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情境教学,让同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氛围 学习方式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6-01
  从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来看,学生学习语文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如何才能让学生由学习语文的被动状态变成主动状态,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现在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讲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说明了要想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必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而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前提是确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身子,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可爱、可亲、可信的人,让学生敢于与教师亲近,肯于和教师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充满信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多看学生的优点,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对學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质疑,教师不能不给予理睬甚至动怒,教师都要重视并帮助其解决。只有学生在教师的面前觉得轻松自在,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这样的理念:“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对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的优越性,包括音乐、动画、图片文字、色彩、声音、音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银幕上的一些知识体系特别感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也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图画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教师还可以设计好问题,提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兴趣中发现答案,自己解决问题;自编朗朗上口的儿歌也是学习语文的好办法,可以把知识要点编成儿歌,他们既爱唱也易记;另外还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小学低年级语文最重点、难点的莫过于识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要过于单一,是个什么“字”,就教个什么“字”,应变换学习方法激发兴趣,这样学生乐学,记得快、准。
  三、适用综合性评价,保持学习兴趣。
  合理的评价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使用丰富的激劢性语言评价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使用丰富的激劢性语言,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着急着去找学生回答,而是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对还是错,教师首先得对学生敢于回答回题,不怕出错的精神给予鼓励。在很多情况下,哪怕是教师带有鼓励性的只言片语,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向上动力。在教学中,如果是学生回答的好,根据不同的情况这样的表扬鼓励学生:如:“看来大家阅读课文可真认真,这么难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真了不起,如果能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就更好了。”等语言真诚地表扬学生。让学生知道被老师赞扬的快乐,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是学生回答错了,可以这样安尉他们:“不要紧,再好好想想。”“已很接近正解答案了,再仔细读读课文,肯定能想出来的。”学生明确老师的期望,增加自己的自信,激起学习的动力,从而推动课堂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育者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兴趣融入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语文,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地学习语文,把语文学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一定能想出许多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马尼拉修正案的实施对海船船员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希望通过借鉴交互理论的涵义与特征,更多运用于航海英语课堂中来,提高航海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航海英语听说 教学“交互”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19-02  一、引言  2012年7月马尼拉修正案正式实施,修正案中对海船船员英语运用能力方面的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实效性低,因此如何让学生上课学得更有实效,本文进行了有效性教学法的几个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2-02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渐的积累知识。这篇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初中语文有效积累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积累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3-02  对于学生来讲,语文成绩从来都不是难题,很少有不及格的情况,最主要的难题是语文如何有效积累。如今的考试题目也越发注重学生的日常积累
针对PS-InSAR技术存在单一轨道覆盖率低、升降轨道基准难以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升降轨数据共同获取地面形变场的方法。利用覆盖东营市的84景Sentinel-1A雷达卫星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分别获得升轨和降轨下的垂直向形变量,进行升降轨解算结果内部互检。通过抗差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统一参考基准,实现升降轨观测序列的数据融合,最终得到地面形变场。实验结果表明:升降轨下同名相干点内部互检相
【摘要】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有效的教学设计到合理的开展课堂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教学目标达成率更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26-02  课程
【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思维和学习方式,教育也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已发生根本性变革。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简单的用信息技术将课程教学知识进行罗列,而是要合理运用并且有效整合,才能达到实现现代课程教学变革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网络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