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堂吸引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关乎课堂达标率和训练的达成度,所以我通过多种方法来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改进教学质量,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 吸引力 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2-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讲课的兴趣,确立自己所讲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这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在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要提高体育课堂的吸引力,教师可以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体育教师也要有整洁大方的仪表,高雅大度的气质,和蔼可亲的音容,诲人不倦的品格,幽默风趣的情调等,这些特质不但可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且也为提高体育课堂的吸引力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增强导课(入课)的趣味性。
  师采可取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导入,如引趣式、诱导式、提问式、表演式,并配以视频、图片、故事、歌曲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最喜欢看的表演导课,不但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给五年级学生上篮球投篮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本校体育篮球专业老师表演快速往返上篮、单手扣篮等精彩动作,博得同学的阵阵掌声。这样,在讲授新课时就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接受。又如,在四年级的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教学中,创设“支援前线”情境,贯串“行军”、“打敌机”、“搬运伤员”等游戏。首先播放冲杀声,枪炮声,飞机轰炸声渲染气氛,使活动中的学生寓情于境,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小战士;其次进行“行军”游戏,反复做向前、后抛实心球的徒手练习,学好本领,体会前后抛的动作要领,再进行“打敌机”游戏,练习前后抛实心球,比谁掷得远,能击中目标,体会抛掷角度;最后进行“搬运伤员”游戏,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就这样尽管学生累得气喘吁吁,却因在游戏情境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理状态。在二年级的持物掷远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折纸飞机,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比赛,看谁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在欢乐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把投掷的技术动作要领(肩上屈肘,脑后出手)进行了反复的练习。
  三、加强感情交流。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是从对体育教师的不信任开始的。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燃起对体育的兴趣。
  四、幽默引趣。
  恰当地运用幽默,是激励学生思维,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在上理论课“健康与保健”时,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上课时我正话反说:“吸烟对人的危害”。“吸烟有三大好处,一是吸烟引起咳嗽,夜间更重,不招小偷;二是少年儿童长期吸烟,影响正常发育,做衣省料,乘车免票;三是提前享受心脏病的味道。”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吸烟的危害,健康与保健的重要性。
  五、多用激励法。
  名人名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教学中适当加以运用,不仅可以弘扬优秀体育传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其有成功喜悦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六、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贝克汉姆是世界著名的球星,他的每次出场都会引来人们的尖叫甚至骚乱。同济大学的大学生们为了到跟前一睹小贝的风采,甚至发生了踩踏事件。可是谁又知道小贝的成功发端于小时候他和爷爷的那些赌局呢!小贝的爷爷为了让四岁的小贝对足球产生兴趣,时常带他去踢球,他的做法很简单:就是让小贝站在禁区线上用球踢中门柱,那样他就可以得到50便士的零花钱。正是那一次次的50便士的赌局,从小奠定了小贝的足球基础,造就了后来让人震惊的圆月弯刀!可见,兴趣的建立是多么的重要。
  七、引入学生的热门话题。
  学生们有自己关心的热门话题,体育教师把这些话题带入课堂,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谈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中国神奇,震惊全世界,一时间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许多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倍感兴趣。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再次展示了邹市明、王义夫等我国体育健儿比赛时的图片,学生看了心潮澎湃,对各种体育活动更感兴趣,上体育课的热情也进一步增强。
  此外 ,教师还可以用最新材料或国内外新闻事件,找出与教材和学生思维的共鸣点,从而激发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或者以图示形式,将知识系统化、形象化、直观化,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要提高课堂吸引力,从整体结构上要精心设计,合理布局,衔接自如。
  作者简介:
  杨廷华(1971-),男,山东临沂人,学历: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职业发展英语课程开发的需求状况而做出的最新调查报告。课题组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艺术设计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网上调查、线下调查和行业专家咨询等调查方式,然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和企业对艺术设计职业英语课程开发方面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等,本调查报告还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艺术设计职业英语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想要上一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就必须需要教师相当熟练的掌控课堂的能力与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及其新颖特别的结构相互结合。课堂管理是说老师在课堂之中积极地和学生互动,调整课堂的氛围,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诙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轻松迅速的完成教学的任务。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都比较强的学科,然而现在的小学生都比较的活泼,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39-02  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造就愉快、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课堂效果优质、高效、低耗、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导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用正确的教学手段,采用实际操作,直观演示、讲故事、做游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79-01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内增效益?是我们任何时期都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探讨中,才能使我们的认识和教学实效得以不断的提升。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工作经验总结法,从元素教学切入展开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教师积极地运用当前化学学术发展的前沿理论、生活中化学元素相关问题的解决与高考相关知识的考核等路径,进而发挥高中生好奇心激趣与学以致用内驱引导性,以提高化学元素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为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元素 高中化学 化学学术 生活问题 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呈现直观、形象、高效、多样性的特点,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是有利有弊,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使我们想到了传统教学方式那些不可替代的优势,笔者通过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最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将现代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0-01  回首班主任历程,其间酸甜苦辣历历在目。所幸各位领导悉心指导、支持和帮助;一批优秀班主任不吝赐教;全班学生奋发图强,于2012年5月有幸荣获“荣昌县优秀班集体”。现拙笔成文,以期抛砖引玉。  一、班团委执行力的有效性  “高2014级17班班主任不在与在一个样”业已得到学校领导首肯。这得力于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要办得有特色, 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要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是否已经建立起一支懂理论、重实践的,实用型、技术型、生产型、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且以专为主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文通过对广东国家示范性及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展开深度挖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师素质 师
期刊
【摘要】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如何引导学生干部积极发挥好这个桥梁作用,也就是掌握好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对师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引导 学生 方法 技巧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6-02  老师做学生工作,想轻松愉快,特别重要的就是学生干部要做好学生工作,并受到大家的欢迎,除了自身要具备
期刊
【摘要】有氧运动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锻炼方式,它可以促进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它通过改善气质和性格,增进能力等方面,达到促进中学生个性优化的目的。本课题通过阐述有氧运动和个性的概念,探究有氧运动与中学生个性优化之间的关系,对中学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有氧运动 中学生 个性 影响  【基金项目】安庆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k050000000108)。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