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电影这一文化媒介受到了各国民众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应运而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电影片名;文化;信息;审美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电影这门艺术融合了很多种艺术手段,其将信息传播出去,更是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问世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定位成一种交际活动与跨文化活动,在此活动中涉及到委托人、译者、接受者等人。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这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所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为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在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内涵,正式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第四阶段,德国学者诺德提出了“功能 忠诚”这一原则,这就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体系。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其不再将翻译定位于一种静态的语言现象,而是将翻译正式划入到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中,重视译文的交际功能。它从崭新的角度诠释了翻译,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了新颖的意见。我们知道,在宣传影片时,片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片名是决定影片能否取得良好的上映效果,能否取得高票房的关键因素。所以,电影片名翻译这项活动应该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引导下,翻译者要参考翻译目的、译文可能带来的预期功能来对翻译策略进行调整,确保片名翻译摆脱了源语文本中心论的束缚,将片名翻译功能定位成提供与影片相关的信息。
  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
  1.目标语文化导向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中曾明确指出:所谓翻译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开展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只有在目标语文化中,译文才具有特定的意义,并且也能被越来越多的接受者理解、认同这一翻译手段。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片名是折射影片内容的窗户,同时也将某一国家的语言文化特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所以,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电影片名原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文化背景这一方面来讲,各个民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直接来翻译影片中的内容,这会发生文化冲突,让很多译语观众无法接受最终的译文。
  我们以《龙年警官》这部影片为例子,翻译者将这部影片的片名翻译为“Dragon Year Cops”,但是由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不使用动物作年号,这种翻译方法既不能让西方国家的观众了解到片名所蕴藏的文化信息,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影片题材的判断。所以,电影片名翻译要尽可能地与目标语国家文化相适应,将原电影片名所蕴藏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
  在众多心理惊悚片中,Seven最具代表性。Seven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为自己就是上帝,他将天主教七大死罪惩戒作为杀人的依据。然而影片的英文名字只用“Seven”这个单词来表述。从宗教的立场上来讲,Seven这个数字具有神秘性。从整部影片来看,Seven无处不在,其也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当外国观众看到“Seven”这部影片时,他们能够迅速想到“Seven”背后所隐藏的宗教内涵,但是如果将这部影片片名翻译为《七》,由于中国观众对外国的宗教文化了解较少,因此中国观众无法感受到“七”这个数字背后的秘密。现Seven这部影片片名被译名为《七宗罪》,这个译名阐明了故事内容,完成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任务。
  2.信息功能导向原则
  电影片名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功能。通过电影片名,观众可以了解整部影片的主题、题材、类型、基调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特别注重译名的预期交际功能,影片译名既要概括出整部影片的内容,还要凸显整部影片的风格。所以,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信息功能导向原则是基本原则。为了能够让影片片名翻译达到信息功能这一目的,翻译者要深入了解影片的内容、影片的背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分析这部影片,真正实现内容与译名的统一。
  我们以Waterloo Bridge这部影片为例子,这部影片讲述了在二战期间一对英国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该部影片以男女主人公在滑铁卢桥上葬身于车轮下而结尾。如果将这部影片片名翻译为《滑铁卢桥》,会让很多观众误以为是与滑铁卢战役相关的纪录片。为了能够准确地将影片中的内容传达出去,翻译者借助了中文“蓝桥”的典故将其翻译为《蓝桥》。
  3.审美心理导向原则
  电影片名本身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从本质上来讲,电影片名翻译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翻译者要挣脱掉原文词语的枷锁,将译入语的优势发挥出来,从音、形、意这三个方面来满足观众对电影片名的需求,真正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要尽可能保证译名的音美,通过节奏、音调等来翻译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片名。
  当然,影片片名的翻译还要重视体形美,保证译名结构严谨,整齐匀称,容易被观众记住。我们以The Sting这部影片为例子,这部影片片名被翻译为《骗中骗》,从结构上来讲,译名严谨、整齐,体现了形式美,并取得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考虑,巧妙结合每位观众的需求,处理好归化与异化,确保译语观众能够接受翻译策略,也保证原影片片名的文化特色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黄婵英.英语影视中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窥视[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9).
  [2]李治.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及其翻译方法探讨[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03).
  [3]白晶.电影名的文化特征和翻译方法[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3) .
其他文献
摘 要:最近今年,“被XX”结构成为了网络流行语。此流行语是来自于最初的“被自杀”一词。本文接下来将从它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包括音节和词性两方面。然后从它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使大家能认识并理解此网络流行语。  关键词:“被XX”;“被XX”的性质;“被XX”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引言  文章中所提
本文系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年基金项目“理想认知模式理论视域下汉语被字句的特点研究”(13CYY067)阶段性成果。  摘 要: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句式,诸多语言学家都在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之上,着重对进入到被字句中的动词进行分析,从配价角度对其中的动词分类研究。  关键词:被字句;动词;分类  作者简介:常博聪(1992-),女,辽宁大学文学
摘 要: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一门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及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学科。本文主要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内涵与研究对象、发展过程、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认知语言学的哲学
摘 要:长期以来,二语习得都是语言学家们感兴趣的焦点之一。对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描写,假设,实验……这些研究各有合理之处,然而却大多缺少生理层面的证据支持,致使某些问题仍然颇具争议。事实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神经能力,语言习得是神经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神经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为二语习得提供一个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神经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二语习得理论  [中图
摘 要:“你说呢”作话语标记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在一些语料考察的基础上,概括出“你说呢”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三种含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话语标记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你说呢”;语境;含义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引言:  “你说呢”作为话语标记语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
摘 要: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都令人瞩目的瑰宝;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三方面着手,浅谈如何通过翻译将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更好地融入到世界中去。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英译;翻译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如今,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
摘 要:受语言谱系等先天因素制约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通常面临众多困难。汉语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占据基础地位,也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问题多发点。本文就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名词及量词的习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高其汉语名量词习得水平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名量词;策略  作者简介:蒲晓华(1978.7-),女,汉族,四川乐至人,硕士,塔里木大学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