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提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放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其体育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和发展,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爱好和需求为教学之本,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一、改变理念,构建自主学习新课堂
  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方面的压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促进师生感情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体育知识,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到《评价柔韧性》这一课时,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这节课涉及到的主要动作跟当下比较流行的运动进行结合,我将坐位体前屈、一字马等内容改成瑜伽中的几个相关动作进行测试,学生中有些做得到,有些做不到,大家觉得非常新奇,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被激发出来了。此时我对上课的学生们进行语言方面的激励:“有谁敢站出来挑战这些动作呢?看看谁最勇敢,是我们班里的勇士!”结果学生,尤其是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尝试,引起了一阵阵的笑声,接下来的学习非常顺利而且效果不错。这节课我就是通过这种激励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都是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最后就是解散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单一无趣,内容也过于枯燥,很多学生不喜欢。教师应该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采取多元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中引入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大多数学生对于游戏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体育的自我评价》这一节课时,会涉及到关于前滚翻、后滚翻等动作的学习,学习这一课时我将这部分内容设计成一个比赛的游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在游戏开始前我花了一点时间跟学生讲清楚了动作的要领和技巧;随后根据全班人的体质和性别合理划分比赛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前滚翻接力”的游戏,过程中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按照游戏规则和动作要领进行比赛。游戏过程中每组的第一个学生完成标准动作后另一名小组成员随后再进行前滚动作,如果没有完成标准动作必须要重复进行,直到达到标准之后才能继续,以此类推,直至比赛结束。最后我进行评判,完成最快的小组获胜,获胜组还能获得加分的奖励。通过游戏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有助于强化体育技能。
  三、加强对学生引导,培养学生自学思维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学生的思维引导,充分调动其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技巧,并从根本上强化体育能力。例如在学习《发展肌肉力量、耐力的必要性》这一课时,会涉及到“实心球运动对臂力的要求”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鼓励其在观看视频后尝试着自主总结要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同时也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从根本上提升自学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1.前言   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与他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会使青少年产生抑郁、 忧伤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个体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00后”初中生应对人际冲突和人际矛盾的基本策略也是检测其社会化发展水平和适应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学生采取何种问题解决策略的因素很多,包括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差异,比如家庭、情境、文化传统及个性特点等都会影响到策略的应用。近年来,国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陶行知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下面以我设计的一节《周长的计算练习课》为例,说说我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
近年来,“传统文化”及与之相关的字眼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可见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
摘要:日本的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时期开始,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日本人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培养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学生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参加体验活动,学习规划未来职业,对未来职业选择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普通科和专业学科的职业规划教育,对中国建立发展职业规划教育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日本;高中;职业规划教育;普通科;专业学科  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生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一种主要从国外引进而在国内仍不太重视或重视不足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教育;对策   一、中职学校开展
用心去对待学生,学生才用心来对待你。老师洒出浓浓的爱,学生就会激起暧暧的情。   一回头,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早就听说艺术班的学生个性强,不好带,没想到高二的时候,我就成了艺术班的班主任。第一节班会课上,我勉强微笑着站在讲台上,台下精灵鬼怪的学生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怎么来称呼我这个班主任?”一个调皮女生说:“叫老师不够亲切,没个性,不如就叫婵姐吧!”她话音刚落,就得到了全班赞许的掌声。当时我心里很
一、问题提出  图像题以化学知识为内容载体,以图形为形式载体,可较好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备受命题者青睐。平衡图像是指将化学平衡相关原理应用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借助变量间的制约以二维图的形式来反映产率、产量、转化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平衡图像具有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部分的重要题型,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其中的U形图以拐点为分界,两边呈现
特级教师贾志敏常说:“我的课堂并不热闹,更谈不上精彩。”这是大实话。然而,奇怪的是,恰恰是这样看似不够热闹,不够精彩的课堂,竟形成了这样一种师生活力的课堂磁场:课堂上,教学环节好像都事先商定好一样,一环接着一环,流畅而富有诗意地伸展着、起伏着,每一节简单的教学过程都成了智慧课堂的巅峰之作。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一 、“脑耕铭”——巧取“元”始学点,点燃体验言语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上,“体
小说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在文学阅读的能力考查中,小说这一体裁颇受命题人的青睐。这首先源于语文新课标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对学生的要求: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文字作品,分析其情感和语言特点,认识其形象和情感之美。  一、从创作过程来看,人物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  鲁迅先生谈到小说创作时,提到两种创作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
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指出:传统的“读写结合”发展到当下,已经把“读”与“写”视为本质上的“一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特别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全国发行,可以认为是真正开启了一个“读写一体”的新时代。统编教材的作文编写这一块,明显地体现“读写一体”的理念,甚至有了以“习作例文”“习作指导”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课文就是习作的范文。很显然,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经验已经不适合统编教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