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人体的隐形时钟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耗氧量、激素分泌水平、月经周期、智力、情绪、体力等,几乎都离不开它的管辖。
  “生物钟”这一概念虽然是在19世纪左右才被提出来,但人们对生命内在节律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如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这是在说,女子以7年为一生长周期,7岁肾气开始旺盛,牙齿更换,头发长长;14岁会来月经,精气旺盛,可以孕育生命;21岁生理成熟,若肾气富余会萌发智齿;28岁身体状态达到鼎盛;35岁身体状态开始走下坡路,面色发黄,头发脱落;42岁气血虚衰,面色发暗,出现白发;49岁进入绝经期,逐渐丧失生育能力。而男子以8年为一生长周期,16岁男性特征开始明显,32岁身体素质达到顶峰,40岁肾气渐渐衰弱。
  细分到每天,也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律。1点,人进入深睡眠期,此时会对疼痛敏感;2点,多数器官在休息,肝脏却还在忙着分解一天的毒素;3~4点,全身器官节律放慢,脑卒中、猝死等易在此时“偷袭”;5~6点,人体基本得到了充分休息,逐渐苏醒,血压上升出现“晨峰现象”,心跳加快,体温升高;7~8点,全身各激素分泌旺盛,记忆力和工作效率较高;9~11点,各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精力充沛;12点,人的全部精力均已调动起来,但需补充能量;13~14点,精神困倦,办事效率较低,需要休息;15~16点,身体机能重新改善;17~18点,精力再度旺盛起来,嗅觉、听觉、味觉等都很敏感,是锻炼的好时机;19~21点,思维和反应都较敏捷,学习效率高;22点,大部分生理功能趋于低潮,需要上床休息;23點,细胞修复工作开始,一天的疲劳慢慢解除;24点,身体各器官都开始休眠,最需要休息。
  当人们不按生物钟作息、生活和工作时,不仅效率会变低,还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抑郁症、肿瘤等疾病。如今最常见的违背生物钟的行为就是熬夜,长期熬夜可能带来以下后果:
  1.超重、肥胖。研究发现,早睡早起的人往往在起床后半小时吃早餐,而常熬夜的人更可能在半夜大快朵颐,他们所摄入的热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进而导致肥胖。缺觉导致瘦素分泌紊乱易导致肥胖。此外,经常熬夜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形成内分泌失调肥胖。
  2.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使人处于疲劳、精神不振的状态,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乘虚而入,甚至会增加患癌风险。多项研究证明,熬夜与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提升存在紧密联系。
  3.视力下降。长时间超负荷用眼,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长期熬夜造成的过度劳累,还可能诱发中心性视网膜炎,导致视力骤降。
  4.记忆力、注意力下降。人在熬夜时交感神经保持兴奋以致第二天难以兴奋起来,机体就会变得很疲惫,出现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更严重的问题。
  5.皮肤变差。长期熬夜会损伤皮肤,使得皮肤暗沉、无光泽,导致黑色素沉积,出现黄褐斑、痣、暗疮、粉刺。
  当然,熬夜可不止这些危害,还可能造成肝脏受损、罹患慢性病概率增加、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后果。
  那该如何降低熬夜带来的伤害呢?首先肯定是要避免熬夜,要求晚饭不能吃得过晚、过饱,以免推迟休息时间,影响睡眠质量。睡前不宜剧烈运动,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如看手机、电视、书籍等也应禁止。其次,要注意熬夜后的补救,尤其是因工作必须熬夜的人群,可从饮食入手,多吃富含维生素A、B、C的新鲜食物,还要注意补水。最后要培养好的睡眠习惯,建议每天固定上、下床时间,如晚上11点左右上床,早上6点左右起床,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内在的生物钟。
  不止是熬夜,违背生物钟进食,如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等也会导致胃肠不适、心脏病、糖尿病等。因此,我们一定要顺应生物钟作息、工作和生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儿,身体才不会为一时的放纵买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糖的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束缚应激组及对照组,各60只,两组分别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秧苗质量对作物产量及品质有重要影响[1]。传统的辣椒直播育苗方法易受环境和土传病害影响,导致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苗床土壤易板结,易过干过湿
每到春天,大地回春,草木更生,就会带来一些人们年年期盼的美味。比如,春天的竹筍。春笋富含鲜味氨基酸,一直被人们作为素食中的特殊美味,位列蔬食之上品。不过,也有句话是这样评价它的:春笋,不食嘴馋,食之胃寒。  凡自己烹调过鲜竹笋的人大多会发现,没有经过处理的鲜竹笋虽然有鲜味,但也有一种浓浓的涩味,如果直接切丝烹调,会把嘴涩得很难受,非得先在水里泡泡,再煮沸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把它的大部分涩味去掉
本文从权衡理论和非理性管理者出发,以企业过度负债而非企业实际负债率的角度,重新衡量企业资本结构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负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其种子(白果) 、叶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银杏载入中医本草文献始见于《绍兴本草》,其后记载多以种子入药。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对银杏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银杏叶的开发和利用上,银杏叶制剂便应运而生。  剂型多,应用广  由银杏叶标准提取物制备而成的银杏叶制剂,具有活血化淤通络之功效,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较多。目前国内上市
说起豆腐渣,很多人都看不上眼,可正是这种价格低廉的原料,制作出的菜肴营养又美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款豆腐渣菜肴——  山野菜豆腐渣 取豆腐渣350克,荠菜100克,鸡蛋4个。将豆腐渣上笼蒸10分钟,荠菜洗净焯水10秒捞出,控净水,切细末。盆中放入豆腐渣、荠菜末,打入鸡蛋,加入精盐、鸡精、熟猪油搅拌均匀,倒入大汤盆中,上笼蒸6分钟取出,浇上辣酱油即可。此菜滑嫩软鲜,山野味浓,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开源刑事判决文档中蕴藏着重要的法律信息,但刑事判决书文档通常以自然语言的形式进行记录,而机器难以直接理解文档中的内容。为使由自然语言记录的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