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设“动”起来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培育了一大批掌握技术并致富的农民,但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依然面临资源总量不足和体系不健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资源分散进一步加剧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其原因是主体不强难以发挥资源聚合作用,农民教育培训“无利可图”也难以催生社会资源,表现为“月亮不圆、星星不亮”。农广校主体比较脆弱、培训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农广校积极行动起来,重视体系建设。8月份,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级校校长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召开,共同讨论如何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各级农广校也纷纷从机构编制、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四大课堂等方面行动,进行机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不断推动农广校体系的发展,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仅仅这些行动是不够的,农广校需要继续“动”起来,认真贯彻实施文件精神,加强各方面措施,巩固农广校公益性地位、坚持五级办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等。只有体系加强了,构建“一主多元”体系,完善多元参与协作机制才更容易;只有体系加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才能更加完善;只有体系加强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才会越来越好。
  “动”起来,需要具体措施;“动”起来,需要贯彻到工作细节中;“动”起来,需要坚持。体系建设“动”起来,不仅能巩固农广校体系,而且还能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的号角已吹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农广人会一如既往地勇往直前,积极“动”起来,打一场漂亮的农广校体系建设硬仗! 陈素兰
其他文献
我小时候性格特别内向,怕见生人,不爱说话,家里来了客人都不敢出来。我妈总是对客人说:“这孩子天生这样害羞,怎么说她都改不了。”我听了,觉得自己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开朗,更加自卑,反而更加内向了。  我长大以后做了教师,付出了很多努力才纠正了自己的性格。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性格内向,很像我小时候。但我从来没说过女儿性格内向,以免让她形成心理暗示。  我给女儿讲故事,都会让她再给我讲一遍。她
经常见到有些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当众数落孩子的短处,时刻把孩子的短处挂在嘴边,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会尊重他人。在家里,家长要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只有尊重孩子人格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思想健全,自尊、自强、自爱的好孩子。  其次,家长批评孩子要把握尺寸。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中犯错误是很
父母要尽量让孩子吃好每一餐饭,而不要老想着补点啥来弥补吃不好饭的欠缺。  人体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人体重量的96%是有机物和水分,4%为无机元素组成。按各种元素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钴、钼、硒、碘、铬8种;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锰、硅、镍、硼和钒5种;有潜在毒性的微量元素:氟、铅、汞、铝、砷、锡
我网购已有三个年头了。每当打开包装盒,看见自己期待的商品,物美价廉的惊喜总会涌上心头。三年后的今天,我的这种惊喜已经渗透到全公司,在公司里掀起了一阵“全员皆网购”的热潮。  公司里我的年龄最小。身边的同事年龄大则五十有余,小则三十有八。他们大多对上网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对上网一窍不通。他们的网购,源于我去年的一次惊喜。  那次,我对一同事谈起自己网购了比市面价格便宜三百多元的数码相机时,他们的眼前为
编者按:没有产业,就发展产业;没有榜样,就找个带头人走在前面领着大家一起干。在很多致富带头人眼里,自己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业绩贡献,但他们却以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言行,影响着、带动着贫困乡亲们,一起在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路上始终向前。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夸一夸几位扶贫路上的“带头人”。  平泉中润农业发展公司是由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非常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齐彦斌投资经营的一家集食用菌种植、加工、研发、物
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中,政策扶持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动力和保障。只有得到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需要得到帮助和支持的方面得到有效扶持,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如何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必要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培育对象在生产、
听说常吃瓜子对孩子的智力有好处,我就尝试着给儿子买葵花籽。孩子年龄小,一个个地剥实在费劲,于是我就一个一个给他剥。有时,我们还玩比赛,比比是我剥得快,还是他吃得快。一次,我剥碎了一个,所以我干脆放进了嘴里。儿子发现了,很不高兴地说:“这是我的葵花籽,你怎么能吃呢?”我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也许在他看来,我每天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儿子习惯了我的伺候,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多么可怕!  之后,我让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邓志敏在参加省级农博会时接触到了魔芋。“当时得知我国魔芋品种多样,然而真正形成产业链的,全世界仅有日本。”这对邓志敏的触动很大。  为进一步了解魔芋,邓志敏先后到湖北、陕西、四川、重庆等地的魔芋种植基地和科研院所考察学习。回来后,他立即筹集资金130多万元,从湖北、四川等地调进30多万斤优质魔芋种子,组织当地150多户村民进行种植。通过精心培育,种植的魔芋长势良好,并取
编者按:培育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农业部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代表性强的典型模式。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是新时代“三农”工作面临的重大命题。本期专题聚焦新
他是吉林省长春市史家屯王景林,长春市景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一名地地道道深耕农村的农民。  发展之初,王景林从事当时盛极一时的梅花鹿养殖,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始尝试种植多种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收成。这时,乡亲们找到他,向他取经,让他带着干。面对家乡传统农业多劳力、低产出、缺技术、无品牌的现状,势在必行,王景林决心要带着乡亲们探索一条发展致富新路,于2009年10月,创立了长春市景林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