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yunhu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因病离世,享年95岁。查全性在1977年面谏邓小平同志时,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祖籍安徽泾县的查全性,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查秉钧是清朝翰林,父亲查谦是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第一任院长。查全性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留校任教。他是电化学家,是新中国成立后该学科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而让查全性一举成名的是他在本职工作之外做的另外一件大事。
  1977年,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得到正式恢复,他主动提出分管科学和教育。7月29日,小平同志在听取中科院负责人方毅和教育部长刘西尧汇报时说,要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不是行政人员、与“四人帮”没有直接牵连的人开一个座谈会。于是,中科院和教育部火速确定了33位专家学者,包括查全性。当时还只是一名副教授的查全性怎么会被选中呢?查全性回忆:“刘西尧和教育部办公厅负责人刘道玉跟我是校友,知道我敢讲真话,有意这么安排的。”
  1977年8月5日,科教座談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当时打倒“四人帮”已有大半年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局面正酝酿着大的变革,但是到底怎么变大家心里还没有底。所以在座谈会上,专家们都谨小慎微,尽说些纯粹的专业话题。
  8月6日,座谈会在清华大学继续进行,当听到校负责人发出“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是小学水平,还得补中学课程”的感慨,小平同志插话:“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这个话题一下子触动了查全性,久藏心底的对教育危机的感觉、感受、感慨,当着小平同志的面,喷涌而出:“邓副主席,我要发言。”他说,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没法上课,就像工厂进的原材料没通过检验不能生产合格的产品一样,必须马上恢复高考招生,凭真才实学上大学。
  查全性一言既出,举座惊讶。因为就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办法依然沿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老方针。没想到,小平同志认真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还有什么意见?”吴文俊、王大珩等著名科学家纷纷点头。于是,小平同志当场拍板“恢复高考”,从此,千万人改写了命运。
  在查全性看来,自己当时提出恢复高考制度,“并不是因为我特别有创见,只是我有机会说几句真话,而我又敢于说。”
  (综合《新安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其他文献
注重生活细节,有益防癌抗癌。英国《镜报》近日载文,总结出经多项研究证实的有益防癌的生活细节。  清洁时戴上橡胶手套。一些清洁剂产品含有毒物质,清洁时戴上橡胶手套有助于防止皮肤接触邻苯二甲酸盐、石油溶剂和甲醛等致癌物质。另外,应尽量选择小苏打、醋等天然产品。  不开夜灯睡觉。睡觉不开夜灯,保持房间黑暗,可促进褪黑素分泌,有助预防癌症,特别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常看牙医。每天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对预防
期刊
孩童时在村中戏台子看戏的情景令我印象深刻,至今忆起仍历历在目。  那时一到冬天,我们这些放了寒假的孩子便结伴走出蛟河煤矿家属住宅区,来到离家不远的一条封冻的河上玩儿。  離河不远便是一个很大的村庄。因为冬闲,偶尔会看到一些民间戏班在乡间简陋的舞台上演出。倘若听到一阵悠扬的鼓钹之声从村子里传出来,我们就知道戏班开始搭台、调试乐器,一定是大戏要开演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停止玩耍,无比欣喜地向村庄奔去。  
期刊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安徽桐城人。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十二年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入值南书房,并赐居西安门内,开清代词臣居紫禁城之先河。二十八年,晋为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后调任礼部尚书。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年得旨“准以原官致仕”。  张英一生以“敬慎”处世,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奉为座右铭。他以自己官宦
期刊
肠道是第二“大脑”  人还有第二个“大脑”?没错!它就是我们的肠道,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下意识的活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控制人类以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95%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情绪的很大一部分受肠道神经系统影响,甚至,人类幸福感的体验也依赖于从肠道这个第二“大脑”向上传至大脑的信息。  在休息状态下,肠道仍在运动,除參与消
期刊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旅行家,一生壮游天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著有《徐霞客游记》。他的故居位于江苏无锡江阴市,如今已成为人们寻觅霞客足迹、瞻仰“游圣”遗风的胜地。明代徐家是江阴大族,家境殷实,这也是徐霞客能够潇洒行游的原因。据记载,徐家原有房屋十三进,每进9间,共117间房,明末清兵入关,房屋损毁严重,清代顺治年间曾经重建过一次,至1984年时,仅存两进7间瓦房。  现在的徐霞客故居是1985年当地政府
期刊
说到冰激凌的成分,很多人一定都会想到牛奶和糖。但其实普通冰激凌中占体积最大的是空氣,有时它甚至超过其他原料的总体积。下面我们就来拆解一下冰激凌的主要成分(以下成分占比都为体积占比)。  空气 它在冰激凌中约占50%。这些分散在冰激凌中的小气泡虽然没有味道,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冰激凌的蓬松程度。空气越多,冰激凌的膨胀率越高,口感也会更软蓬。充气少的冰激凌更厚实,价格也就相应更贵。  冰晶 它在冰激
期刊
阳光是世间万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自然光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它对我们身心的影响和作用有些时候可能是你想不到的。下面梳理一下自然光对人的心情、大脑、睡眠、骨骼等方面的影响。  改善睡眠  人体对光线反应非常敏感。自然光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它有助于启动人体内大量的生物功能。中国有句古话叫睡不醒的冬三月。冬天日照时间短、天气寒冷。许多人总是觉得身体疲惫和睡眠不佳。除了季节关系外,其实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阳
期刊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两万名患者因为各类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术。被誉为“医学之巅”的器官移植,在我国如何一步步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这一切,都离不开夏穗生。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亚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4月16日,中国“器官移植的拓荒者”夏穗生去世,遗愿是捐献眼角膜,同时捐献100万元用于医学研究。  1924年,夏穗生出生在浙江余姚。1949年,他从同济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
期刊
有些人可以整个夏天坐在户外乘凉却不被蚊子叮咬,而另有一些人即便用含驱蚊胺的沐浴露洗浴,且身边从来少不了灭蚊灯,却仍遭蚊子叮咬而奇痒难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身体周围空气中肉眼看不见的化学成分。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通过特殊习性和感觉器官,蚊子利用这种化学环境,跟踪人体留下的细微化学痕迹找叮咬对象。尤其是,蚊子能够靠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找它们叮咬的對象。当我们呼气时,从肺里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
期刊
我家书房放着三个档案袋,分别是爱人、孩子和我的,里面装的是每次去医院看病、体检的报告单;看病时间、医院、医生解读、注意事项等信息的记录;以及我们根据查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把我家订的《生命时报》中刊登的有关文章裁剪下来,装入档案袋,以备日后阅读。  8年前,爱人体检时查出“胆息肉”为0.7厘米×0.7厘米,医生说再发展就需要动手术将胆切除,有的工友说弄不好还可能癌变。胆息肉到底危害多大?除手术以外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