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议题式教学评价策略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遵循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关注主体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下,主张通过弹性预设评价教学双方、议题协同评价动态过程、多材并蓄评价直指素养等策略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教学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5-0087-02
  Exploring the Issue-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Hefei 168 Middle School,China) HUANG Ting FENG Lijuan
  【Abstract】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focusing on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evaluation,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nd diversifying the evaluation methods, we advocate flexible presetting of the evaluation of both sides of the teaching, the collabo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opics, and the direct guidance of multiple materials Literacy and other strategies to promote topic-based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cultivate and develop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s.
  【Keywords】Core literacy; Issue-based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Strategy
  一、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
  首先,评价主体和对象单一,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学双方的地位不对等,教师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都处于绝对的“主控”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受控方”,教学评价大多由教师单独进行。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也打击了学生接受评价结果的积极性,更弱化了核心素养形成的可能性。另外,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学生个体,不涉及教师与课堂,评价对象单一,只针对知识性内容进行测评,忽视了学生素养与能力的考量。其次,传统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式过于简单化,考核只为划定分数与等级,对学生进行标签式的优差分类,忽略了学生个人素养能力的形成,未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敦促学生长远发展。总而言之,过度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了评价过程,过度关心量评,不强调质评;评价内容和标准单薄,只评价书本知识,不关注情感思维与社会实践能力,只有数字(等级)的共性评价,没有具体特色的个性指导,多以定量定性评价为主,缺乏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相互补充。
  二、创新议题式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对教学评价具有指导作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教学评价要聚焦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首要目标,贯穿教学全过程。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围绕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展开,议题式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议”的过程,所以评价也需贯彻“议”的过程,在议论过程中以语言或行动等方式对于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以提升过程实效。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存在于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
  2.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和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的。就议题式教学而言,在议题选择、创设情境、开展活动以及成果总结等各个环节都应包含对学生或教师的综合评价。教学评一体化使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既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收获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将评价作为师生平等交流以及生生交流的方式,改变传统“教”與“学”的模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关注学生主体发展。议题式教学遵循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原则,在延续评价甄别、比较功能之外突出其促进、诊断的作用,通过借助教师评价学生活动过程表现、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形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其能够及时对评价反馈的信息进行反思总结,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4.评价方式多样化。既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也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在尊重主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进步趋势、自身潜力、过程表现等特征充分发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不同优势,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深刻评价。
  三、构建和实施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弹性预设,评价教学双方
  教学评价既要对学生的参与广度、参与效度、素养展现程度进行弹性预设评价,也要对教师的课堂氛围营造、活动开展进程、突发教学问题等进行弹性预设评价。弹性预设评价将教学评有机统一,实现议题统领下的活动性、互动性和生成性的统一优化,有助于教师通过比对,优化教学设计、优组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有助于学生借助比对,了解考查维度,主动反思差距,重视素养提升。比如,对“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教学内容的评价,要求学生认识到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意义和方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以这一点为标准,弹性预设评价可以从教师设计教学、组织活动、点评发言,学生收集资料、讨论议题、分享心得等维度进行设计(见表1)。



  (二)议题协同,评价动态过程
  在议题式教学中,除课堂议题之外还有指导课堂教学方向的课标议题。课标议题是“涉及教材核心问题和主干知识的宏观议题”,体现国家意志并为课堂议题提供基本方向和规划路线,但不适合直接用于高中教学课堂中。落入教学实践的课堂议题是宏观课标议题的细化和实际应用。以课堂议题“共享发展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在新课标议题“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统领下,围绕学生生活的“芙蓉社区”创设情境,分别设置“调查芙蓉社区民生诉求感受民有所呼”“感悟发展为了人民了解政有所应”“感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主动晒出幸福”“感悟共建共享融入自我实践”四个分议题,据此设置如下议题评价参照表:



  评价针对议题系列设置引发的学生联动,可以清晰反映出议题设计通过社会调查、问卷收集等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升了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在课堂上的思考讨论和在课下的实践探访让学生对于民生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认清社会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从了解发展理念到体悟共享发展离不开全民共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参与意识。
  (三)多材并蓄,评价直指素养
  优质的教学评价不仅包括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应当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了使教学评价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应对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性,教师还应当注重评价实证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比如证明评价真实性、完善多维度评价的材料,如学生的阶段性测试试卷、政治小论文、时事评析、课前小演讲,还可以制作个人的成长记录袋等,利用丰富的材料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明确的问题指向解决学生在学科学习以及素养养成方面遇到的难题,也有利于改变以往由于评价方法单一所带来的素养形成难以确认的窘况。
  总之,教学评价,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点。改进教学评价不仅要改变教学过程,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政课不仅是一门学科课程,还兼具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功能,因此,教师在推动知识迁移走向素养内化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創造性,转变教学理念,在明确课堂主体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实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和评价的正面功能,在教学中生成个体的生命价值。
  注:本文为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HJG1912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编  张  欣)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的育人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而全面育人则成为教学改革的主线和根本目标。在小学育人体系中,英语学科发挥着刺激学生想象力、锻炼学生语言感知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与教师务必要对经典童话故事等重要教学素材进行深入剖析,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对此,本文将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小学英语课堂引入经典童话故事的教学对策
期刊
【摘 要】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出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教育也在大环境的推动下得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其已然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需要教师在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既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要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这就需要教育者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笔者经过仔细探究发现,将微阅读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在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重将阅读技巧在课堂环节进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对数学绘本的阅读过程中,感悟数学真谛、体会数学魅力,从而提高其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绘本;阅读;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5-0067-02  Improving t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生物科学史》为例,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校本课程,分别从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关键表现看待此校本课程,从而提出在“学科核心素养”时代下,此校本课程对生物课堂教育和教师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校本课程;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5-0065-
期刊
【摘 要】依托课前专项定时定向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中积累诗词知识,陶冶思想情操,发展诵读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诵读;培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5-0069-02  Relying on Recitation of Classical Poems and Articles Befor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群文阅读法逐渐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其核心就是以“群文阅读”为核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群文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继而提升其语文综合学习素养。本文将立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针对群文阅读法的运用策略进行如下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
期刊
【摘 要】在教改活动深入开展背景下,如何立足课堂增强育人的有效性,成为教师要解决的教学难题之一。其中,阅读教学作为培育学生语感、思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读写等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亦需通过教改高效发挥育人作用。本文通过探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路径,以期助推小学语文教改活动科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致力于创新教学形式、革新教学理念,促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更开放、更多样,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在生本理念的支撑下,初中英语教师把学生当作教学的重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三个方面阐述核心素养下生本理念构建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的根本教学任务。小学语文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本文就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
期刊
【摘 要】笔者结合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苏孟小学和锁南中学的实际情况,在下文主要探讨了对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的策略,以期使该地区的每一位适龄儿童能够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降低该地区适龄儿童的辍学率。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控辍保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5-0081-02  A Study on 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