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l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干预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诊治的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干预.本次干预时间为24周.对比2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疗效、干预前及干预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治疗前、治疗后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UA、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使用中药熏洗干预效果更佳,改善膝关节肢体障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及工作方式的变化,如长时间伏案、低头或过度使用手机以及睡姿不当等因素,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率、复发率愈发增高,并向着低龄化趋势发展,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多样,此文查阅并回顾近10年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文献,归纳出包括针灸、推拿、针刀、艾灸等多种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目的 观察在不同时间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1组在17:00—19:00进行针刺,治疗2组为除17:00—19:00外其他时间(8:00—17:00)进行针刺.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组愈显率为93.3%,治疗2组愈显率为76.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疲劳量表(FS-14)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
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相关修饰酶发生翻译后修饰从而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已有大量研究发现,组蛋白修饰和肿瘤血管生成有着密切联系,组蛋白修饰酶可以改变自身表达量或者直接作用于癌基因,也可以与热休克蛋白等相互作用促进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的预后.本文就组蛋白修饰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以期揭示组蛋白修饰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分子机理并为肿瘤预防、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