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就是在发展性评价观下,构建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结构体系。
一、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
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关于职业道德的观念、态度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当然其中也渗透着对职业道德认知的考核。由于教学本身就是基于职场需求的,教学是建立在职场情境创设的基础上的,因而我们的评价是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的开放性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属于“质性评价”,由美国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构建,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其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我国普通中学新课改中,其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通过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真实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较好地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和素质发展状况。将这种评价用于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学,其含义中增加了职场特有的情境。
二、多元互动的评价主体
传统的评价由于过分突出评价的选拔、甄选功能,因而使本该成为评价主体的之一的被评价的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限制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与导向功能的正确发挥。而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结构体系则是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群体的互评、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助评、班主任综合评价和任课教师综合评价有机结合。可以老师、家长评学生,也可以学生评老师、家长。这样的多元互动的主体积极参与下,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评价实例一,行为检测式教学评价:
1.同学检测——评选班级新“三好学生”
这个“三好学生”是指“遵守纪律好、诚信待人好、服务班级好”。
评比条件: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可成为“遵守纪律好学生”;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向老师和家长说真话,关心帮助同学,可成为“诚信待人的好学生”;关心爱护集体,经常为班级做好事,做实事,可成为“服务班级好学生”。评选结果作为德育课平时成绩,并可作为班级评优参考。
2.家庭检测——“父母给我提要求”
学习了商贸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后,回到家里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在家庭会议上,首先由同学向父母介绍商贸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然后请父母从遵纪、精技、守信、文明等方面给自己提要求,同学记录下来后交任课教师。
3.自我检测——“职业道德品质自我评估”
首先给自己提出培养商贸行业职业道德品质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要求每月给自己做一份“职业道德品质检测评估报告”交给任课教师,以掌握自己在培养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进展情况。
该教学评价通过同学、父母、自我、教师等对学生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检测,并以评优、评语、评估等质性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情况。由于调动了各方力量从各个角度对职业道德表现进行评估,因而是最为民主开放的一种评价方式。
三、注重过程的评价模式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德性的发展,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因此,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到教育评价要在发展性评价观的指导下,不仅在学生职业道德发展过程告一段落时对学生发展的阶段成果给予评价,而且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在学生职业道德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常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具体的建议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进一步发展。
评价实例一:成长记录式教学评价
建立“个人信用卡”
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有意识的培养同学诚信守诺的品质。
方法:教师布置建立“个人信用卡”的要求:设计个人信用卡的正面,必须包括班级、专业、姓名以及其他内容(如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自己设计的图画、签名等个性化内容)。请你的家人、同学、班委、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定期(如每一个月)给出你的信用评分(五分制),如有不良信用记录则一定要通过一次 “信用”行动来抵消。教师发统一的硬质纸张,大小为32K。
该方法通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和家长作出评价有关材料,来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发展情况。由于成长记录反映了学生一定时期职业道德素质发展的轨迹,“是民主促进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
评价实例二:活动观察式教学评价
(过程略)
该方法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职场情境中,对学生蕴涵着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的整个过程的表现进行观察,是获得学生职业道德发展状况的感性认识的基本方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职场所情境,情境越贴近职场,情境中越发生道德冲突,就越使观察者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状况的认识更加真实、深刻。
四、评价的价值追求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既有道德认知的评价,又要伴随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道德判断能力的评价,更应特别关注学生在认知、判断过程中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情感及价值观变化的趋向,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进而价体现了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精神。
评价实例三:个人学习任务单式教学评价
个人学习任务单:
1.我是___________(姓名),在今天的活动中,我选择了到___________工作岛(组名)。因为___________。
2.在今天的活动中,我知道了:
「工作价值观」就是 ___________。
3.我最想从工作中获得或追求的东西是___________。
4.我觉得今天我所选择的职业岛能够满足(或不能满足)我对于工作的期待与需求,因为___________。
如果用1到4来表示「好」、「不好」(数字越大表示越「好」)。
1.我觉得今天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2.我们整个小组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3.整个班上同学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4.老师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对于今天的活动、老师的教学、以及其他方面,我还想说的是___________。
该教学评价主要伴随任务驱动,通过设置学生学习任务单,记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学习开始前明确学习任务单任务,学习结束,学习任务单完成。在个人学习任务中,不仅强调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更加引起学生对学习情感的重视。该评价中,还请同学们对个体、小组、班级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评价,从而以过程性评价来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
一、多样灵活的评价方式
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关于职业道德的观念、态度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当然其中也渗透着对职业道德认知的考核。由于教学本身就是基于职场需求的,教学是建立在职场情境创设的基础上的,因而我们的评价是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的开放性的评价。表现性评价属于“质性评价”,由美国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构建,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其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我国普通中学新课改中,其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通过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真实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较好地全面反映学生的个性和素质发展状况。将这种评价用于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学,其含义中增加了职场特有的情境。
二、多元互动的评价主体
传统的评价由于过分突出评价的选拔、甄选功能,因而使本该成为评价主体的之一的被评价的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限制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与导向功能的正确发挥。而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结构体系则是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群体的互评、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助评、班主任综合评价和任课教师综合评价有机结合。可以老师、家长评学生,也可以学生评老师、家长。这样的多元互动的主体积极参与下,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评价实例一,行为检测式教学评价:
1.同学检测——评选班级新“三好学生”
这个“三好学生”是指“遵守纪律好、诚信待人好、服务班级好”。
评比条件: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可成为“遵守纪律好学生”;不抄作业、考试不作弊,向老师和家长说真话,关心帮助同学,可成为“诚信待人的好学生”;关心爱护集体,经常为班级做好事,做实事,可成为“服务班级好学生”。评选结果作为德育课平时成绩,并可作为班级评优参考。
2.家庭检测——“父母给我提要求”
学习了商贸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后,回到家里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在家庭会议上,首先由同学向父母介绍商贸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然后请父母从遵纪、精技、守信、文明等方面给自己提要求,同学记录下来后交任课教师。
3.自我检测——“职业道德品质自我评估”
首先给自己提出培养商贸行业职业道德品质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些目标要求每月给自己做一份“职业道德品质检测评估报告”交给任课教师,以掌握自己在培养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进展情况。
该教学评价通过同学、父母、自我、教师等对学生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检测,并以评优、评语、评估等质性评价结果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情况。由于调动了各方力量从各个角度对职业道德表现进行评估,因而是最为民主开放的一种评价方式。
三、注重过程的评价模式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德性的发展,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因此,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到教育评价要在发展性评价观的指导下,不仅在学生职业道德发展过程告一段落时对学生发展的阶段成果给予评价,而且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在学生职业道德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常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提出具体的建议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进一步发展。
评价实例一:成长记录式教学评价
建立“个人信用卡”
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有意识的培养同学诚信守诺的品质。
方法:教师布置建立“个人信用卡”的要求:设计个人信用卡的正面,必须包括班级、专业、姓名以及其他内容(如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自己设计的图画、签名等个性化内容)。请你的家人、同学、班委、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定期(如每一个月)给出你的信用评分(五分制),如有不良信用记录则一定要通过一次 “信用”行动来抵消。教师发统一的硬质纸张,大小为32K。
该方法通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和家长作出评价有关材料,来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发展情况。由于成长记录反映了学生一定时期职业道德素质发展的轨迹,“是民主促进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
评价实例二:活动观察式教学评价
(过程略)
该方法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职场情境中,对学生蕴涵着职业道德行为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的整个过程的表现进行观察,是获得学生职业道德发展状况的感性认识的基本方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职场所情境,情境越贴近职场,情境中越发生道德冲突,就越使观察者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状况的认识更加真实、深刻。
四、评价的价值追求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职场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既有道德认知的评价,又要伴随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道德判断能力的评价,更应特别关注学生在认知、判断过程中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情感及价值观变化的趋向,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进而价体现了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精神。
评价实例三:个人学习任务单式教学评价
个人学习任务单:
1.我是___________(姓名),在今天的活动中,我选择了到___________工作岛(组名)。因为___________。
2.在今天的活动中,我知道了:
「工作价值观」就是 ___________。
3.我最想从工作中获得或追求的东西是___________。
4.我觉得今天我所选择的职业岛能够满足(或不能满足)我对于工作的期待与需求,因为___________。
如果用1到4来表示「好」、「不好」(数字越大表示越「好」)。
1.我觉得今天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2.我们整个小组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3.整个班上同学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4.老师的表现可以获得___________分。
对于今天的活动、老师的教学、以及其他方面,我还想说的是___________。
该教学评价主要伴随任务驱动,通过设置学生学习任务单,记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学习开始前明确学习任务单任务,学习结束,学习任务单完成。在个人学习任务中,不仅强调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更加引起学生对学习情感的重视。该评价中,还请同学们对个体、小组、班级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评价,从而以过程性评价来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