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现象中准确的抽取其中的功能和价值,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选择和确定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体育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构建信息化环境,创设体育学习空间;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 信息化 体育 教学设计
一、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更多的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
从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现象中准确的抽取其中的功能和价值,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选择和确定体育教学的目标,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体育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创设体育教学体系、体育学习空间。
三、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本文以《24式简化太极拳----揽雀尾》为例,从教学设计概述、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分析、教学方法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七个方面具体讲述如何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1.教学设计概述
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将体育教学、合理锻炼、健康生活相融合,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目标开发、使用了学习课件、微课,测试软件、健康软件等信息化工具,并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QQ、微信、校园APP等手段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构建校园体育学习空间。
2.教学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够背诵动作要领歌;
能够独立完成左、右揽雀尾技术动作;
能够较全面的分析揽雀尾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2)知识目标:
掌握左、右揽雀尾技术动作要领;
了解揽雀尾动作攻防含义;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和探究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揽雀尾技术动作中棚、捋、挤、按四法;
教学难点:攻防练习中棚、捋、挤、按四法的应用与身体的协调用力。
3.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24式简化太极拳》第三组《揽雀尾》。
(2)教材分析
揽雀尾技术动作既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拼搏精神。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职一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像,个性强,爱表现,但体质普遍较弱,运动能力较差。
4.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考核评价法、纠错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交互协作法、运动迁移法;
5.学习情境设计
(1)创设性情境:采用多媒体课件、电脑、校园APP、微课、音响设备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创设学习情境。
(2)互动式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化学习空间、QQ、微信等平台进行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场景。
6.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课前预习----课堂教与学---- 课后巩固----课余拓展
(1)课前预习:
通过学习空间布置预习任务,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任务驱动:
牢记“揽雀尾”动作要领歌,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能有所体悟。
观看教师本单元“微课”的完整动作、慢动作、单个动作,基本掌握揽雀尾技术动作,了解动作重点与难点。
(2)课堂教与学
创设情境,模拟操练,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
开始部分:
安排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徒手操和游戏。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基本部分:
内容一:左揽雀尾
教师首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考察学生预习阶段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教师精炼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练习;教师纠错。
内容二:右揽雀尾
右揽雀尾同左揽雀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根据所学左揽雀尾技术动作,利用运动的正迁移规律,做出右揽雀尾技术动作,考察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内容三:揽雀尾技法实战
要求在基本掌握揽雀尾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模拟实战演练。学生在各小组长组织下进行攻防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通过这个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揽雀尾技术动作的掌握。
内容四:24式简化太极拳1-8式完整演练
巩固新学技术动作,复习之前所学技术,融会贯通;同时完成小组或个人视频的录制。
(3)结束部分:
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跟随教师的提示进行颈、肩、腰、臂等部位放松。
课堂小结:教师小组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布置作业
(3)课后拓展
展示学生课堂演练视频,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讨论、自评、互评,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战。
(4)运动处方
通过校园数字化学习平台,给出基本功练习方法和训练计划,支持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素质练习,提升个人体能。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构建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作为参考依据,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为具体标准,达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者的融合。
四、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自觉使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李银仙.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J].广西教育,2014(11):65-68.
[2]王永花.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6):119-121.
[3]黄珑.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5(07):167.
[4]党志敏.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综述[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4):59-61.
[5]李丽霞.一堂英语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J].职业教育,2015,(01)78-79,81.
[6]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05):76-78.
[7]毛振明. 体育课程改革新论—兼论何为好的体育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高职 信息化 体育 教学设计
一、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更多的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
从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现象中准确的抽取其中的功能和价值,根据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选择和确定体育教学的目标,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体育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创设体育教学体系、体育学习空间。
三、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本文以《24式简化太极拳----揽雀尾》为例,从教学设计概述、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分析、教学方法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效果评价七个方面具体讲述如何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体育教学。
1.教学设计概述
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将体育教学、合理锻炼、健康生活相融合,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目标开发、使用了学习课件、微课,测试软件、健康软件等信息化工具,并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QQ、微信、校园APP等手段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构建校园体育学习空间。
2.教学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够背诵动作要领歌;
能够独立完成左、右揽雀尾技术动作;
能够较全面的分析揽雀尾技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2)知识目标:
掌握左、右揽雀尾技术动作要领;
了解揽雀尾动作攻防含义;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和探究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揽雀尾技术动作中棚、捋、挤、按四法;
教学难点:攻防练习中棚、捋、挤、按四法的应用与身体的协调用力。
3.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24式简化太极拳》第三组《揽雀尾》。
(2)教材分析
揽雀尾技术动作既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拼搏精神。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职一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是在信息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像,个性强,爱表现,但体质普遍较弱,运动能力较差。
4.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考核评价法、纠错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交互协作法、运动迁移法;
5.学习情境设计
(1)创设性情境:采用多媒体课件、电脑、校园APP、微课、音响设备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创设学习情境。
(2)互动式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化学习空间、QQ、微信等平台进行交流,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场景。
6.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课前预习----课堂教与学---- 课后巩固----课余拓展
(1)课前预习:
通过学习空间布置预习任务,通过互动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任务驱动:
牢记“揽雀尾”动作要领歌,带着问题去学习,并能有所体悟。
观看教师本单元“微课”的完整动作、慢动作、单个动作,基本掌握揽雀尾技术动作,了解动作重点与难点。
(2)课堂教与学
创设情境,模拟操练,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
开始部分:
安排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徒手操和游戏。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基本部分:
内容一:左揽雀尾
教师首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考察学生预习阶段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分析、互评、归纳总结动作要领;教师精炼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练习;教师纠错。
内容二:右揽雀尾
右揽雀尾同左揽雀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根据所学左揽雀尾技术动作,利用运动的正迁移规律,做出右揽雀尾技术动作,考察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内容三:揽雀尾技法实战
要求在基本掌握揽雀尾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模拟实战演练。学生在各小组长组织下进行攻防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通过这个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揽雀尾技术动作的掌握。
内容四:24式简化太极拳1-8式完整演练
巩固新学技术动作,复习之前所学技术,融会贯通;同时完成小组或个人视频的录制。
(3)结束部分:
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跟随教师的提示进行颈、肩、腰、臂等部位放松。
课堂小结:教师小组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布置作业
(3)课后拓展
展示学生课堂演练视频,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进行讨论、自评、互评,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实战。
(4)运动处方
通过校园数字化学习平台,给出基本功练习方法和训练计划,支持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素质练习,提升个人体能。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构建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作为参考依据,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为具体标准,达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者的融合。
四、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自觉使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李银仙.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J].广西教育,2014(11):65-68.
[2]王永花.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6):119-121.
[3]黄珑.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5(07):167.
[4]党志敏.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综述[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4):59-61.
[5]李丽霞.一堂英语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J].职业教育,2015,(01)78-79,81.
[6]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05):76-78.
[7]毛振明. 体育课程改革新论—兼论何为好的体育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