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各地农地规模经营的经验来看,其经营模式不尽相同。从规模经营的主导力量来看,主要有以福建东南地区模式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以北京顺义模式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和以浙江模式为代表的政府和市场互补型;从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来看,主要有大户经营模式、股份制经营模式、合作组织经营模式和企业经营模式,本文将主要从规模经营的角度对我国各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模式进行介绍。
  大户经营模式
  大户经营,是指部分无力经营或外出就业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将土地流转给种植能手、农机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经营。种植能手和农机大户可利用其在资金、技术和农业机械方面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此种经营模式灵活性强,有利于农民的利益的提高,但其土地流转行为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无法形成土地流转主体的长期收益机制。从各地的农地规模经营的经验来看,在一些非农产业发达和农地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此种经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带来了农户流转出土地使用权的迫切需要。同时,优越的农地资源有利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展开,使得农地规模经营有利可图,增加了种植能手、农机大户等扩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
  股份制经营模式
  农地股份制经营最早在广东南海市展开,是在稳制、分权、放活的原则下,农户自愿联合起来,将土地使用权按照公平的市场价格折价入股,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专业的土地经营者进行统一的生产管理,农民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土地承包合同为依据,按股权分享土地经营收益。农地股份合作制度作为农地经营实践的产物,实行按股分红与按劳分配的结合,实现了农地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的分离,体现了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有利于耕地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的长期展开,能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优化上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转。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地股份制经营应先在农村经济较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较快的地区逐步开展,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结合具体农业项目在部分地区进行农业股份制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渐展开。
  农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
  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主要有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两种类型,主要采用“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方式。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可以通过转让、转包、租赁和入股等土地流转方式从不愿经营或无力经营的农户手中获得土地经营权,或通过“以服务换经营权”的方式,从兼业农户手中获得土地部分的生产经营权,对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加大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应用,通过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组织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代育等方面的有偿服务,有效组织农户进行集体生产,形成区域内的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作为一种较灵活的经营方式,其适应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利用其摆脱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是指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进行运行的一种经营模式。一方面,农民将承包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代管,农业企业采取返租承包、土地倒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从村集体经济组织手中获得土地的经营权,利用其自身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等农工贸一体化生产。在这种经营方式下,虽然要求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但是农业企业的发展也可以吸纳部分农民成为“农业工人”,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业企业与农户通过建立契约关系而进行分工合作,农户按照企业的订单生产相关的产品,企业为农户提供生产要素、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和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此种经营方式下,不需要以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有利于农户进行区域内某些农产品的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企业经营模式作为一种市场化经营方式,比较适合在一些农产品市场发达、政府服务措施完善或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地区展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点燃智慧火花的火种,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如果教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到教师身上来,就会学得轻松愉快,收到理想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照本宣读,使用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方法,不管教师有多高的学历和教龄。学生都会恹恹欲睡,久而久之,就会对化学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培养;融洽;创新
在古代,人们根据云的形状、来向和颜色变化,总结出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不过,这些谚语经常会出现“时灵时不灵”的情况.看云识天气,我们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其实,老祖宗总
期刊
PPP项目雨后春笋,PPP困惑云山雾海如何破解这些困惑,促进PPP项目落地呢PPP就是特许经营PPP模式,按照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定义,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是一家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香精香料、原料药、药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是
在我国非正规金融是中小企业融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规范这条融资渠道也就成为人们的焦点.本文论述了在现阶段,非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融
【摘要】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探索更加符合财经类院校特点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举措。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10-2.5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面向社会及市场需求时,不仅存在理工类土建专业的技术型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国内建筑市场的日趋饱和,国际工程市场成为众多中国承包商眼中的一块大蛋糕.国际工程和国内工程相比,既有很多共同属性也有其独特之处.中国有句
大学二年级那年,远在外地的我从学校放假回家.那时,我家所在的城镇没有火车站,只能到离家300多公里的省城坐火车.那年,我坐的是一趟慢车,一路慢行.到了晚上10点钟,列车员通知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按照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既爱读书又会读书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1.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狼和小羊》一课,我先板书“狼”,问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激发写作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有意识地去亲近、探索。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兴趣特征显出其活跃性,因而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灵感,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无疑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饶有兴致地轻松作文,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