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至理显平凡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00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物理学理论如果不能使小孩懂,就可能是无价值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不能使高中生认可和理解,也可以说是无价值的。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卷Ι文综的政治试题从形式到内容均自然和谐地展示了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的平凡。
  试题的情景材料考生摸得着、看得见。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形成试题又高于生活、高于社会实践。学生通过作答,可以指导他们的生活和社会实践。
  商品流通、易货交易、货币支付,常发生在学生身边,有时学生本人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手持人民币买东西,作为高中学生很自然就可以想到人民币的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彻底取消农业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环境保护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这些相关信息考生本人或家庭可以直接感触到,可以从媒体了解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个人受益的小事,也是社会发展的大事,大事小事融通,寓哲理于其中。
  试题践行社会生活实际,映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映出党的政策的光辉。试题在“感性具体”的收集和整理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是演绎推理的过程。通过分析和综合形成试题,把“抽象规定”上升到“思维具体”,构成“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过程。完成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综合,实际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平凡的至理过程,是使考生对试题内容认可、接受和践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多次反复,能够逐步扭转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偏见、甚至“拒斥”的现象。如果把哲学、社会科学搞的神秘化、高深莫测,连领导干部都不容易理解和掌握,遑论一个普通高中生。试题平常化的内容,通俗的哲理,引导学生领悟社会科学的真谛。
  38题朴素的考查我们现实的问题和希望:
  38题材料一:直观形象的展示出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材料二: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得到焦点。”这种清醒、理智、客观的表述,摆脱了过去的束缚和羁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国家大事只能说正面的伟大成就,不能讲存在严重问题的倾向。这是不小的进步,也是赢得考生信服的举措。这种类似的社会现象不敢讲,更不敢考,而实际上学生早已有切身感悟,自己产生一些看法。试卷朴素的考查我们现实的问题和希望,更容易使学生心服口服。
  38题设问与作答内容的优点在于:
  第一问答案要点的①是进行动态的比较,让考生找出两个变量行进的共同点——高速增长;②是找出每个变量变化数据及二者增长率的不同,科学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点的最后“……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较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一句话紧紧扣住材料二中的“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展示了我们赢得了进步以及今后任务的艰巨。这是对考生辨证思维有效的培养过程。
  第二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教材、考纲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相融通,设问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过程,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作答的要点把“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在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方针大政与课本中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关知识融通,升华成为①和②的六条凝练的众所周知的“平常话”。考生和社会都感到熟悉、亲切、通俗,但是,想作答全面,取得高分,确实也不容易。
  这次考试,直面时事政治热点中的焦点,与以前的“热点不热”的命题相比较,又是一次搏弈,既有效地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宣传教育,又给押题猜宝者一个回答,可谓一举两得。
  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第六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充实、完善、提高思想政治经济常识教材的资质,把题眼坐在这里,试题出得有远见,考得适度,考得及时,考得深入人心。
  第三问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最基础、最常见的内容,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相融通,常考常新,没有陈旧和重复之感。
  下面提一点商榷的意见:
  32题题干:“西方的一些评论家在评论2004年美国大选时曾辛辣得指出,布什和克里的竞争,与其说是不同施政纲领的对决,不如说是金钱的对决,谁筹集的竞选资金多,谁就多一分胜算。对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中选择的答案是“C、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教材中只讲到:“西方多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其服务的,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集团调整他们之间利益矛盾的产物。其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两句话的表述既科学又严密,无懈可击。虽然这道题的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能选对。但是无法制止考生及社会对这方面内容的演绎发挥。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题干中没有讲清布什和克里各自筹集的竞选资金数额或差额,所以这种内容的试题不出为宜。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卷文综中的政治试题,看着越来越舒服,用着越来越方便,内容越来越科学,考查得越来越实际。我们希望把政治学科的考试融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潮流中,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为培养和选拔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再创造者,教师教学的中心应由主导转向引导,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合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玩乐中,从而使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使数学知识技能生活化    要想数学知
期刊
【摘要】以开放性的情景问题替代原本封闭的事实性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对课堂学习进行生动的导引和贯穿,将会成功地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挑战问题的渴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学科内外的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情景问题 未来教育    数学新课程与原来课程的重大区别,在于更广泛地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的智慧与能力,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期刊
一、理解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在记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意义的前提下去记忆。    二、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三、重复记忆  
期刊
创造思维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学科的侧面进行创造思维培养,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科和课堂的必然结果。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实验性强这一有利因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学生自我创造力。加强物理实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实验、多思维,提高实验效果,将学生从定位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引发学生发散思维,诱导学生创造思维和训练学生创造思
期刊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而传统教育(生物学教育也不例外)只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只注重发展学生运用知识、原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往往忽视了教育教学中应涵盖的品德情感教育。品德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的深层教育、人格教育。  中学生物学教育也蕴含丰富的品德情感教育,即通过中学生物学教育可使学
期刊
现代英语名家林语堂先生在其《开明英文读本》的卷首语《学习英语要诀》中提到“四到”——耳闻、目见、口讲、手到:“‘四到’中以口到为主要。英语便是英国话,如果不肯开口,如何学会说话?”而中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对于生活在非英语环境的中国学生来说,要想在短期内就流利地说出英语实非一件易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呢?以下是笔者就自己的教学观察与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
期刊
概率是某个事件能够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在我们的生活中,概率无处不在,比如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从概率角度来讲,它是一个必然事件,P(必然事件)=1。再比如:小明每小时步行走80千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从概率上分析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P(不可能事件)=0。现在各种彩票被炒作的沸沸扬扬,你今天花2元钱买一张体彩,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从概率上说,它属于一个不确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任务,构建了新的语文教育目标体系。《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外,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提出来,强调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其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是复杂的、整合的过程,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现
期刊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学生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词汇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语音的教学方法    对于语音的教学,我认为有效的方法还是借助音标进行教学。如教单词ingredient时,可以先注上音标,再划分音节in/gre/dient,让学生自己读出单词。这样,不仅学生会读单词,而且能很快地记住单词
期刊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第一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教学法。朗读,能将课文入于眼,字音、字形、词语、句子、篇章结构一目了然,是为“目治”;出于口,吐珠喷玉,流利顺畅,口中自有情词芬芳,是为“口治”;入于耳,声韵合拍,抑扬顿挫,是为“耳治”;记于心,依心赋情,心旌摇荡,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是为“心治”。如此眼、口、耳、心并用,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读如此重要,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却越来越不重视,课堂上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