步改善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在班主任工作中,如还是采用以往单一而枯燥的方法与手段已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势,无法适应教育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班级管理实践工作中,丰富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为
期刊
【摘 要】联想化思维方式是为教学服务的,但它不是远离三维教学目标的胡思乱想,喧宾夺主,更不是盲目追求生动效应耳朵哗众取宠,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内存”,不断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联想在师生互动中闪闪发光。  【关键词】拨云见日;自然导入;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借助联想  联想是由乙观念想起甲观念的思维过程,它在师生互动探究过程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笔者认为: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