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人文精神建设“场源”互动模式探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高专的迅速发展,校园人文精神建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提出了人文精神建设相对滞后性的问题,阐明了高职高专人文精神的特点,提出了建设人文精神的措施。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高职高专
  
  1.引言
  
  高等院校是精神文化的集中地,它拥有最富有活力的思想、文化等精神创新的源泉。一所高校要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使传播思想文化的绿洲永葆青春的活力,它就必须有自己内在的源,这个源的核心就在于它所包容的人文精神。高职高专属于高等院校,在我国起步较晚,迅猛发展更是近十年的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为进一步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做出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策。近几年来,我国新增29所高专学校,44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一大批民办高等学校。通过政府引导、贷款、融资、土地置换等手段,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新校区和大学校园,学校的规模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民办高校也不示弱,校区扩建甚至是原来的10倍20倍以上,学校的硬件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车道。由于很大一部分高职高专是新建,或是由原中等学校升格后转过来的,建校历史较短,办学层次,人文精神淡薄,规模的迅速扩大与人文精神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
  
  2.高职高专人文精神的特点
  
  人文主义主张用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意识形态去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的重要体现。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社会和宗教神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思潮。它的主要思想就是肯定人的价值,提倡尊重人,发展人的事业。在当时它对推动欧洲文艺复兴、推动欧洲各国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发展起着历史性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容也得到全面的提升,社会主义优越制度也为社会成员充分实现人的价值,促进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精神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主义为先导,坚持社会主义科学的人文主义不动摇,同时它最终目的是培养实用型的专门技能人才。高职高专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中又包含了创新的胚芽,这就是实践的创新。因此,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高职高专人文精神建设就应该以创新实践作为特色,形成创新地运用科技的浓厚氛围,使教师和学生都应用科技知识的实践者。
  
  3.高职高专人文精神建设场源互动模式
  
  高职高专的人文精神建设就是围绕创新实践与应用的特色来进行,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如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建立人文教育机制、聘请名校专家学者讲学等等,这些方法实际上只是延用普通高校的一些做法,并没有根据高职高专的特色来做。因此,在实际中效果甚微。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远不如本科院校,但培养目标重在职业技能,讲究“真刀真枪”的实干,请名家学者讲学还不如请一些实用的发明家来可能更合适,更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目前的高职高专有一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人文沉淀,应该充分地应用和挖掘人文历史,提炼出新的符合高职高专发展的人文精神,但相当一大部分的院校建校历史不长,人文精神领地一片空白,于是重金聘请院士、著名教授、学者等等,以求“名人效应”。这些做法对人文精神建设只是治标不治本。高职高专的人文精神建设最终要落实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和老师。学生和老师是校园人文精神的创造者,同时又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及传播的媒介。可以这么说,高职人既是人文精神的源,又是传播人文精神的场,是源和场的统一体。人文精神的建设源自于高职高专人的每一个个体的创新学习、创新实践运用。校园人文精神又要通过场的传播才能逐步被社会公认,而这个场就是每个毕业的具体的工作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场具有社会性。因此,校园人文建设是源与场的系统建设工程。它不仅应该贯彻到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去,还应该把校园之外社会纳入到人文建设的系统中来。学生的实际工作是展示人文建设的最终平台。人文精神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富有活力的人文精神之源,才能形成一个辐射辽阔深远的场。而一个辐射辽阔深远的人文精神之场又反过来使源更具生命活力。
  
  4.结语
  
  高职高专的人文精神建设,涉及到学校的历史特点、专业特色、校风、学风及教育机制等诸多因素。目前的高职高专的人文精神建设既面临挑战,但也孕育了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随着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建设必将在高职高学专这块土壤上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迈.浅谈人文精神的含义[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
  [2]谭雪女.试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就业难,尤其是文科类学生更难,这是众所周知的。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无可奈何的叹息。在这方面,无奈和叹息的多半是中职毕业生。对此问题,我们通过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之后,认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要找出影响和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原因,二是要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使问题尽可能的得到解决。     一、 影响中职学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学生
高中化学跨度较大,难度较初中相比理解的知识较多,有些学生在学习中随着问题积累越来越多,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成为学困生,如果教师方法不当,很难将这部分学困生转化,为此,转化学困
至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正式实施了20年,现行《国家赔偿法》在规范非权力行政活动(主要指公有公共设施致害)方面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
[摘 要]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固有特点和管理方式,阐述了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实施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了如何在现有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德育 实施    一、职业教育要重视人文教育    在知识高速更新,传播方式多样化,经济向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已跻身于世界经济浪潮中,其综合经济实力正在得到世界的关注。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整个
全球碳平衡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科学家们在全球碳平衡研究和估算时发现,有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去向不明,这就是全球变化与碳循环领域的“二氧化碳失汇”问题,也被科
[摘要]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工业职业培训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远未达到欧洲工业职业培训的效果。本文根据作者的亲身体会,谈了对欧洲工业职业培训模式的认识,总结出两大核心,希望对我国工业职业培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欧洲 职业 培训 认识    我有幸作为采购子项目的培训教师加入中国-欧盟工业职业培训项目。在丹麦营销专家Hans Henrik Kock先生的指导下,我开始认识并
通过总结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工作的内容、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提出辅导员培养的重点内容和方式.
众所周知,非正式制度这一概念首先源于经济学的领域,然而,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已然愈加复杂、社会关系也变得难以掌控,法律作为一门关系人们日常生活的人文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高校的图书馆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馆藏光盘数量不断增多,而对于这些光盘的储存与利用是衡量一所高校能否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喀什师范学院
西欧中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盛行。空想社会主义都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他们中有些代表人物还主张暴力革命,并提出和论证了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