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kd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问题愈发重视,同时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尤其是在近年以来,环境的逐步恶化,也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中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案从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出发,针对性的分析探究了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主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本身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性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和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其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其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问题分析
  (一)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二)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三)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区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四)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五)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六)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区周围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七)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八)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九)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三、对于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
  (一)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存环境的给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措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二)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 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
  (三)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以及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
  四、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对策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仅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三)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壞,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五、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其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者的应有义务。因此在当前应当良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伟玉,姜华.水利水电工程建造后出现的环境影响及对策[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1,(3):43.
  [2] 张巍伟,佟艳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对策[J].科技风,2010,(5):152-152.
  [3] 赵金朝.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6):93-93.
  [4] 李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1,(6):114-115.
  [5] 孙照峰.论水电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类工程项目的建设进程。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这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工程勘察质量。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对岩土工程勘察作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改进措施。  【关键字】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原因,改进措施  中图
期刊
摘要: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农村,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有着独特作用。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选准、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小城镇经济,多元投资,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小城镇加快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推动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
期刊
摘要:县域经济是联系大中城市与农村的纽带,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如何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上进行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及县域经济的关系研究,及现实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问题,简单论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县域经济 村庄体系重构 新型工业化道
期刊
摘要: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海南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地点大都位于农区,分布面广,工程复杂程度不一、工程规模等级不一,建成后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主要有五种运行管理模式,该几种管理模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范围。  关键词:管理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解决了大批农村人
期刊
【摘要】房地产业者只有顺应市场变化的态势, 从房地产活动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着手, 尤其要强化与优化规划设计, 认真打造自己富于创新与特色的产品, 创立自己的品牌, 才能在当今的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本文就房地产开发企业规划设计进行了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房地产开发企业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的房地产业从非理性时期走向产品主义时代, 市场的规
期刊
【摘要】我国的抗震防灾形势和任务是相当重的, 作为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抗震防灾规划, 也将在新一代的城市规划中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探讨了我国城  市抗震防灾规划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关键词】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 其编制坚持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的观点, 综合考虑城市工程设施的地震灾害影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的地铁交通建设取得了土突飞猛进的的发展,城市地铁交通在城市的交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因此对于城市交通的要求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的施工技术的进步,各个城市更是快速的进行城市地铁建设。但是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大多要穿越很多的路面、建筑、桥梁和其他的
期刊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参数,达到质量预控目的,以此降低企业质量通病治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
期刊
摘要:成本管理系统由成本核算、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以及成本考核有机构成。进行成本核算对象划分时,假如划分过细,需要分摊许多出现的间接费用,导致核算工作量增大,很难做到成本准确;介入划分过粗则无法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成本水平。  关键词:成本核算对象、程序、职责、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市场竞争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电力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残酷方面,体现在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严峻方面,也体现在对电力企业的电力工程越来越高的项目管理水平要求。必须要重视当前形势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管理水平对工程项目质量以及电力企业形象都有著重要影响。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