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响乐团2012百场出季开幕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随着由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谭利华执棒,张千一的《云南随想》和王西麟的《太谷秧歌交响组曲》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组成的开幕音乐会于2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北京交响乐团2012百场]出季正式拉开帷幕。新乐季中,乐团特邀打击乐]奏家李飚担任客席驻团艺术家和指挥,这是北交首次设驻团艺术家制度。
   北交2012]出季将包括大师系列、华人音乐家系列、交响经典系列和古典音乐普及系列。其中大师系列有11场音乐会,指挥大师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钢琴家让-伊夫·蒂博戴和齐蒙·巴托,小提琴家瓦吉姆·列宾等众多国际知名艺术家将登台;华人音乐家系列中指挥家陈燮阳、邵恩、阎惠昌、张艺,二胡]奏家宋飞,笛子]奏家唐俊乔,大提琴家赵静等。此外,乐团重金打造的“乐器也疯狂”三维动画情景交响音乐会也将亮相首都舞台,乐团还将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多所学校。谭利华表示,北交始终将发展和推动民族音乐交响化视为己任,每个]出季中均安排数场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并委约作曲家创作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交响乐作品。在2012百场]出季中,这一思路将进一步深入,朱践耳、王西麟、张千一、唐建平、崔炳元等中国当代作曲家的大量作品奖在交响经典系列音乐会以及其他]出中上]。
   此外,继2001、2003、2006、2009年四度载誉完成欧洲巡]之后,北交将再度展开出国巡]的历程,作为中国首都文化使者出访英国、德国、荷兰和土耳其。7月,乐团将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与伦敦爱乐乐团联袂举行一场令世人瞩目的庆典]出——伦敦奥运会北京艺术周开幕音乐会。
其他文献
背景链接:1911年,伴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从黄帝时代起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雅乐逐渐消失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21世纪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届“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评选活动中,越南雅乐、韩国皇家宗庙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等源自中国雅乐的项目相继入选“名录”。2005年,源于中国端午节的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非遗”成功。  2008年初,记者见到了讲学归来的沈洽教授。从中国传统音乐学
的同事埃德温·哈金斯(Edwin Harkin)经常玩一个派对游戏。他会握着你的手说道:“我正在传递给你‘阿诺德·勋伯格’。”他的意思是,他,哈金斯,曾经和恩斯特·克热内克(译者注:Ernst Krenek,1900—1991,生于奥地利的美国作曲家,序列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握手,而克熱内克又和勋伯格握过手,因此他正在传递这次握手——从勋伯格到克热内克,到哈金斯——一直到我。   “好的”,我说
年来,多部带有民族元素的原创歌剧接连上演,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同时也引发了众多歌剧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争鸣。   在此背景下,2019年12月12—14日,“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系列学术活动在山东济南举办。该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与山东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人民音乐》编辑部与《歌剧》杂志社协办。中国音协音乐评论学会会长、国务院音乐与舞蹈学学
19年5月6日至9日,星海音乐学院隆重举办了“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这是该院继2018年“迈向新征程——中国钢琴作品研讨会”之后,再次举办关于中国钢琴音乐的重大活动。来自国内外著名音乐家代表,从91岁高龄的杜鸣心先生到年轻的钢琴俊杰张昊晨以及全国音乐院校的钢琴师生云集星海,群贤汇聚,少长咸集。一场纪录片“寻找汪立三”首映式、三场大师班、五场音乐会、五场讲座,活动内容异彩纷呈。星海音乐学院“中国钢琴
西方音乐及其技法于上个世纪初搭载着学堂乐歌传入中国,从此,以西方音乐为主导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开始了新的乐章。中国音乐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依托西方音乐的载体(包括乐器和作曲技法),至今已产生了大量乐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许多作曲家开始有意识地追求中国自己的音乐语汇及技法——摆脱西方音乐的束缚,如瞿小松的《Mong Dong》、何训田的《天籁》、谭盾的《“风、雅、颂”》等作品中所做的探索。随着
引 子  近两年来,基于回顾经典、弘扬优秀的初衷,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经过仔细筛选、校对和编排,推出了《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2013年)》和《百花争艳——中华钢琴100年》两套钢琴曲谱,它们从编年与体裁的两个视角记录了曲折多变的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轨迹,呈现出丰富繁茂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样式。值得注意的是,两套钢琴谱不约而同地将江文也的《北京万华集》收录其中,我认为这不是巧
2009年11月27日,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典礼在广州隆重举行,具有重大意义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了6位老艺术家,他们有笛艺宗师陆春龄,歌唱家郭兰英,作曲家杜鸣心、黄准以及钢琴教育家周广仁,这些都是大家喜爱的、耳熟能详的音乐名家,可是还有一位获奖者是85岁高龄的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沙青,他的事迹和成就却鲜为人知,他始终用他的创作歌唱祖国,奉献人民,他把55年的岁月贡献给了黑土地,为黑龙江乃至东北音
引 言  近年来,西方的古乐复兴与历史表演运动对我国音乐舞台与音乐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2016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古乐西来”中国首届西方早期音乐节,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较大反响。其实,像吕利、科雷利、维瓦尔第、亨德尔与巴赫等这些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早就已经大量分布于各类初级教材中。只不过当初我们在学习和教授这些乐曲时,更多地仅把它们视作技术训练的材料而未对其历史与风格等问题引起足够
不久,郭淑珍老师从香港回京,带给我一封毛宇宽老师的信和一张毛老师《文集》的光盘,并再三叮咛我一定要为他即将出版的《文集》写一篇序言。毛老师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学时音乐学系的老师,后来他全家移居香港,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毛老师在我心目中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师长,他的才华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曾经令我们每一位学生敬佩不已。记得在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
传统的戏曲音乐研究主要是对其音乐唱腔及旋律特征的形态分析研究,而对其戏曲音乐文化的人类学、社会学特征的考察者不多。近年来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逐渐被运用到音乐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尝试对戏曲音乐的文化与艺术属性进行多重视角的观照与审视。本文将要探讨的由英国民族音乐学者施祥生所著《沪剧:现代上海的传统戏曲》(赵玥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一部典型的戏曲音乐人类学的经典个案研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