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123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假如你是宫殿门前的一尊石兽、武士手中的一柄长剑、文臣笔下的一份奏章、诗人案头的一支毛笔……曾见证过悲欢离合、家国兴亡、历史变迁,曾见证过有志竟成、侠骨柔情、浩然正气……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以“我静静地守候在……”为开头,讲述你见证的故事。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800字左右。

题解


  这是一道想象类作文题。要求写作者把自己想象为宫殿门前的一尊石兽、武士手中的一柄长剑、文臣笔下的一份奏章、诗人案头的一支毛笔……并从这个想象物的视角讲述一个故事。想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你要选择一个熟悉的故事,一个熟悉的历史人物,然后选择一个能够见证这个故事的“物”的视角来讲述。其次,你要想想你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为什么要讲这个人物。这是文章的中心,全文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再次,你要站在这个“物”的视角,想一想,什么是你能看见听见的,什么是你不能看见听见的,什么是要重点描写的———做好材料的剪裁工作。最后,你还要想一想,要调动哪些手法来讲好这个故事。例如,你站在织布机的角度讲花木兰的故事,首先你要想清楚你要讲花木兰的哪些方面,重点讲勇敢,或是重点讲有大义,都可以;进而要想,作为一台织布机,你能看到的是花木兰故事里的哪些场景,不能看到的又是哪些,在能看到听到的场景里重点写哪些场景,打算调动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这些场景,等等。

学生例文


  我静静地守候在书卷边
  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杨骊玥
  我静静地守候在书卷边,窗外暮色深沉,阵阵秋风拍打着窗户,发出“嗒嗒”的声音。主人眉头紧锁,在狭窄的屋里来回踱着步,躺在那如山峦般起伏的笔架上,默默地等待着主人像往常一样将我拿起。
  突然,屋外狂风大作,“嗒嗒”声变成了尖锐的呼啸,屋顶上的茅草被瞬间掀起,一抬头就能看见一片浓黑的天空,我的心揪作了一团。主人见状立刻跌跌撞撞地冲出屋,发疯似的奋力抓住那几根还未飘走的茅草。看着他狼狈的背影,我的眼前浮现出他宵衣旰食奋笔疾书,写下心系家国百姓的传世篇章,却因科考受挫,仕途不顺,亲手毁去那呕心沥血方得以成就的诗文。他的泪流在心里,我的泪流在墨里,只有我懂他的情怀,懂他写下的那些好诗。此时,如此才华横溢的他却为了一堆茅草而来回奔波……我紧紧盯著主人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痛惜万分。
  不久,他回来了,浑身都是泥,花白的头发被吹得无比凌乱,上面还挂着几根茅草。他颤巍巍地扶着门框跨过门槛,拄着拐杖———不,更准确地说,那只是一根树枝削成的木棍———拼命咳嗽、喘息。他神色黯然,没有注意到一直注视着他的我,自安史之乱开始,他用我写诗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
  晚上,风刮得更猛烈了,但老天爷似乎觉得这还不够,又下起了倾盆大雨。没有了屋顶,雨水就像瀑布一般连绵不断地落进屋里。冰凉的雨水也落在我身上,身边的砚台也被灌满了,就连主人最宝贵的书卷也被泡得破烂不堪。
  就在他手忙脚乱的时候,他那已熟睡的孩子一蹬腿,把盖在身上的布衾给蹬开了。主人猛地站起身来,我本以为他是要去给孩子盖被子,没想到他竟然径直向我走来。
  他用干枯的双手在那已经被虫子啃得满是窟窿的木头抽屉里翻来翻去,终于翻出来一个黑色的小条。然后,他又“幸运”地从用几块板子搭出来的书架上找到了几张被揉过似的,但还算完整的纸。他翻出一块干布将书桌上的水擦干,然后把纸放在桌上,又把砚台里的积水倒了倒,拿起那个黑色的小条在砚台上磨了起来。
  一圈,两圈……我的身子早已被雨水浸湿,没有必要再去泡了。主人拿起我,用我轻轻地蘸了蘸刚用黑色小条研出来的墨,扬起头来,望着头顶那黑洞似的天空,思索着。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低下头在纸上疾书:“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砚台里的墨越来越少,纸上字的颜色也越来越浅,主人手上的力道却越来越大。我望向他,此时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坚毅、悲壮,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他一边写,一边吟诵着诗句,伴随他沧桑浑厚的声音,我仿佛能看到千万幢大厦拔地而起。
  雨点仍然一滴一滴地砸在主人瘦弱的肩膀上。“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随着最后一个字写就,墨迹基本只剩下冰凉的水痕了,握着我的手却滚烫。
  主人身处薄凉的世界,仕途受阻,满腹才华无处施展,此时更是风吹屋破,无处安身。他却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许身社稷。在风雨中,他发愿只要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能在温暖的房子里安稳读书,他自己即便是冻死也心甘情愿。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主人写《蜀相》,也是在写自己一生的壮志未酬。
  我为主人难过,更为他自豪,此时此刻,我感到身上更湿了,已分不清是眼泪还是雨水了。
  教师点评
  小作者选取了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场景,化身为诗人的一支毛笔,描绘了诗人在大风大雨中追逐茅草、寒夜难眠、纵情写诗的场景。小作者描写了诗人出去追茅草回来时的外貌,为我们再现了诗人落魄的惨状。而诗人在如此落魄的情况下,却完全忘却了自己,关心的是天下寒士,写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句,突显了诗人的伟大胸怀。
  (刘晓虹)
  我静静地守候在故宫一角
  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孔奕萱
  我静静地守候在故宫一角。“嗒嗒嗒———”那是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我睡过去多久了?自紫禁城建成以来,我不知道对着空荡荡的庭院度过了多少春夏秋冬。大概是我身上曾鲜艳过的群青与朱红褪了色的那一年吧,我望着洁白的雪睡了过去。
  这次又是谁吵醒了我?我懒懒地睁开了雀儿的眼睛,舒展开了正含苞的花枝。我只是故宫一角最寻常的一小幅屋顶彩画呀,又是谁来看我了?来人穿着我未曾见过的新衣服,手上拿着长长的梯子和薄薄的纸。   眼前的人们忙忙碌碌的,让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几百年前。那时我只是几块不起眼儿的木板,两三个人带着颜料在亭子里架起沉沉的木梯子,其中一位老师傅负责作画,几位稍年轻些的像是他的徒弟。亭子顶很高,老旧的梯子吱呀吱呀地叫着,老师傅踏在梯子上,身子向后仰,面对着亭子顶。他抬笔蘸漆,屏气凝神,灵活运笔,细细描摹着苍劲的梅花枝干上停驻的雀儿。尽管是在粗糙的木板上,他笔尖流淌出的线条依然流畅,笔下的颜色依然鲜艳而均匀。大功告成,收笔后片刻,他翻身从梯子上跃下,如同点着湖水飞掠而起的鹭鸟一般轻盈。老师傅叫徒弟一起抬头打量着我,时不时指一指我身上的细节,那是他的得意之笔,嘴角上挑神情得意。再后来我也不常见到人了。在数百年里偶有三两个人路过这亭子,或者驻足片刻,但从不抬头望我一眼。我觉着无趣时,也只能抬头望望天边几朵孤单的云和墙外树上筑巢的几窝鸟儿。
  恍如昨日的记忆涌上心头,我才发觉陪伴了我数百年的小花和小雀不知何时褪了色,掉了皮,我原来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这故宫一角里不起眼儿的老骨头了。
  现在我面前这群新来的人动作小心翼翼但十分迅速,一些人用笔记录着,一些人用我全然陌生的黑盒子对着我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一些像是第一次来观摩文物修复的年轻人眼里闪着兴奋的光,领着他们的是一位年长些的匠人。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在二三十年前,他还是一个小学徒。
  他的师傅的口音是正宗的京腔儿,语气是非常严厉的,但技艺高超,而且认真教人手艺。师傅带着徒弟来测量缺失的漆皮的形状和大小,给徒弟讲褪了色的颜料之前是什么颜色的,教人该如何运笔如何上色。徒弟学得也认真,笔记记了一页又一页,但下笔仍是颤颤巍巍,师傅一边摇着头一边嘱咐他要多练习。
  转眼间,当年的小学徒成了师傅,教导年轻人时多了些老成,经年的苦练让他的技艺精湛起来。他将薄薄的宣纸轻轻覆在我身上,屏气凝神,用细细的笔尖勾画着我身上的鸟儿、花儿、树枝、天空,连每一根细细的羽毛都勾画了出来。他的额头沁出了汗珠儿,但下笔仍旧沉稳。他脚下的梯子稳稳当当的,不再吱呀作响了。但我好像从他眼里看到了他的师傅,看到了几百年前的那位匠人,看到了他们对眼前这份工作的爱———这份匠人之心从未改变。
  变了的只有这北京城,曾经只看得见云朵的天边,多了几座高楼大厦,冷清的故宫一角也多了吵吵嚷嚷的游客。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口音,一刻不停的快门声……直到這时我才真正感到了我的新生,虽然岁月磨淡了我艳丽的颜色,但我会无怨无悔地静静听着故宫一角年复一年的冬雪春雨,守候着一代又一代的故宫人。
  教师点评
  小作者化身为故宫中某一个亭子上的一幅屋顶彩绘,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看到了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小作者主要选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几百年前故宫初建的时候一位身份低微的匠人,如何在故宫亭子的顶上创作了这幅画;一个是几百年后的今天,匠人如何修复和保护这幅画。让读者在绵延的历史中感受到:人类虽然渺小,但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坚守中,我们创造了跨越百年的美。
  (刘晓虹)
  永不止步
  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田佳晨
  我静静地守候在你的身旁,你大步往前走着,不顾一切……
  大风呼啸着,大漠的尘沙吹打在脸上,如同针刺。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你却一直往前,勾着腰,一步一步缓缓前行。你紧紧咬着牙,不曾说一句话,可所有人都知道,藏在你平静的外表下的是一颗坚定的心。你使劲攥着我,默想着———我张骞只有一步不停歇,才能到达西域,沟通东西,汉朝才能摆脱匈奴的控制和威胁。你扶着腰,眉头紧锁,苦痛至极,可信念使你从未停步。我作为你的拐杖,也支撑着你,静静陪伴着你。
  天色渐暗,血色的残阳照在你身上,泛着深红的光芒。你渴得只得用手轻轻扶住喉咙,好让自己不咳出来,疲惫的身体重重地压在我身上,近乎倚靠着我,却依然带着大家不断前行。这时,远方的夕阳中突然奔来一队人马,竟是凶悍的匈奴人!你一惊,但这惊愕转瞬变为愤怒,你立即从我身上弹起来,迅速抽出长剑,准备好与匈奴士兵搏斗。这是我第一次见你如此气愤。坚定的目光里没有一丝畏惧———因为你知道,你正在守护这前往边塞、开启文明交融的路。匈奴士兵如猛兽般向你冲来,你和你身边这仅有的几个人很快不敌,被俘虏……
  夜深人静,关押你的房间散发着恶臭。我靠着墙,看见你没有在意这些,眼神里只有坚定与信念,烛光照在你的眼眸里,发出了暗红的光亮,就如同傍晚时那残阳照在你眸子里一般。房间的门被推开,匈奴单于走了进来。他嘴角的一边向上抬着,微微颤抖,仿佛是在微笑,可这微笑中却掩藏着恶意。单于上下打量着你,从你褴褛的布衣到你的眼眸,最后停留在了带着斑斑血迹的被铁索勒伤的臂膀上。单于终于开口,我听他说道:“汝必止于此,吾将给予汝华美之屋舍;反之汝欲逃,则必将死于吾手。”你闭上了眼,拿起了靠在墙边的我,痛苦地用我敲击着地面。你仿佛在想,如果自己死去,通往西域之路便会因此止住,汉朝的危机便会依然存在。你叹了口气,轻轻地点了点头。
  十载已过,我一直默默地陪伴着你,看你娶妻生子,但同时也知道你从未忘记汉武帝交给你的使命。夜晚,窗外的鸟儿早已停止了鸣叫,大漠上的所有人早已安然入睡。只有你,每晚望着天边这轮阴晴圆缺不断变化的明月———这轮远在中原的武帝也能望见的明月,潸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你起身,走向熟睡中的妻儿,你看见妻子的睡姿是那样恬静,孩子的脸庞是那样可爱。就像平时的夜晚一样,你轻轻拿起了我,轻轻抚摸着我背上的花纹,你心里好似在想着:吾必定离去,吾张骞身负君命,不能止步,只得留下你们。你放下了我,使劲撕下了衣服上的一大块布,含着泪匆匆给孩子写下“父将离,汝父之使命便是此,愿汝与汝母平安”。在心里和妻儿道别后,你转身头也不回地叫来了随从,带上陪伴你十余载的我,趁着看守疏忽,逃离了匈奴。

  此去经年,归来时从前的少年郎已是一个沉稳的中年人了,霜雪渐渐爬满你的鬓角,可我依然静候在你身旁。推开未央宫的大门,你拄着我,坚定地呼喊着:“张骞归,君若欲吾再往边塞,吾亦愿!”
  我仅是一根拐杖,却见证了你那浩然正气,那不悔决心,我将一直守候在你身旁……
  教师点评
  小作者选取了张骞出使西域这个历史事件,以张骞的拐杖的视角来讲述张骞出使西域时的一段经历。小作者用张骞被匈奴俘虏的经历来表现张骞的坚定、爱国以及隐忍,善于抓住细节,使得张骞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而小作者有意选择“拐杖”这个角度,既能够一直陪在人物身边,又能够表现张骞即使手拄拐杖也要出使西域的决心。
  (刘晓虹)
  片段一
  你的目光中似乎有火将要喷出,你的手颤抖着,却握紧拳头,我感到你的心脏在迅速而有力地跳动着,我看出你在克制你自己,因为报告会并没有安排你上去讲演。但是,李夫人的血泪、特务们的无耻和好友李公朴先生的音容笑貌在你眼前闪现。最终,你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
  “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无耻啊,无耻啊!”你指着特务责骂。你这几天来的悲愤,全都涌上心头,每一个动作、说的每一个字都表达着对特务刻骨的仇恨与蔑视。这时,特务们也在用恶毒、恼羞成怒的目光看着你,在底下窃窃私语。而你又号召广大青年人与反动派做斗争,相信光明的未来。言语中,你吐露的是最真诚的爱国心。众多青年被你的号召所感染,眼神不觉明亮起来,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渴望。
  ———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李尚元
  片段二
  炮弹如雨点般急速落下,击中了我,还没等我回过神,又是一颗,不过我仍旧全速前进。舰桥上,我的舰长眼神坚毅,驾着我全速向敌人冲去。突然,一发鱼雷击中了我,我失去了知觉。再醒来时,我正在慢慢下沉。水不断涌进我的舰体,我的舰长正在水里挣扎,而其他水兵正从我的身上摘下救生艇和救生圈跳入水中逃命。我的舰长忽然停下了动作,那一抹坚毅再次在他眼中闪过,他心一橫,牙一咬,缓缓沉入水中,壮烈牺牲了。
  这就是结局了吗?我心想,也许这就是我们战舰的宿命吧,我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我沉到了海底,随后开始沉睡。有一天,我被炮声惊醒,睁眼一看,发现我上方的水面上多了几艘比我大了许多的舰艇,而他们炮口所指的方向是我的祖国———中国。我一眼瞥见了战舰桅杆上面挂着的军旗,悲从中来———可恶的日本侵略者来侵略我的祖国了……
  ———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张溪钰
  片段三
  我在桌案上静静地躺着,窗外的微风轻轻地吹着,旁边的纸和一个久经风霜的老砚台陪在我的身边,这家的主人,有一个叫作李清照的女儿。
  李家是书香门第,主人时常会拿起我有感而发地写几句词,他的妻子便在旁边轻笑。直到李清照出生,我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她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经常被她父亲抱着,握着她握紧我身体的细嫩的手,在老砚台上轻轻地蘸几下墨,在纸上慢慢地写着。慢慢地,这个女孩开始展露出自己的才华,连来家里做客的文人墨客都经常自叹弗如。桌案前,她的手中捧着一卷诗词,嘴里喃喃地诵着、背着。
  ———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李昕芮
  名人名言
  文学不是任何人的私人财产,文学属于所有人……让我们打破壁垒,在文学大地上自由无畏地探索,寻找我们自己的文学道路。———弗吉尼亚·伍尔夫
  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彼得·海尔
  我在提笔之前,总要给自己提三个问题: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以及怎么写。———高尔基
其他文献
详写,就是详细地记叙或描写,详写的内容是突出中心的主要材料,也是写作的重点;略写,就是简要地叙述,略写的内容虽然不是重点,无须太多笔墨,有时甚至可以一笔带过,但又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好的文章,详写部分即使泼墨如云,读来也不会让人产生丝毫的累赘感;略写部分即使惜墨如金,也会收到意犹未尽的效果。在一篇作文中,详略安排得当,不仅能鲜明地突出主题,还能让内容呈现疏密有致的美感。  如何才能在详略中突出
你只是经过,我却已陷落。  ——题记  在依山而建的村子里,在金黄的稻浪里,我不知伫立了多少年。每天,我拥抱晨光、露珠、夕阳、星辰,拥抱全世界的喧哗与寂静,却无人拥抱我。  我是一个稻草人,我有落霞的霓裳和空空的心房。  我讨厌下雨也喜欢下雨,因为雨水淋湿了我,却带来了你。  那是一个秋天,远处的你是一个小黑點,在乌云中奋力穿行,我以为你是一只海燕。  飞到近处我才看清你零乱的羽毛和无力的翅膀,听
事件回放<<<<  近年来,各地“网红景点”层出不穷,一些景點通过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比如,湖南郴州市临武县滴水源景区,宣称打造了国内首个“天空之镜”。可事实上,这个“网红景点”采取了“以小充大”“移花接木”等虚假宣传手段,实际镜面约8平方米,却号称“超长9D玻璃天空之镜”;建设施工费用1.5万元,却号称“斥巨资打造”;显示有蓝天白云、彩色气球等场景的多张图片,更是直接从网上搜集,无一为景区实
妈妈是最爱我们的人,当你无法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时,你可以对她说“我爱你”,但是,当你真正想说出口时,却又很难。  去年的母亲节,我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很想帮她做些什么,但我猜妈妈一定会说“不用你帮忙”。于是,我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虽然不能做些什么,但可以说些什么,比如说一句“我爱你”。  可我又怕说这句话时心情紧张说不出口,于是赶忙回到我的房间里练习。我在房间里默念着“我爱
美国作家丹·布朗擅长写侦探小说,为了让自己的小说受到读者欢迎,布朗通常会在写作前花费很长时间收集资料,学习专业知识。  他的成名作———小说《达·芬奇密码》起初叫作《秘密之秘》。当时,丹·布朗的写作过程十分艰难,因为有些知识过于专业,他无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扑朔迷离的故事。丹·布朗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水平,他变得很焦虑,白天苦思冥想,痛苦不堪,晚上睡觉时都皱着眉头。  一天晚上,丹·布朗梦见自己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论中国》  2020年,是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一年,但这年一开始,就比预想中要难很多。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农村时,我的哥哥,一位村干部,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已经48岁的家庭顶梁柱,自愿加入疫情防控应急志愿者的行列中。  老家在偏远的农村,疫情防控比城市难得多。年关岁末,在外打工或读书的人纷纷回来了,其中包括很多从武汉回来的。我听
我市提出的“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是基于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终身发展”教学建议的一种深化和探索。“让学引思”的实践意义在于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成为英语教学的主线,让“主动善思、乐于会思”成为英语课堂的方向。 想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模式,不妨多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在真正“让学引思”的过程中发现疑点、找出热点、探出缘由,掌握更为敏锐的语言感知和更为丰富
那辆三轮车放在角落里很久了,红褐色的铁锈渐渐吞噬了它原本的亮蓝色,散发着刺鼻的锈蚀味。可我知道,那,是属于我的色彩。清风轻拂,晓日初升  当年,太公的三轮车还是崭新的。蓝色的车身散发着轻微的油漆味,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像嵌满了宝石似的,令我赞叹不已,兴奋不已。见我个头儿小,爬不上车,太公便抱我上去。车身很稳,连晃都没有晃一下,幼小的我瞬间被那亮丽的蓝色包围。“太公,昨天晚上爸爸又骂我了……”“又骂
对于爱吃“野味”的人来说,按照法规和最新的政策,当下“什么动物能吃”是很复杂的问题。   老鼠、蝙蝠,曾经能吃,现在不能吃;养殖的鳄鱼、娃娃鱼(大鲵),曾经能吃,现在也能吃;养殖的鹌鹑、鸽子、兔子,现在不能吃,未来能吃;养殖的蛇、石蛙,曾经能吃,现在不能吃,未来能不能吃,不好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尽管还没有明确证据指出,病毒的源头就是野生动物,但已被科研证实的是,SARS、H7N9禽流感
2015年的冬天,我去了马尔代夫的Jumeirah Dhevanafushi岛。作为地处热带的印度洋小岛,它的美丽在于能亲近自然。从水上滑翔机上往下看,小岛仿佛一颗镶了金边的绿色珍珠,它的外层还有一圈浅蓝色的水域,这片浅海里生长着大量珊瑚,同时也是潜水的圣地。  这天,我们在一位向导的陪同下入海潜水。向导领着我们在珊瑚上方穿梭,几米下方的这片珊瑚是天然的,枝丫伸向四面八方,还形成了大量堡垒状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