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然而朗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從语文教师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几点改进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文字语言用自己的理解,以富有感情的方式转化成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朗读是传统语文教学法的精华,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琅琅的读书声现在已经逐渐淡出了语文课程,朗读教学的现状让人担忧。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少之又少,许多老师认为朗读教学是浪费时间,教师则主要把大量的时间安排在讲解和练习上。同时,中学生语文课堂中朗读手段和方法过于单一化,在大多数语文课堂中,教师安排学生朗读时基本就是全班齐读的方式,这种枯燥的朗读方式既不适应中学生的学情,也没有体现因材施教。而且一些教师仅仅认为在诗歌教学或散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读教学的一些方法,而在说明文或者议论文的教学中根本不需要朗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比较注重读音的指导,指导内容单一,缺乏科学性,在学生朗读后教师也没有及时评价和反馈,即使有些评价,也非常空泛,过于单一和片面,这样使学生收获不大。
  二、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师提高自身的朗读教学水平
  一方面,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能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范读对带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课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备评价和指导能力。教师要了解普通话语音规律和发声吐字的基本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出学生发音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接着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语调和声调、停顿、语气、节奏、重音等理论知识和技巧读出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二)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方式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总是采用比较枯燥的朗读形式,比如齐声读、单人读等,这样不易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因此,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是非常必要的。
  1.根据课堂形式,采取不同的朗读训练方式
  朗读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课堂实施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对于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可以采用接读的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可以把相同主题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朗读指导和学习,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春》《风雨》《秋天》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述一年四季的风光,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感受四季景色不同的美。对于抒情类的诗文、戏剧以及演讲词等课文可以采用演读的方式;对原本不适合进行演读的文体进行大胆改编。例如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学生对于不同云朵的特征分不清楚,如果改编成生动活泼的课本剧,让学生集体参与,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演读的过程中非常鲜明地区分出不同云朵的特点。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接力朗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朗读的参与度,也有利于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如在朗读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时,由于篇幅较长,不适合一两个同学来读完,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接读。虽然每个人只读了课文的片段,但所有参与朗读的学生的内心情感一直在随课文情节的变化而流动,这样更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2.根据课文文体特点,采用多种朗读教学方式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划分,让学生把握诗歌节奏,抓住诗歌韵律,从而揣摩诗歌感情。朗读诗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形象思维来加以描绘诗歌,朗读时要在朗读者心中出现一幅幅浓淡不一、深浅不一的画,才能把课文蕴含的风格、深远的意境表现出来。
  在说明文教学中,由于说明文的特点,学生对说明文的朗读兴趣一般不高,教师需要采取创新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的音频资料,同时也可以借鉴解说词的方法,如《中国石拱桥》,就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卢沟桥和赵州桥的特点、历史、价值等方面整理出自己的解说词,这样不仅读的同学印象深刻,听的同学也很受感染。
  在议论文教学中,议论文的朗读首先要明确朗读目的,教师可以提前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朗读情景,感悟文本。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时用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变化等朗读技巧来表现文章的层次和思路,并逐步推到结论出现。
  在散文教学中,首先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抓住散文的“神”,弄清了作品的基调,这样就能够正确驾驭文章了。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为例,其基调是热情的、愉快的,因此我们应该用明朗、甜美的声音去读。此外,散文也要注重韵律和句式。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它是教好文言文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初步扫清字词障碍,把文言文当中的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字的读音的问题解决掉,其次,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意上的起承转合,恰当地把握朗读的停顿和语气,同时注意用不同的语调,表现出文章的情趣来,使学生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高鑫.朗读教学再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多俊华.语文朗读教学的演化趋势与教学策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
  [4]韩增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3(3).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语文是高中一项重要课程,也是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有效办法和基本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语文教学也在发展进步,情感教育的融入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如何把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供可用者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融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是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学习,提高学生文字功底的一门基础
【摘要】写作是人类通过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情感是文章的主体中心,是文章具有感染力的主要来源。名传千古的优秀之作往往是饱含深情,甚至令读者潸然泪下的作品。在中学语文作文练习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当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文章的主题意蕴得到升华,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语文写作;情感表达;真情实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语文作文实现个性化教学变得至关重要。如何实现中学作文个性化教学是现阶段语文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个性化作文的概念与特点,第二部分则重点研究了如何实现中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教师、学者参考意见,提高中学生的作文创作水平,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慕课教学在提升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方面的效果显著。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喜欢关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同行优秀教学成果,进行初步探索,以作引玉之砖, 期待为如何利用慕课来提升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慕课;文言文;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慕课教学介绍及现状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
【摘要】“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含于等待之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精心呵护,于是这种等待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果农把对果树的爱浸透于等待之中,渴望成熟,穿梭林间,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于是这种等待换来了满园飘香,果实累累。班主任们,让我们学会等待吧!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等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我怀揣美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衡量一个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语文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语文作文的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语文作文的教育问题一定要解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字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与今后发展中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如何让学生通过文字更有力地表达
【摘要】阅读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写作是检验学生阅读水平的核心,阅读与写作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因此在进行初中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学生写作能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进行教学时,部分学
【摘要】汪曾祺的散文在教科书上屡见不鲜,作为京派的散文,汪曾祺的散文独具特色,散发着独特的气质。他的散文大多是追忆家乡,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和意境布置都非常高超。在释读中通过精彩的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抵达精神的核心。在语言运用上别具匠心,细腻且真挚,给人视觉与感官上的冲击。本文主要对汪曾祺的散文作品進行解读,以期在解读中进一步了解他的散文。解读汪曾祺的散文也已成为我们探索他的世界的一条路径。  【关
【摘要】为了改变教育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专业化教室的“四化”功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专业化教室;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式;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自2008年5月开始进入专业化教室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就积极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摸着石
【摘要】在《中华大字典》中“除”字义项众多,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实际上是个互有联系的严整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为了能以简驭繁地掌握“除”的义项,本文将运用词义引申的规律以厘清“除”字词义引申之间的各种关系,以期对“除”字词义方面有一系统认识,也对词义引申有具体可感的认识。  【关键词】词义;“除”;本义;引申义;引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除”被给予了广泛关注,但所涉及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