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联系,让说明方法的教学不再“孤单”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麋鹿》是苏教版六年级一篇典型的说明文,不仅客观再现了麋鹿的特点和传奇经历,更展现了全面而精妙的表达方式。作者紧扣说明性文体的特点,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说明性表达策略上,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呈现出极具语文味的景象。文章提出要整合“对比”“资料”,强化神秘的奇幻气质;整合“显性”“隐性”,凸显奇异的外形特点;整合“数字”“副词”,印证独特的传奇经历,从而在整合性对比中体悟说明方法的精妙。
  关键词:比方材料;说明方法;表达策略;整合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20
  作者简介:任佩林(1977—),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南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整合“比方”“资料”,强化神秘的奇幻气质
  打比方是借助客观事物之间形神兼备的特点而进行类比的一种说明方法。在这种方法的驱使下,读者不仅形象感受到说明性事物的特点,同时也相机促进内在意识的联想,这彰显了说明的生动性。《麋鹿》一文在描写麋鹿外形特点时,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而在具体言语的运用中则运用了“矛盾冲突法”——先说麋鹿的部位像四种动物,后来又说是“四不像”,在展现麋鹿外形特点的同时,增加了麋鹿形态特征上的奇特性和神秘感。作者还运用了近似于“引证”的方法,点出麋鹿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坐骑。由此可见,其外形特点一定极具特色,这容易让学生想起《神奇的克隆》一文中,运用孙悟空拔毫毛的典故,在增强课文神秘色彩的同时,吸引了学生阅读的关注力。
  运用打比方和引材料的说明方法,构建了一种典型说明体系:以引材料的策略更加凸显了打比方这一表达策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充分借助作者精心选择的材料,感知打比方在凸显麋鹿外形特点上的作用,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建构起麋鹿鲜明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意识和求知欲望,从而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洞察作者的表达智慧。
  二、整合“显性”“隐性”,凸显奇异的外形特点
  在说明文创作中,作比较的价值在于侧面烘托和支撑凸显,引发作者对说明对象独有特点的关注。六年级说明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作比较这一方法的肤浅层次中,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形成清晰明朗的认知,体悟作者表达的生动形象。
  一方面,作者运用了显性对比的策略,直接点明加以对比的事物。如与其他鹿科动物对比,突出“哺乳性特征”“站着时鹿角指向后方”“鹿科动物中角是最长的”“自然繁殖能力相对较低”。这种与其他鹿科动物的显性对比,借助读者相对熟悉的事物,在感知不同点时,明确了麋鹿的特点。另一方面,作者还采用了与“隐性对比”相结合的方式。比如“麋鹿蹄子宽大,行动敏捷”“雄麋鹿长角分叉,六岁发育完全”“一般雄麋鹿重达250千克,角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等。这种相对隐性的对比策略,彼此穿插、相互交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麋鹿的生理个性,让学生轻松理解字面含义,并可以相机产生丰富联想,凸显了表达的趣味性、形象性。
  因此,教师不能单一地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层面,而需要以整合聯系的视角,让学生在文本显性对比和隐性对比的整体性关照下进行咀嚼涵泳,从而真正把握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内在魅力。
  三、整合“数字”“副词”,印证独特的传奇经历
  为了准确、客观地再现事物特点,作者常常会选用一些具体翔实的数字全方位展现说明对象的特点。这种列数字的策略是说明文经常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课文在描述麋鹿“传奇经历”时,就大量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如“早在3000多年前”,凸显考古学家的严谨和作者表达的精确;“1865年、120头麋鹿”让学生感受说明性文本语言绝不含糊,力求清晰准确;之后文本中“18头、1967年、400多头”等数字也有效地证明了考古、调研工作的繁重与严谨,从而更好地突出了麋鹿生平经历的“传奇色彩”,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内心强烈的震撼。教师可借以引领学生进行质疑深思:如此众多的麋鹿,为什么会近乎绝迹?原本生活在我国国土上的稀有动物,又怎么会漂流异乡?这期间,麋鹿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坎坷与磨难,现在麋鹿的生活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事实证明,越是真实、翔实的信息和数字,就越能让人信服,越能真正地打动人。
  四、结语
  基于上述对这篇课文深入而全面的解读,阅读教学应该采取聚焦表达策略的模式,既突显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同时也凸显作者蕴藏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让语文教学实现真正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王学林.说明性文本中“数字”表达方法的教学[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3(7):43-44.
  [2]郑远祥.说明文有效教学设计浅说[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132-133.
其他文献
将错就错  据说1998年是公元第一千九百九十八年。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中国人从周厉王共和元年以下的准确纪年已有二千八百年以上,平常说法是“五千年中国文化”,怎么弄到现在反而不到两千年了?  当然有人立即会说,这公元是西元,即按照西方的历史纪年来算的。但这实际上同样不对。西方文明的三个历史源头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犹太,都不是按现在这个纪年方法来计算的,而且它们每一个的历史到1998年也都远
一  庄灵先生把他的名片递给我,名字是手写体,端庄秀美。  我脱口而出:“瘦金体!”  徽宗的瘦金体,我独爱的一种书体。我在《故宫的古物之美2》里,把它当作一种很险的字体,只有很少的人能够险中求胜,宋徽宗这位输掉了江山的失败者,在书法上却是独步古今的最大赢家。  端详着名片上的瘦金体,我问庄灵先生:“您写的?”  庄先生回答:“家父写的,庄灵两个字,是我从家父的书法中集的字。”  原来是庄严先生的
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做法,“五里一邮,十里一亭”。在“五里一邮”基础上,又于交通要道上,隔30里建一“置”,即所谓“改邮为置”。  置,即“驿置”,又叫“传置”。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邮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  马肯定比马拉着车跑要快多了。所以,东汉以后,车辆被逐渐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这叫“马递”,这时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
“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 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贺敬之这首创作于1963年春天的长诗 《雷锋之歌》,歌颂了雷锋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的长诗,与开国上将王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震:“诗,一定要写好雷锋精神!”  1963年早春,北京医院病房内,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刚刚动完手术,躺在病床上看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具象思维为主导,而部编本教材的插图丰富,极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巧妙运用文本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写话信心以及观察、表达的能力,是为学生打开写话大门、激发学生文字潜能和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插图;写话;观察力;想象力;语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0
都说曹操一辈子精明,刘备仁厚老实。然而老实人让奸雄吃过一次大暗亏:当日刘备被吕布打出徐州,曹操给刘备表奏了个豫州牧—— 好比是河南省长,一起去打吕布,平徐州,打赢了,把刘备妻儿老小抢回来了。  回去许都之后,曹操是真喜欢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还有著名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华阳国志》里说,曹操说这话时,恰好打雷,刘备吓丢了筷子,就用打雷圆过去了。这段子太精彩,《三国演义》 里原样照
清代学政每省设置一名,由皇帝亲自选任,其职权专管全省的文衡。凡是秀才、五贡 (恩贡、拔贡、岁贡、优贡、附贡) 等出身,皆由学政命题考试。生员考试分三级:县考、府州考、院考。院考就由学政亲自主持,做最后决定。学政的属员有教授、教谕、训导等职,分掌该府、州、县学务事宜。每当学政“按临”(到考试点),这一府的教官,均须到辕门听差。五贡之中,拔贡十年一次,优贡三年一次,均由学政考试,分别取舍。可见机会堪少
揭开尘封的往事,是从一张老照片开始的。1973年春,参与“二十四史”及 《清史稿》 点校的部分学者和中华书局工作人员,24人,在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楼顶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由启功先生珍藏,他给照片题名为 《标点廿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并手书每个人的姓名:顾颉刚、赵守俨、白寿彝、杨伯峻……一一看过去,都是在学术界颇有分量的人物。  “二十四史”及 《清史稿》,被称为“国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
□ 邓苗苗  从时间维度来看,国祚289年的大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算不得什么。但毋庸置疑的是,“唐”是中国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之一。这个王朝,经历了无数荣耀加之一身,又承载了国破城毁的屈辱心酸,到了唐宪宗时期,一度迎来回归正轨的机会。但王朝兴衰自有规律,变局依然难料。  这是唐宪宗执政的第十五个年头。元和初年,国家财政状况明显好转,不听话的藩镇收拾了一些,明面儿上暂时掀不起什么波浪了,备受诟病的宦
【摘要】 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要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当前农村示范性高中语文深度教学下作业改革,要在思想与理念革新,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指向语文核心素养,遵循作业自身规律,还应融入生活情境与趣味,精心设计,讲究实效,达成语文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目标。   【关键词】 作业策略 生本意识 核心素养 作业规律 情境趣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