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自由行香港变幻时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的第二个周日,香港的商业中心,热闹依然。
  在旺角的行人专用区,几名议员正在公开讨论政府的年度财政计划。当其中一位拿着麦克风,激动地说到政府必须效仿去年,向香港市民发放八千元时,立刻惹来了一片应和——
  “派钱!派钱!派钱!……”围观的群众一边舞动着手中的标语,一边齐声高喊。
  21岁、脸庞瘦削的吴准维见惯了这种场面。作为议员助理,这天他在香港的另一个中心,铜锣湾,义务地参与了一个关于特首选举的活动。一天前,这里也有政党募集签名,要求政府暂停发放“双非”孕妇配额,以保护香港人的利益。
  多少年来,香港中心闹市的周末皆是如此。意见诉求的熙攘之外,从特色鲜明的零售街,到遍布莎莎和百老汇的商业旺地,香港本地人、外国人、自由行的内地客穿梭其中。
  吴准维和他的两个兄弟,对油尖旺(油麻地、尖东和旺角)和铜锣湾这些地方再熟悉不过。他们长大的这些年,“自由行”政策在香港实施、扩大(2003年7月28日起实施,逐步开放,2012年已有49个内地城市开放自由行签证),香港的商业中心也在经历着各种转变。
  黄晓明和刘烨提示着这些转变。吴准维们并不熟悉他们(内地明星),但他们的头像,和他们代言的奢侈钟表广告牌,已经挂满了油尖旺和铜锣湾的街头,与本地青年补习班的广告牌并行于闹市。
  对吴准维这样的香港青年来说,这些改变也相当于一种挑战。吴曾想过工作二十年,存一笔可以在香港买楼或者投资的钱。“但是,现在看来,楼价已经被炒得这么高了,这个计划有可能实现吗?”
  有些香港人说,油尖旺和铜锣湾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而香港人的香港梦,在自由行政策,以及自由行带来的新生态之下,也书写着不一样的故事。
  
  可惜当时年纪小
  吴庭峰是吴准维的哥哥,今年23岁,出生在内地,三岁时移居香港。他形容香港带给自己一段欢乐的童年:一到周末,父母就带着他去公园,逛遍了这个城市,而这个城市,跟内地完全不一样。
  “现在很多香港年轻人对童年的印象,都是大人们的回忆,比如说香港那时有多好,鸡鹅鸭鱼,鱼翅捞饭。”三兄弟中最显胖的吴庭峰说,“人人都在说,要买铺买楼,都很乐观。”
  香港还给了吴准维们不一样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吴准维们就要学习常识课程,包括社会秩序、环境卫生、尊重他人权利等等,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找来政府机构,向他们讲解公共法规。
  那些年,吴准维不时跟父亲回广东汕尾的老家。他回忆,2000年庄丰源案(注:庄丰源是一名双亲非港人但在香港出生的男孩,法庭的判决使该种“双非”所生的儿童获得了成为香港公民的合法性)开审时,他在内地坐长途大巴,已听到了内地人谈论香港的福利。“一些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夫妇,大声交谈着去香港生孩子、拿身份证的话题。”
  吴准维的爸爸也非常关心这个案件。当时,只要该案件开庭,爸爸就会特别留意电视新闻。“一边是各种对判决带来影响的估计,一边是所有人都在等待判决结果,”吴准维说,“结果,那些内地人说中了。”
  作为小孩子,吴准维三兄弟当时最关心的还是玩乐。他们都记得旺角的西洋菜街,有不少用玻璃罐头或者手工器具装起来的零食,随意地摆在路边向小孩子们兜售,其中包括“叮叮糖”,一种带有芝麻和姜味的甜食。
  对于油尖旺这些地区,吴准维的弟弟,18岁的吴浩肇记忆犹新。“我的小学就在那附近,放学时,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在那里买零食,玩网络游戏,甚至吃完饭才回家。”
  从2000年左右开始,香港经济跌入了低谷;2003年的SARS疫情,更把香港的经济打到了谷底。学校们连续放了几个月假,吴准维三兄弟没法去闹市了,只能“躲”在家里玩电脑游戏。
  当时的香港,酒楼和商铺一家家地倒闭。在旺角等中心区,本来价值四五百万的物业,竟可以跌到一两百万。很多记者所接触的香港青年都说,那是至今最好的一次人生机会——“可惜当时年纪小,没有去买,否则现在就发达了。”
  
  自由行改变的街区
  梁鸿抓住了机会。这个笑容可掬、勤快的香港人,在2001年参加了拍卖会,投拍旺角一层1554平方英尺的物业。之前,如同大逃港时期转居到香港的很多人一样,他经历过生活的艰辛,也一度移居到美国生活。
  “那次,贴出来的招标价钱降到118万。拍卖师说,‘梁生,你举牌啦。’我说,‘难道我举牌就一定是我的吗?’他说,‘是啦!’”梁鸿回忆说,“原来周围坐的人都是托儿,那个单位,只有我想买。”
  梁鸿本来想把拍卖来的单位改为写字楼,但经济萧条之下,没有人愿意来租赁。2003年,梁鸿决心把单位改造成旅馆,于是把这层单位装修、间隔成有7间房间的旅馆。
  用吴庭峰的话来形容,自由行就是2003年中央给香港打的一支“大补针”。当年,内地到香港旅游的人数从前一年的440万激增到850万,香港政府的信任危机也得到了纾缓。
  当时37岁的梁鸿是这支“补针”的直接受益者:他的旅馆本来招待商务、东南亚客人,之后住满了来自深圳河以北的游客。南都周刊记者的群访调查显示,自由行游客到香港大多是为了购物,旺角是他们最喜欢过夜的地方之一。
  梁鸿的旅店位于弥敦道西侧的豉油街,楼下有着传统旺角的经典元素——桑拿、夜总会和凉茶铺。旅店附近高耸着的朗豪坊,那里在数年前还不算“正宗”旺角地区,但如今已成旺角的又一个中心。
  原来的旺角,有女人街、雀仔街、金鱼街、西洋菜街、登士打街等众多街道,它们都以衣物、宠物、饮食等零售特色闻名。在自由行带来的商机之下,旧时的部分特色铺头已经消失,变成了化妆品、药店、电器铺等大型连锁店。
  梁鸿也见证了这种转变。他读书时曾经常光顾的一家书店,著名的汉荣书局,已经迁离了旺角,以前旺角有很多卖电器的小店铺,如今都被大型连锁商成行地替代,后者“多贵的租都给得起”。
  尖沙咀过去多是港英名流出没,如今也成为豪客的挥金之地。“港人很少在尖沙咀购物,但自由行客人喜欢,他们喜欢大的、豪华的店铺。结果,那里从卖高价影音器材的地方,变成了卖高价药材海味的地方。”梁鸿说。
  吴准维三兄弟都认为,2007年前后的旺角变化最大。当年,人民币超过了港币,香港各大媒体纷纷作出了专题报道。那年朗豪坊建成,其所在区域,从唐楼(旧楼)和小巴站,拆建成为了内地客的消费“朝圣地”。
  现在,三兄弟最喜欢的香港,并不在油尖旺,或者铜锣湾,而是长沙湾、深水埗、西贡这样的传统地区,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找得到路边摊、大牌档,以及各种地道食品——
  “那里更像香港,而油尖旺就像一个模倒出来的那样,都是莎莎,都是百老汇,全部都是。”
  
  自由行带来的焦虑
  这些年,香港流行着《喜帖街》这样本土保育意识浓厚的歌曲;年复一年,油尖旺和铜锣湾也是人潮如涌。“MK仔(指打扮入时的香港年轻人)”和游客摩肩接踵,香港人的特色开始被内地人辨认——“比如手机页面都是英文的。”
  香港网络也不时出现一些更细致的形容词,去描述那些到访商业中心区的非港人,譬如“篋神”——指拉着行李箱在行人道,态度自我的内地人;有些西方背囊客也被诟病,因为他们在路边蹲坐,酒醉喧哗,随地吐痰。
  油尖旺和铜锣湾是香港人流密度最大的地区,旺角达到了13万人/平方公里。人们之间的观察距离是如此近,以至于吴准维兄弟都能以例子说明类似的现实情形:街头的食物环境署的执法官,往往只处罚本地人,对非港人则警告了事。
  梁鸿说,哪怕香港社会内部也会有歧见。比如,过去港岛人不愿到九龙上班,觉得不够体面,而铜锣湾(位于港岛)的奢侈品消费也更集中;现在市中心人对天水围等地区也时有成见,认为那里是新移民集中的问题之地。
  接触游客多了,梁鸿也陆续深入地了解到内地人的需求。他发现客人更喜欢大床,于是重新布置;他继而逐渐配置了数码电视、WIFI,乃至拼装电脑——因为客人们特别爱在香港浏览信息。
  自由行带来的还有非购物的人。梁鸿接待过内地孕妇。“她怀孕五个月了,去医院跟护士讲实话(说明身份),结果连医生都见不到。护士直接回答她说,没有床位了。”梁鸿说,“现在更多孕妇去冲公立医院急诊室了。”
  两年前,香港大学社工系助理教授张筱兰向南都周刊指出,内地“双非”港生儿童越来越成为焦点,因为谁都不知道这批孩子什么时候来香港,香港又如何在教育和福利上做好准备。这种焦虑一直在香港积累着。
  自由行带来的焦虑,还与香港人的香港梦有关。譬如26岁的Don Mak。他经历过“欢乐币(注:过去人民币币值比港币低,港人也常到内地买便宜货,便称港币为欢乐币)”消费的童年,但从2003年开始,这种喜悦逐渐消退。
   “过去香港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中心,我也曾经想过开公司,但如今我发现,香港似乎只剩下金融和地产。如果你不跟着内地走,不跟着自由行走,就难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环境已经不一样了。”Don Mak说。
  梁鸿发现,来港的自由行内地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密,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民币对港币的持续升值,这使得过去港人到内地买便宜货的生活,倒过来成为了今天内地人来港购物的常态。
  “自由行开始那两年,来的大多是把探亲、旅游和购物一次过解决的客人,如今入住的,则大多是随随便便下来香港过一两天的购物客。有次我好奇地问一对情侣,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说,现在吃个西式的餐饭,香港比广州还要便宜!”
  内地客的增多使香港的商业区地价水涨船高。就在记者发稿这天,香港网络上还有人发帖,报上了尖沙咀二楼铺面的租价,“六万一英尺起步,你不做自由行、奢侈品都不行。”
  另外,在油尖旺和铜锣湾等自由行游客集中的地区,日用品的物价能比香港其他地区高出一半。至于药品、奶粉和部分日用品,更被广泛认同“被自由行顾客推高了价格”。
  自由行带来的商机,无疑惠及了一部分香港人。即使是在2009年金融海啸后,香港中心商业区的地价,依然逆市持续上升,成为了地区经济的奇景。在这种特别的生态之下,香港人也走出了不同的掘金之路。譬如,Don Mak选择成为了一个网络广告经营者,“但至今一直不敢投资实业”。
  至于吴氏三兄弟,弟弟吴浩肇仍在读书;大哥吴庭峰希望生活自在一点,读完职业学校后,成为了一个物业代理;吴准维则在偶然的机缘下,成为了一个区议员的助理——这是他不曾想象过的职业。
  
  每当变幻时
  2月11日,旺角又一家老式茶餐厅名店宣布结业,引来了网络上一片议论。如平常那样,很多网友又说起了内地来的乞丐、内地来的孕妇、内地来的炒楼客,还有人担心,一旦内地自驾游在香港实行,香港的交通将乱成什么样子。
  自由行以前,香港人对内地的观点,还多来自于返乡者的见闻,或者媒体的报道。自由行八年以来,内地对香港影响的各种话题,越发成为香港媒体报道的热点。几乎所有人,都在亲身经历着内地对油尖旺、对铜锣湾、对香港的影响。
  在两个星期前,Don Mak参与了捐款,让一则针对内地赴港“双非”孕妇的广告登到了报纸上。这个高登网友说,他参加的并不是“一竹竿打死一船人”的行动,他还觉得有点感动:“至少在香港,这种自行发声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
  随着自由行的持续繁盛,香港将有更多地方发生改变。上水(港深边界市镇)的奶粉买家,大屿山、鸭坜舟等离岛上新开发的OUTLET,还有可能到来的自驾游车流,都在成为热闹的议题。
  梁鸿回忆起自己在美国做“二等公民”的日子。“到了外面,人家也说香港人聊天像吵架,我也是慢慢适应。很多东西,是通过互相了解,而不是靠围着别人唱歌去改变的。为什么现在香港的年轻人没有跟内地交流的勇气呢?”
  梁鸿曾接待过一个穿着入时的内地女顾客,第二天却发现,这位女士视垃圾桶为无物,住过的房间堆满了垃圾,梁唯有“一身叹息”,自行打扫。不过,经常关顾的内地客人,大多都能让他越来越省心,乃至一些熟客自行入住,梁也不担心是否会有逃款的事情发生。
  对梁鸿来说,自由行、多元化的香港、旺角已成为他人生的重要基地。再过两年,他就能还清当初拍买单位的贷款——事实上,这个负担只在理论上存在,因为他的旅馆生意兴隆,每月头三天的营业额就足以还贷。
  更多的香港人,正在发掘和寻找他们心中的油尖旺和铜锣湾。吴庭峰最难忘的旺角,是两年前,香港人质在菲律宾遇害后,旺角行人专用区的烛光悼念活动。“路过的市民安静地领过蜡烛,安静地坐下。连周围的商店都没有了声响。安静得出奇。”
  吴庭峰说,当时菲律宾总统对香港板起了脸。当香港政府要求菲律宾总统解释事件时,对方的回答令香港人感到失落——“他说,你香港充其量就是中国的一个省,他为什么要给香港人交代?”
  尽管香港的国际地位经历着变化,但吴准维三兄弟始终以香港为豪。“每次过罗湖关,我就觉得气味不一样。我会想,只是几步路而已,为什么这样?为什么我一回到香港,就觉得轻松自在了很多?”仍在读书的弟弟吴浩肇说。
  在记者采访的最后,吴准维和吴浩肇还为了香港修建高铁的事情争论了起来。吴准维认为,香港修高铁才能跟得上大中华经济圈的发展,吴浩肇则反驳,说政府的高额投资应该用在民生上。
  吴庭峰想得更多。他不假思索地列出了多年来中央给香港的各种援助,然后提出了疑问:“年青一代是不是觉得,幸福是必然的呢?”这个在内地出生、在香港长大的年轻人说,“如果总是依靠中央的补针维持身体,那对于香港人,或者香港来说,那是真的健康吗?”
  
  在九龙红袋海逸酒店的临海酒廊里,吴准维(二哥,左)、吴庭峰(大哥,中)、吴浩肇(三弟)三兄弟在自由行带来的新生态之下,书写着不一样的故事。摄影_ 孙海
  
  梁鸿的旅店位于弥敦道西侧的豉油街,他的主要顾客是自由行游客。摄影_孙海
  
  自由行八年以来,内地对香港影响的各种话题,越发成为香港媒体报道的热点。几乎所有人,都在亲身经历着内地对油尖旺、对铜锣湾、对香港的影响。
  
  POINT
  
  “爱是熟知,恨也是熟知啊!”
  ——香港作家廖伟棠在长文《蝗虫之日的启示》中引用作家木心《陌生的国族》中的诗句描绘香港、内地人之间的矛盾情结。廖伟棠认为,爱与恨的同时存在,其实是两种文化互相砥砺发展的健康状态,须预防的是它变成“爱是陌生,恨也是陌生”这样的纯粹消极之力。
  
  内地人即便不是朋友,也不是你们的仇人。
  ——内地作家慕容雪村在微博上称,族群对立对双方都无好处,而内地人去香港也应检点自己的行为,在一个守秩序讲法律的地方,要想别人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的秩序和法律。香港人也不能把对制度的愤怒转移至内地人身上。
  
  香港若继续给族群仇视情绪绑架,我们都将成了面目狰狞的人。
  ——现居北京的香港作家陈冠中发表短文呼吁: “不管什么人,我们都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难道我们这点都不懂?......香港人要拒绝族群对立的思维。做个勇敢的香港人,向任何助长族群仇恨的言论与行为说不。”
  
  今天作为香港人,我感到羞耻。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及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周保松在“香港人,忍够了”广告刊登当日即发文表明他的态度。
  
  POINT
  
  你在广东道铜锣湾看到的,不代表整个国家。
  ——在“蝗虫论”甚嚣尘上之时,香港专栏作家陶杰发表文章《不是十三亿人皆蝗虫》,陶杰指出,内地有许多为人权和自由沉思或争取的人,有许多艺术家、记者、知识分子,他们的书读得比香港许多学者多,见识更广,他们是一群勇敢的人。
  
  绝大部分的香港人都希望内地人来香港投资就业,也不同意香港人是狗,当然我们香港有狗、猫、老鼠。香港今天的成绩绝不是靠摇尾巴得来的。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苏泽光说。
  
  “双非”来港产子,违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政策,内地会努力配合特区政府,处理好有关问题。
  ——香港中联办主任彭清华于今年2月7日在中联办一年一度举行的新春团拜会上表示,自己不同意孔庆东的言论,但香港与内地文化有一定差异,近日社会出现一些不愉快事件不足为奇,等同农村人走入大城市,都会不适应和不习惯。
  
  POINT
  
  内地孕妇涌进香港,一是香港卫生条件比较完善;二是希望能获得香港身份证待遇,香港的制度性诱因引人深思!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说。
  
  当香港人以生活习惯差异作为攻击诋毁同文同种的同胞时,我们煽动仇恨的借口比种族歧视还要恶劣。
  ——电影导演张坚庭于2月1日在《明报》发表《谁是蝗虫》一文,开篇即宣告此文要“给扫蝗虫活动的年轻人读”。(摄影_卢慧明)
  
  黑社会与内地犯罪集团勾结,透过自由行实行“速递”年轻妓女赴港,利润非常可观,可以说得上是养肥了不少黑社会集团。
  ——2007年12月,香港《监督教服务通讯》推出“自由行面面观”专题,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首席讲师宋立功博士为该专题撰写文章,他的观点是香港“应该正视自由行的负面影响”。
  
  内地客对本港的效益大于损失。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系主任雷鼎鸣接受《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受惠于自由行,但港人对内地客产生抗拒之心有两大深层次矛盾,其一是内地经济急速增长,令经济有限的香港出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感觉;其次本港土地不足,受惠于自由行的零售业都要交贵租,最受惠的是业主,普罗市民未必感受到旅客带来的好处。
  (整理_钟刚 李丹)
其他文献
光脚跑的拥趸者们最强劲的理由就是,在鞋子发明之前的几百万年中,人们就是如此步行和奔跑的。2011年,美国犹他州的里奇医生(Sarah Ridge)挑选了36名有经验的跑步者,用核磁共振来检测他们足部和下肢的受损状况。对照组穿相同的普通慢跑鞋进行常规训练,实验组则穿Vibram五指鞋来模拟赤足跑,并且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赤足跑的距离,一直到他们感觉舒适的程度,这也正是Vibram网站上给出的建议。  十
低脂花生酱  坚果里的油脂,其实是食品界中最健康的油脂之一,比如花生油,其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防止冠心病和动脉硬化。花生油中还含有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它是一种有效的抗衰老物质,也是肿瘤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同时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给花生酱减脂纯属多余,反而把它本身的好处去掉了一部分。而且,根据美
电视剧《心术》第一轮播完了,但关于这部一度被定位为国内首部医疗大剧的力作以及它所引发的衍生话题的讨论却似乎刚刚开始。  作为话题编剧六六的又一现实题材,《心术》却似乎在现实二字上栽了个跟头。在所谓的中国现实面前,它体现了太多矛盾之处:四家卫视联播收视率皆“破1”,却最终未能在口碑上站稳脚跟,普通观众质疑它的真实性,医生观众斥其为“打着医疗剧旗号的偶像剧”。  更多讨论在继续。为何在一部被反复强调揭
地铁上用智能手机玩游戏的人不少,但张天阳绝对是个异类。  这个游戏发烧友,玩的不是《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这些常见的手机游戏,而是1990年代末曾风行全球的《超级马里奥64》。  无论在安卓市场还是苹果appstore,谁也没见过有这样的经典游戏下载。然而,极客们带来了Android N64模拟器。  该软件能复制N64的CPU芯片计算能力,然后创造一个模拟环境,使之能够运行N64游戏(N64
11月2日,吴仁宝的83岁生日。  为庆祝这个华西村退居二线的老支书的生日,这天16时30分,大约200名华西村村民,聚集在华西村地标之一的金塔二楼,为其庆生。20张餐桌,按家族划分排排坐。  18时左右,寿星吴仁宝走到台前,对近期村里的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后,就宣布晚宴开始。期间,几名唱锡剧的艺人上台,唱戏祝贺。   这场华西村最重要的人物的生日宴,与20多天前的50周年村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公司的力量》系列纪录片及同名图书,在2010年一经推出,便广受赞誉。客观而言,这部旨在普及市场经济常识、还原企业和企业家价值的作品,在政府权力和国家资本不恰当介入经济事务的中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或许正是因为策划者敏锐意识到市场需求,着意急切推出纪录片和配套图书,就《公司的力量》的采编质量而言,并不像专家、粉丝们吹嘘的那么出色。该书上市不久,就有书评人委婉地批评说,图书文字组织较为散乱,逻辑性
2012年2月21日,那时候的莫斯科还很寒冷。东正教信徒们裹着笨重的羽绒服,怀着虔诚的心,同往常一样踏进了位于克里姆林宫西南边的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他们震惊地发现,教堂的圣坛上竟然站着五个身着鲜艳小短裙和紧身衣的女孩!  叛逆兼穿衣品位有待提高的小年轻?不,五颜六色的巴拉克拉瓦盔式帽子裹住了整张脸,那是女子朋克乐队暴动小猫(Pussy Riot)的标志。  信徒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五只小猫在这神圣的地
雷人语录频出,最近一则“戴避孕套不算强奸”被笑称可当各大安全套品牌广告。其创意来自贵州一女教师遭官员凌辱报案后,派出所教导员的说法。如果成立,避孕套可算被发明了新功能,人手一套,畅行天下,想上谁就上谁。  也许生活把多数人强奸到麻木了,逆来顺受也成了逻辑一种:你的意志都受强奸了,身体算什么?稍作反抗,强势一方还很不习惯。在这个女教师被辱案中,同样存在胁迫和配合的辩论,也就是说,男权试图通过潜规则把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作者:张维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这是一本不道德的挑衅文集。它表面上说的是中国,可通篇用“我”和“我们”做主语,借助称谓上的偷换来窃取词义,中国成了“他们的”中国,而不是天下人的中国。这是国家叙事上的精心排斥术,也是国家精英炮制谎言的源起。  在中国红的艳俗封面下,作者自诩为国际关系学者,可名号上的加冕与拉拉杂杂的内
Ouya 游戏机  有什么不同:Android平台 Ouya游戏公司  这是一款以安卓为平台的家用游戏机,得益于开源的优势,任何人可以对其进行深度开发。所以你可以在客厅里玩本该出现在安卓机上的游戏,而和Xbox类似的手柄设计也相当适手。官方承诺每款游戏都免费,或者有一个试玩版。  MOTOACTV  智能手表  有什么不同:计步器 手表 MP3  跑步者的新选择,MOTOACTV拥有多个感应器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