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 年高考新课标I试卷的听力命题素材内容丰富、时代性强,充分体现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因此,本人从分析 2018 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考点分布情况浅析2019 届高三英语听力如何进行备考策略。
【关键词】考点分布;备考策略
【作者简介】吴俊杰(1984-),男,福建莆田秀屿人,石狮市第一中学,二级教师,研究生。
一、了解 2018高考新课标 I 听力的考点分布
2018 高考新课标 I 听力的考题分布:事实细节题 10 题、推断题 8题、观点态度题 1 题和主旨大意题 1 题。下面就考题分布情况了解命题的规律,以便更有效进行听力备考。
1.事实细节。2018 听力事实细节题所占比例 50%,是听力考试中占比例最大,分值最多的,考查会话中所提及的多种具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价钱、数字、原因、目的、结果和方式等具体细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话题内容。但要注意以下较难考点:
(1)要注意所听语料中的表达与选项的表达不同,但语义相同的考题。如: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A. Watch a TV program. B. Give a talk. C. Write a report.
关键句: I’ll give a presentation on it in my class tomorrow . 可知男士要在明天课上作演讲。正确选项 B. Give a talk.由原文“give a presentation”转述而来。
(2)要注意数字题要听清数字还要着重捕捉与计算有关的词,适当做些笔记。如: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A. At 6:30. B. At 8:30. C. At 10:30.
关键句:“It’s 8:30 now. We still have two hours.” 可知,当前是八点半,他们还有两个小时,从而计算出火车是十点半发车。“It’s 8:30 now” 这句是干扰信息,很容易误选 B。
2.考生要学会推断背景和说话者之间的关系。2018 听力推断题所占比例 40%,占相当大的比重,主要考查考生对独白或对话的背景、说话者所处的场合、说话者的身份进行推断的能力。2018 高考的第 4题交通方式推断题和第5题身份推断题信息量不大,根据关键句就可以作出推断,相对简单。而第10题地点关系推断题,信息的来源不是一个句子,就略有难度。
3.考生要学会领会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及情感态度等。2018 听力观点态度题5%,主要考查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及情感态度等。说话者的意图有时是明说出来,有时隐藏在字里行间,要求考生在理解对话内容,把握主旨的基础上进行揣摩和推断。第 19 题是情感态度题,都把观点和情感态度隐藏在信息里,考生要理解信息同时要作出反应、判断推理,有一定难度。
4.考生要学会理解主旨,把握要义。2018 听力主旨大意题所占比例 5%,虽然这类题不多,但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要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思想来展开,有时主旨要义比较明确,就比较容易领会,有时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就相对难理解。因为首句和首段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以便可以对听到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
二、备考策略
1.专题突破。针对 2018 的高考听力选材多是学生熟悉的日常交际场景,2019 高三听力备考所选语料对体裁、题材和话题等要求全面,事实细节题、推断题、观点态度题和主旨大意题等题型训练也要全面。针对听力的考查要点,事实细节题、推断题、观点态度题和主旨大意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进行专题突破训练。针对不同语料将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材料进行分类训练。
2. 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1)预测。利用听力测试开始前或每段对话后的十秒钟的间隔时间,迅速浏览每小题的题干和选项搜索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预测。如:询问对话发生的地点、谈话人的职业、身份、谈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题型,可以根据语言环境进行預测。
(2)做笔记。听力过程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及时记录关键信息,尤其要记下时间、年龄、价格、比率等数字,并做好必要的换算。
(3)抓主题句和关键词。抓住关键句,考生很容易把握主旨要义、推断及了解说话者的意图,情感态度等。听力过程不需要听懂每个词,重点要放在关键词上。
(4)调控心态。考听力前和听力过程中都要学会调控心态,否则,紧张等不良情绪很容易干扰理解、思维和反应而造成失分。
3.贵在坚持,熟能生巧。2018 高考听力侧重考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听到的语料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平时在语音、语调、语速、语感和语境等方面要加强训练。同时也要加强长难句的听力训练;坚持背诵美文来增强语感和熟悉语境。坚持听力训练过程要求直到听懂为止,凡是听不出来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弱点,只有坚持听懂为止进行训练才能有效果;坚持一周两次课外听力;坚持多听英语新闻,英文歌曲和看英文大片等方式来增强听力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所听语料的语速和内容快速作出反应,熟能生巧。
【关键词】考点分布;备考策略
【作者简介】吴俊杰(1984-),男,福建莆田秀屿人,石狮市第一中学,二级教师,研究生。
一、了解 2018高考新课标 I 听力的考点分布
2018 高考新课标 I 听力的考题分布:事实细节题 10 题、推断题 8题、观点态度题 1 题和主旨大意题 1 题。下面就考题分布情况了解命题的规律,以便更有效进行听力备考。
1.事实细节。2018 听力事实细节题所占比例 50%,是听力考试中占比例最大,分值最多的,考查会话中所提及的多种具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价钱、数字、原因、目的、结果和方式等具体细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话题内容。但要注意以下较难考点:
(1)要注意所听语料中的表达与选项的表达不同,但语义相同的考题。如: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A. Watch a TV program. B. Give a talk. C. Write a report.
关键句: I’ll give a presentation on it in my class tomorrow . 可知男士要在明天课上作演讲。正确选项 B. Give a talk.由原文“give a presentation”转述而来。
(2)要注意数字题要听清数字还要着重捕捉与计算有关的词,适当做些笔记。如: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A. At 6:30. B. At 8:30. C. At 10:30.
关键句:“It’s 8:30 now. We still have two hours.” 可知,当前是八点半,他们还有两个小时,从而计算出火车是十点半发车。“It’s 8:30 now” 这句是干扰信息,很容易误选 B。
2.考生要学会推断背景和说话者之间的关系。2018 听力推断题所占比例 40%,占相当大的比重,主要考查考生对独白或对话的背景、说话者所处的场合、说话者的身份进行推断的能力。2018 高考的第 4题交通方式推断题和第5题身份推断题信息量不大,根据关键句就可以作出推断,相对简单。而第10题地点关系推断题,信息的来源不是一个句子,就略有难度。
3.考生要学会领会说话人的意图、观点及情感态度等。2018 听力观点态度题5%,主要考查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及情感态度等。说话者的意图有时是明说出来,有时隐藏在字里行间,要求考生在理解对话内容,把握主旨的基础上进行揣摩和推断。第 19 题是情感态度题,都把观点和情感态度隐藏在信息里,考生要理解信息同时要作出反应、判断推理,有一定难度。
4.考生要学会理解主旨,把握要义。2018 听力主旨大意题所占比例 5%,虽然这类题不多,但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要围绕一个话题或中心思想来展开,有时主旨要义比较明确,就比较容易领会,有时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就相对难理解。因为首句和首段往往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以便可以对听到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
二、备考策略
1.专题突破。针对 2018 的高考听力选材多是学生熟悉的日常交际场景,2019 高三听力备考所选语料对体裁、题材和话题等要求全面,事实细节题、推断题、观点态度题和主旨大意题等题型训练也要全面。针对听力的考查要点,事实细节题、推断题、观点态度题和主旨大意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进行专题突破训练。针对不同语料将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材料进行分类训练。
2. 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1)预测。利用听力测试开始前或每段对话后的十秒钟的间隔时间,迅速浏览每小题的题干和选项搜索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预测。如:询问对话发生的地点、谈话人的职业、身份、谈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题型,可以根据语言环境进行預测。
(2)做笔记。听力过程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及时记录关键信息,尤其要记下时间、年龄、价格、比率等数字,并做好必要的换算。
(3)抓主题句和关键词。抓住关键句,考生很容易把握主旨要义、推断及了解说话者的意图,情感态度等。听力过程不需要听懂每个词,重点要放在关键词上。
(4)调控心态。考听力前和听力过程中都要学会调控心态,否则,紧张等不良情绪很容易干扰理解、思维和反应而造成失分。
3.贵在坚持,熟能生巧。2018 高考听力侧重考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听到的语料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平时在语音、语调、语速、语感和语境等方面要加强训练。同时也要加强长难句的听力训练;坚持背诵美文来增强语感和熟悉语境。坚持听力训练过程要求直到听懂为止,凡是听不出来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弱点,只有坚持听懂为止进行训练才能有效果;坚持一周两次课外听力;坚持多听英语新闻,英文歌曲和看英文大片等方式来增强听力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所听语料的语速和内容快速作出反应,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