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者与小脚妇的蜜月
江冬秀自有其优点,其容貌,也非人们传言中的“长相平平”。即便是中年时的照片,她的外貌也算得端庄秀丽,气质也有大家闺秀的恬静稳重。因此,她与胡适也是有过“蜜月”的。婚后一年,江冬秀在胡母的授意下离开家乡来到北京陪伴胡适。他们曾出双入对,一起逛琉璃厂,出入古董店,去前门大栅栏购物、看戏。
江冬秀还有一个对胡适而言十分重要的特长,那就是能做一手非常美味地道的徽州菜。每逢节日和朋友聚会,江冬秀都很让胡适“长脸”。每回不论来多少人,江冬秀都能让每个人吃得开心尽兴,以至于江冬秀最拿手的“腊八粥”也成了胡适朋友间打赌的“信物”。 江冬秀待胡适的朋友,也是热情周到的,那些单身朋友,常来胡家打牙祭,江冬秀也从来不嫌烦累。
江冬秀还颇具侠义之气。当年梁实秋欲与结发妻子离婚,江打抱不平,自己到法庭为梁妻出头辩护,竟然还赢了官司。江冬秀还是无神论者,胡适曾夸奖她:“不迷信、不看相、不算命、不祭祖先。她的不迷信在一般留学生之上。”
尽管江冬秀有大家所不熟悉的诸多长处,但胡适与她的婚姻,早年还是悲多于喜。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两人的心胸见识,全然不同。胡适待人以仁,无论是“达则兼济天下”还是“穷则独善其身”,都不怎么在意自己的得失,却十分注重学识砥砺、心灵相契。性情强硬固执的江冬秀,却一早将胡适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容半点出轨。
两人的差异,随岁月日久逐渐显露。
对情敌“赶尽杀绝”
在对待胡适的“桃色新闻”时,江冬秀形同泼妇、不依不饶,全无大家闺秀该有的分寸意识。徐志摩曾写诗取笑,说胡适于江冬秀之外不敢有外心:“隐处西楼已半春,绸缪未许有情人。非关木石无思意,为恐东厢泼醋瓶。”不过仰慕、敬重胡适的女子颇多,胡适因家有悍妻,便如柳下惠般自持甚稳。但他毕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当然也就有魂不守舍之时。其间最有名的,就是他与曹诚英的一段恋情。
胡适与曹诚英相识于自己的婚礼上,曹诚英是江冬秀的伴娘,年轻俊秀、温柔甜美。胡适作诗《怨歌》记述与曹的爱恋,“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婚时”。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已为亲友所知,曹诚英也怀了孩子。为情所动的胡适便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闻言即刻从厨房中拿出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此举吓得胡适断了离婚的念想。胡适便让曹诚英堕胎,稍后送她赴美留学。
江冬秀的凶悍,还没有就此打住。后来曾有人给留学归国的曹诚英介绍男友,两人相处甚好,但即将结婚时江冬秀横插一杠,将曹的往事添油加醋抖落给男方的父母家人,生生破坏了此桩婚事,此事传开后也破坏了曹诚英一生可能会有的幸福。曹诚英曾为此事出家,后来在兄长的苦劝下才还俗,但她已心如死灰,从此不涉情事。聪敏灵秀的曹诚英日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农学女教授,在个人生活上,却是孤单至死。
江冬秀本心的不善,由此可见一斑。在此事上,她确有“可怜又可恨”之处。
晚年逐渐达观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或许会是全然不同的人。越近晚年的江冬秀,越回归大家闺秀的大气。
胡适1938年任驻美国大使后,曾给江冬秀写信:“现在我出来做事心里常常感到惭愧,对不住你。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这是你帮助我。”江冬秀在给胡适的信中说:“再不要走错了路,把你前半身的苦功放到冰泡里去了,把你的人格、思想,毁在这个年头上。”1947年蒋介石力劝胡适出来任职,江冬秀则规劝他“千万不可做官”。
在胡适的情事上,她也逐渐沉静端然。胡适在美国的“柏拉图情人”韦莲司临终前将自己与胡适的来往信件全部寄给当时身在台湾的江冬秀,江也不负所托,参与了胡适与韦莲司书信的整理工作。
胡适辞世后,台湾出版胡适遗著10卷30册,江冬秀作序,首语为:“胡适身前一切都可模糊,唯在书桌做学问极为认真。”从这句话, 江冬秀于胡适的意义,似乎又得“另当别论”。
胡适的遗书,或许是一种交代。其第五条为“我把我的财产,无论动产或不动产,无论存在于何处,所有其他部分,余剩部分,遗留部分,交付并遗赠给我的妻子江冬秀……”
曾给胡适做“口述实录”的唐德刚曾说:“国人一提到胡适之的小脚太太似乎都认为胡博士委屈了,但是有几个人能体会到,他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三从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后一位‘福人’。”
或许,唐德刚说的是真的。
江冬秀自有其优点,其容貌,也非人们传言中的“长相平平”。即便是中年时的照片,她的外貌也算得端庄秀丽,气质也有大家闺秀的恬静稳重。因此,她与胡适也是有过“蜜月”的。婚后一年,江冬秀在胡母的授意下离开家乡来到北京陪伴胡适。他们曾出双入对,一起逛琉璃厂,出入古董店,去前门大栅栏购物、看戏。
江冬秀还有一个对胡适而言十分重要的特长,那就是能做一手非常美味地道的徽州菜。每逢节日和朋友聚会,江冬秀都很让胡适“长脸”。每回不论来多少人,江冬秀都能让每个人吃得开心尽兴,以至于江冬秀最拿手的“腊八粥”也成了胡适朋友间打赌的“信物”。 江冬秀待胡适的朋友,也是热情周到的,那些单身朋友,常来胡家打牙祭,江冬秀也从来不嫌烦累。
江冬秀还颇具侠义之气。当年梁实秋欲与结发妻子离婚,江打抱不平,自己到法庭为梁妻出头辩护,竟然还赢了官司。江冬秀还是无神论者,胡适曾夸奖她:“不迷信、不看相、不算命、不祭祖先。她的不迷信在一般留学生之上。”
尽管江冬秀有大家所不熟悉的诸多长处,但胡适与她的婚姻,早年还是悲多于喜。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两人的心胸见识,全然不同。胡适待人以仁,无论是“达则兼济天下”还是“穷则独善其身”,都不怎么在意自己的得失,却十分注重学识砥砺、心灵相契。性情强硬固执的江冬秀,却一早将胡适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容半点出轨。
两人的差异,随岁月日久逐渐显露。
对情敌“赶尽杀绝”
在对待胡适的“桃色新闻”时,江冬秀形同泼妇、不依不饶,全无大家闺秀该有的分寸意识。徐志摩曾写诗取笑,说胡适于江冬秀之外不敢有外心:“隐处西楼已半春,绸缪未许有情人。非关木石无思意,为恐东厢泼醋瓶。”不过仰慕、敬重胡适的女子颇多,胡适因家有悍妻,便如柳下惠般自持甚稳。但他毕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当然也就有魂不守舍之时。其间最有名的,就是他与曹诚英的一段恋情。
胡适与曹诚英相识于自己的婚礼上,曹诚英是江冬秀的伴娘,年轻俊秀、温柔甜美。胡适作诗《怨歌》记述与曹的爱恋,“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婚时”。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已为亲友所知,曹诚英也怀了孩子。为情所动的胡适便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闻言即刻从厨房中拿出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此举吓得胡适断了离婚的念想。胡适便让曹诚英堕胎,稍后送她赴美留学。
江冬秀的凶悍,还没有就此打住。后来曾有人给留学归国的曹诚英介绍男友,两人相处甚好,但即将结婚时江冬秀横插一杠,将曹的往事添油加醋抖落给男方的父母家人,生生破坏了此桩婚事,此事传开后也破坏了曹诚英一生可能会有的幸福。曹诚英曾为此事出家,后来在兄长的苦劝下才还俗,但她已心如死灰,从此不涉情事。聪敏灵秀的曹诚英日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农学女教授,在个人生活上,却是孤单至死。
江冬秀本心的不善,由此可见一斑。在此事上,她确有“可怜又可恨”之处。
晚年逐渐达观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或许会是全然不同的人。越近晚年的江冬秀,越回归大家闺秀的大气。
胡适1938年任驻美国大使后,曾给江冬秀写信:“现在我出来做事心里常常感到惭愧,对不住你。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这是你帮助我。”江冬秀在给胡适的信中说:“再不要走错了路,把你前半身的苦功放到冰泡里去了,把你的人格、思想,毁在这个年头上。”1947年蒋介石力劝胡适出来任职,江冬秀则规劝他“千万不可做官”。
在胡适的情事上,她也逐渐沉静端然。胡适在美国的“柏拉图情人”韦莲司临终前将自己与胡适的来往信件全部寄给当时身在台湾的江冬秀,江也不负所托,参与了胡适与韦莲司书信的整理工作。
胡适辞世后,台湾出版胡适遗著10卷30册,江冬秀作序,首语为:“胡适身前一切都可模糊,唯在书桌做学问极为认真。”从这句话, 江冬秀于胡适的意义,似乎又得“另当别论”。
胡适的遗书,或许是一种交代。其第五条为“我把我的财产,无论动产或不动产,无论存在于何处,所有其他部分,余剩部分,遗留部分,交付并遗赠给我的妻子江冬秀……”
曾给胡适做“口述实录”的唐德刚曾说:“国人一提到胡适之的小脚太太似乎都认为胡博士委屈了,但是有几个人能体会到,他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三从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后一位‘福人’。”
或许,唐德刚说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