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荷塘月色》中的文化精髓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精美的散文,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灵活的手法而深受人们喜爱,每一次学习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与体会。教师要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情趣,使他们体会到作品的丰富内涵,提升写作水平。
  一、意境深邃,触动人的心弦
  《荷塘月色》运用极富乐感的语言、恰当的手法给读者创造出一个深远的意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师:本文创设的意境非常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构建的?
  生:要想理解本文意境,首先要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当时社会动荡、时局黑暗,作者是一个具有强烈民主思想和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让他迷茫,希望找到一个空间排遣内心情绪。
  生:作者在信步中将内心情绪贯注于景物中,描写非常轻柔、恬静,真正将自我融入 到这短暂的精神净土中,正是这移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高远的艺术境界。
  生:文章主要描写了荷花和月色,但却将笔墨用在意境营造上,如去荷塘的路是一条曲折的幽静的小煤屑路,池中荷叶飘渺、娇媚以至沁人心脾,都是自我情绪的体现,为营造一种恬淡自适的意境作铺垫。
  生:作者对月光的描写富有意蕴,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将月光写得半明半暗,情态上是 静静地泻,这样的场面与上面的恬静意境相吻合。异曲同工地反映出当时作者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感受。
  本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作者创设意境的独特方法。学生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创设方法,让自己的文章也能体现出独特的光彩。
  二、语言清新,滋润人的心扉
  文章成功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突显语言个性,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师:本文在词语运用方面可谓独具匠心,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找出其中微妙之处。
  生:叠字效果运用巧妙。短小篇幅中运用了30多处叠词,如曲曲折折、迷迷糊糊、脉脉、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这些叠音词的运用,一方面较好地描绘出面前景物的特征;另一方面也使句式整齐,朗读极富节奏感,呈现一种韵律的美。
  生:动词运用准确。尤其善于以普通词语表现独特的感染力,使表达效果更突出。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句中的泻、洗等平常字眼在这里却妙趣横生,很有诗情画意。
  生:词语的变化运用。在词语运用中不受传统格式所限,取得了别样的效果。如:“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可惜我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句中运用了“受用”和“消受”这看似不能用的词语,将内心感受很好地表达出来。“消受”一词与前面的“受用”相互呼应,很好地表达出特定环境中的不同心情。
  师:在用词方面,朱自清先生能大胆突破传统思维方式,不拘一格,根据语言、场景及内心感觉灵活运用,呈现出别样的表达效果。
  本节通过分析文中语言的运用技巧,让学生明白运用词语要大胆激活思维,体现词语、特定场景及内心情感的统一,突显表达效果,让文章呈现出别样的情趣。
  三、手法得当,激活人的美感
  文章的表现手法运用极其巧妙,如通感、复迭、反衬、对比等,为文章平添几分魅力。
  师:文章中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巧妙,看同学们能不能从中准确找出来。
  生: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作者紧紧抓住叶子与裙的相似点,调动联想将二者结合起来,突出了荷叶轻盈、富有动感的特点。
  生:文章运用了通感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般理解中清香通过嗅觉感知,而歌声则是通过听觉感知,二者好似无大的关联,而作者为了调动读者想象,用远方高楼上时有时无的歌声打比方,既增加了文章的韵味,又使读者对抽象事物有直观全面的理解。
  生:文章的对比、衬托运用到位。如弯弯的杨柳稀疏的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愈发显得轻俏。阴森森场景与月光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朦胧、幽寂氛围,也使全文整体基调保持一致。
  生:衬托手法运用恰当。如用蝉声和蛙鼓声来烘托四周的寂静,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写法,更能突出环境的幽静及沉寂。
  师:刚才这位同学点出以动衬静很好,这种写法你们还能拓展一下吗?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蝉声、鸟叫声来突出山林的宁静。
  生:以前写过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做试题,不知谁的文具盒掉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本节重点分析了文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非常到位,恰当的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等,生动形象地突出景物特征,较好的提升了文章的整体魅力。
  总之,《荷塘月色》以其丰富的文化精髓成为散文中的经典,让人不禁掩卷遐思。学生要加强学习总结,从文章的选题、语言运用、手法表达方面加以研究,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更好地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其他文献
由于近几年电力建设的迅猛发展,电力设备也是越来越多,并且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是日益增加,必然会导致变电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各种障碍,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效措施进行处
课堂教学是为了完成某一个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有节奏的活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学节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枯燥单调的教学节奏会令高中学生感到乏味,无法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而“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的教学则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掌控是其教学艺术的展现,只有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采取合适的授课方法,才能有效调控教学节奏。  一、无声思考,感悟旨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
“语文之道”是指语文学习的内在情感和技巧。在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概念的了解不断深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坚持“语文之道”的传授,重点要放在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语文之道”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重视“语文之道”的传递,有利于实现语言文化的传递,从而使高中学生对
通过讨论圆色数几个等价的定义,建立了一个求解圆色数χc(G)近似值的混合整数规划,并进一步给出了圆色数χc(G)的精确值.之后,利用这些结果计算了一类特殊图的圆色数χc(G),
开滦集团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实行股份制经营的企业之一,其发行的股票反映了企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的曲折历程,是开滦百年历史的一个见证。  开滦集团档案馆现保存的老股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根据发行年代的不同,可分为清朝股票和民国股票;二是根据票面文字的不同,可分为中文股票和英文股票;三是根据发行公司的不同,可分为开平矿务局股票、开平矿务有限公司股票、滦州矿务有限公司股票、滦州矿
在语文学习中,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然而,长期以来,语文练习的方式比较落后,往往都是一些针对考试而设计的问答题,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帮助不大。想让学生摆脱应试训练的束缚,教师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艺术性地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审美情操,让语文学习更加高效。  一、关注生活,感受时代脉搏  在语文练习的设计中,如果能够更好地体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磨出来的文章才更有味道,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名家大师们修改文章的典范更是值得我们探知,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名家大师修改
会馆的起源  保定地处京畿门户,历为京城连通南方诸省的必经之路。清朝以来,一些省份为解决同乡官员子弟赴京赶考和商贾经商路过住宿之便,先后在保定成立了驻保同乡同业会,并各自设置了会馆,计有河南(中州)、山西(三晋)、浙江(浙绍)、湖广、山东(山左)、安徽(两江)、云贵、四川、旗奉吉江、天津商船十所会馆。1948年保定解放后,还有河南、山西、浙江、湖广、山东、安徽、云贵、四川8所会馆。  会馆,系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