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的自己,真情的作文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这就强调高中生写作文必须表达真实情感,这种表达绝不可包括虚情假意,胡编乱造和矫揉造作。
  语文是知识传承的桥梁,我们的先人前辈给我们留下了种类繁多的文化瑰宝,如抑扬顿挫的唐诗、缠绵婉约的宋词、动人心弦的元曲和曲折离奇的小说,对于我们而言,这不正是一次次文化的熏陶吗?
  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首要是写好作文,90%的高中尖子生们都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然而,在高中生的作文里充斥着虚情假意、大段平铺直叙,让人读来味同嚼蜡,有的学生还留恋自己老套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温情故事。这样的文章不说打动读者,就连他们自己看来也是无味、无趣。不但故事没有新意,而且学生也在一次次的胡编乱造中泄气,失去写作的信心与兴趣。
  所谓“真实”的写作,不仅指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还要求学生所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真正体验到的情感一致,所阐述的思想与学生达到的思想认知一致,所描述的故事情节与客观实际的生活一致。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用表面的观点正确——“立意高”牺牲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导致学生作文虚情假意化、政治口号化、思想低幼化等。叶圣陶先生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高中作文情感失真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在高中学生作文中,我们常看到为取悦他人说冠冕堂皇的话,或者故作深沉讲些金玉良言。乱用比喻、想象、夸張等修辞手法,更有甚者,模仿他人的思维和文法进行套作,失去自我,把别人的思想情感偷梁换柱,把别人的文法照搬照抄,缺失了原本真实的自我,形成虚假文风,生搬硬套名人名言,为使作文变得“内容充实”而添加不着边际的虚假事例,在对某些社会热点、名人轶事还没有深刻认识前就高谈阔论、妄议好坏等。
  当然,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我们不能忽略教师本身在实际作文教学中的硬伤。有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度强调写作的时间要求,导致学生急于完成作文,写作草率,随意编造一些假大空的话来应付了事。有的老师过度追求故事新或结构巧,作文写作课演变成为技术课,教学生如何编作文、抄作文,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索然无味,当然不愿意去挖掘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没有反映真实情感的素材,而是缺少观察、发现真情实感的眼睛与心灵。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但可以增加其写作的源动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他们在作文中所表达情感的失真状况。
  其次,教师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方式发现学生内心潜在的情感因素,鼓励他们有个性、大胆地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设置真实情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再写,也就是先生活后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通过各种写作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开阔视野,提供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使学生萌发表达的冲动,将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落于笔端。贴近生活的作文,学生爱写,有内容写,写得无拘无束,能充分体验到作文带来的欢乐,也就不会存在感情虚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然后想着去造假意抒假情了。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生活,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慢慢地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去伪存真的评价标准,通过现象去认识其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把外在的需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需求,然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
  因此,对学生写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情况,给学生更加近乎人性的评价,更加注重学生作文内容的真实性与人文性。教师如果改变作文评价中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本质的陈旧观念,学生作文失真情况也就会得到改善。
  总之,作文求真其实包含两层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浮游无着、不着边际的话;从态度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种油滑轻薄、浮夸世故的样子。
  高中学生正处于求真求美的年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有巨大的波动性,缺乏对社会与世界更深刻的了解,缺乏自身较为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因此在作文过程中出现感情失真是常见的。情感失真的存在既有个人、教师、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及社会各届的勠力同心。作文教学应该从学生表达真实情感,写真话抒真情方面下功夫。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顺应学生的心理要求。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站在理性的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作文中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作文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高级中学(215101)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赏析并概括说书人的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和把握说书人的人物形象;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创意】  紧扣专题教学目标,围绕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展开,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结合文本分析并归纳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
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工作中,除了正常开展的作文教学指导之外,指导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微写作”,将所见所闻、阅读所感以及作文写作中的一些难点作为多写多练的目标,通过大量的“微写作”夯实文学基础,提高写作能力,对农村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支撑功能。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发挥“微写作”对提高作文能力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开展“随手记”将所见所闻收录  初中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在平时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学生的“学”引发学生的“思”,整体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以此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以趣导学、少教多学以及以疑促学等三个方面入手,讨论在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创建高效阅读课堂的策略。  一、以趣导学,点燃思维
目的 利用后弹力层撕除术建立一种新的角膜内皮失代偿模型以便更好地了解该手术的组织反应.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40只新西兰成年兔平均分为4组:角膜内皮刮除组、后弹力层撕除组、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DSEK)组及DSEK供体组;右眼为手术眼.每组定期通过角膜内皮活体染色,眼前节照相和UBM至少观察2个月.结果 后弹力层撕除组角膜始终保持混浊,角膜内皮刮除组和DSEK组角膜逐渐透明,角膜厚度逐
古诗词具有语言高度凝练,韵律优美和谐,意境含蓄丰富,情感丰富多样等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能指导学生在古诗词特点的基础上解析古诗词,则学生的阅读效果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尝试借鉴孙绍振文本解读法,指导学生品读古诗词,促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为深入细致。  一、还原情感逻辑,指导诵读  为了让学生深入解析古诗词,我首先鼓励学生展开诵读活动。古诗词本身就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在诵读时配合抑扬顿挫的语调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