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职业高中的学生怕上作文课,甚至有恐惧的心理,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写作缺乏参与的兴趣和动力。但他们在课间却玩得很有兴致,他们能玩出很多的花样,能否运用兴趣的“迁移”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写作上来呢?
我考虑到多媒体具有视频音频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能力,从而诱发学生想说想表达的兴趣。在作文教学《过年》时,我首先请学生们回忆过年的情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场面。我提前收集资料,用DV拍摄一些生活场景,如姹紫嫣红的焰火、包饺子、吃饺子的动人场景。在课堂教学时,我把用DV拍摄的动人画面,用电视给学生展现出来,让他们陶醉在过年的情景中,同学们边看边回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把死的素材变成活的素材,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写作欲望
学生的写作过程,除了要依靠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受兴趣、情感、动机、需要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网络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美丽的画面再伴以悠扬轻快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相伴的教学情景,唤起了学生的美审想象,触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和表达的欲望。
如学习了课文《雨中登泰山》后,我因势利导:“我们领略了泰山的奇特景观,赞叹泰山悠久的文化底蕴,陶醉于泰山的奇松怪柏。想想我们的家乡——胶东半岛,有没有也值得骄傲、赞美的名山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崂山”。接着,我们利用cAI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五一”登崂山的热闹场面,再配以富有浓郁胶东色彩的音乐旋律,学生们无不欢呼雀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对崂山的情景了如指掌。一篇篇赞美崂山瀑布、崂山怪石的优秀习作,在学生的笔下洋洋洒洒地写出来了。
三、利用多媒体充实学生作文素材
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每次作文都是生编硬造、千篇一律。要解决学生有东西可写的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做“有米之炊”。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信息传递快捷全面,为学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让他们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可谓掉到了“米仓”里,学生可凭自己的慧眼主动地去获得,揣摩资料,通过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应用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多媒体网络环境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而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在融洽的交流中,激发了想象力,打开了写作思路,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料、布局谋篇,从而形成对全文的基本构思。然后再通过网络,出示学生搜集到的范文,在写作方法上启发引导,为学生架设一个“脚手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达到目的,从仿写到创新步步攀升,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能自由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言而有序。
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能实时、高效、快速、有效地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教育信息,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丰富了作文教学内容,优化了作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乐于写,勤于动脑,善于动手,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