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发生多种病虫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将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笔者根据生产实际经验结合当地气候及发病规律制定了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
  一番茄常见病害及防治
  1、番茄病毒病
  此病是病毒引起的病害,在田间主要表现的症状是:花叶、蕨叶、条纹、丛生、卷叶、黄顶。该病害在秋播番茄生长中发生较为严重。该病喜欢高温干旱环境,夜温和地温偏高,少雨,蚜虫多的时候发生较为严重。肥水不匀,偏施氮肥的田块发生较为严重。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5℃。相对湿度在80%以下,最适感病生育期为五叶期至座果中后期,发病潜育期10-15天。一般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综合防治建议:(1)选择抗病杂交品种。(2)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3)科学管理,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以提高抗病能力。(4)防治蚜虫。防止蚜虫传播病毒,可选用2.5%中保蚜无踪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5)化学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始见期,可选用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7-10天,连续2-3次,用1.5%植病800倍液喷雾,或用5%的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20%的病毒A600倍淮幼苗期喷2次,花后每10天一次,连喷3-4次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防治蚜虫。
  2、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又名番茄疫病,是番茄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该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为害茎和叶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病斑由叶片的主茎蔓延,嫩茎部缢缩腐烂,病部以上枝叶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霉层。该病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发温度18 -25℃,相对湿度在95%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座果期,发病的潜育期3-5天。多连阴雨的年份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管理不当的田块发病重。
  综合防治建议:(1)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2)清除病残体,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深埋,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3)栽培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性,浇水易在晴天进行,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栽培灌水后应适时放风排湿,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叉,摘除植株下部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保证湿度的前提下增加放风量。(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4—5次。
  3、番茄灰霉病
  主要危害花和果實,叶片和茎亦可受害。患部呈现水渍状或黄褐色湿腐状,表面长满灰色至灰褐色浓密霉层。病菌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适温(20℃左右)、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
  综合防治建议:(1)注意选育抗耐病高产良种。(2)清洁田园,摘除病老叶,妥善处理,切勿随意丢弃。(3)防止番茄沾花传病。在沾花时,在番茄灵或2,4-D中加入0.1%的40%施灰乐悬浮剂,使花器沾药,以后在坐果时用浓度为0.1%的40%施灰乐悬浮剂溶液喷果2次,隔7天1次,可预防病害发生。(4)发病初期抓紧连续喷药控病,用40%施灰乐悬浮剂1000倍液,和其它防治灰霉病的药剂轮换交替或混合喷施2~3次,间隔7~10天。
  4、番茄青枯病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是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叶片表现为,初始顶部新叶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发展产生凋萎,接下来才是中部叶片产生凋萎,发病后叶片色泽较淡,呈青枯状。
  此病喜欢高温高湿,发病最适温度范围20-38℃,最适感病生育期是番茄结果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20天。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偏酸的田块发病较重秋季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较重,引发病症表现的天气条件为大雨或连续阴雨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田间湿度大,发病现象会成片出现。
  综合防治建议:在目前对番茄青枯病尚无理想的防治药剂情况下,防治上应抓好下述环节:(1)因地制宜地选育和换种抗耐病高产良种。(2)重病田实行轮作。(3)加强肥水管理。整治排灌系统,高畦深沟栽培,防止漫灌串灌。(4)初果期开始加强监测,一旦发现病株随即拔除,收集烧毁,病穴及附近植株淋灌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扫细800倍液,2次以上,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淋透淋足(200~500毫升/株或更多)。
  二、番茄主要害虫及防治
  1、棉铃虫
  是番茄上的一大害虫,一年发生多代,四季都有为害,以幼虫蛀食番茄植株的花、果,并且食害嫩茎、叶和芽。花蕾受害后,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果常被吃空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期受害引起落果造成减产。番茄棉铃虫防治方法,棉铃虫卵产在嫩芽上,结合整枝,及时打杈打顶可有效地减少卵量,同时要注意及时摘除虫果,压低虫口基数。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可选用30%的触倒乳油、15%阿维毒乳油1000-1500倍液于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喷雾,隔5天再喷一次。
  2、蚜虫
  为害茄果类蔬菜的蚜虫主要是瓜蚜。成虫和若虫在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生长停滞,甚至全株萎蔫死亡;老叶受害时不卷缩,但提前干枯。有翅成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以用黄板诱蚜;喷粉尘剂适合在保护地内防蚜,傍晚密闭棚室,每亩用灭蚜粉尘剂1千克,用手摇喷粉器喷施;必要时喷洒50%灭蚜松乳油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 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 5%功夫乳油(除虫菊酯)3000-4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
  3、白粉虱
  能传播霉污病,严重时污染叶片、果实,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商品性;在保护地里周年能发生。药剂防治10%吡虫啉1500倍、1.8%阿维菌素3000倍、20%啶虫辛乳油1000倍、3%啶虫脒乳油2000倍、5%抑太保2000倍对烟粉虱有较好的防效;熏虱灵烟雾剂600克/亩对成虫效果理想。天王星1500倍液、5%锐劲特1500倍液治若虫、兼治成虫。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向海水库浮游动物定点采样和调查分析,确定向海水库浮游动物的主要种类及生物量,分析其对向海水库鱼类的影响及其生物学价值,和对向海水库渔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浮游动物;定点采样;调查分析;生物量;渔业  浮游动物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能在各种类型的水域生存,以现成的有机质为食,大多滤食浮游藻类、细菌和腐屑的微生物类群。在水库渔业经济发展中浮游动物具有举足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形势逐渐显现,对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三资”管理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焦点之一。  一、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农村经济管理发展在思想上缺乏认识。长期以来在计划
温室大棚为蔬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种植年限的增加和管理不善,设施条件下的低温或高温型病害、土传病害、生理性病害及斑潜蝇、夜蛾类、小菜蛾、螨类及蚜虫等发生频繁,病虫害对常规农药抗性提高;同时由于新的蔬菜品种不断引入,南北商品蔬菜大调运,为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使蔬菜病虫害发生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新的病虫滋生蔓延。因此,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
摘要:与传统玉米耕作模式相比,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其主要应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耕地表面,简化耕作流程,实施机械免耕或少耕播种,只需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最终达到节本增产的种植目标。但是该技术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影响,其应用范围还相对较小,因此文章针地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一、市场调研概念  市场调研就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供求双方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把握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计划的制订和经营决策提供正确依据的信息管理活动。  市场,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从广义上讲,也包括产品成为商品最终为消费者所接受的过程中,为降低交易费用而设立和制定的各种交易制度、交易规则。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
摘要:泡椒是薄皮尖椒的一种,近年来在商都地区种植,逐渐被人们按受和认可,通过对泡椒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对农户种植泡椒起到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泡椒 ;田間管理  泡椒生长特性  泡椒根系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长缓慢,直到2~3真叶时才有较多二次侧根。根群主要分布在植株周围45厘米、深度10~15厘米的土层中。露地栽培时株高多为40~60厘米。泡椒花为雌雄同花的两
文章主要针对造林技术设计进行了一些分析,简要概述了设计的原则以及具体的技术设计方法等,同时,研究和探讨了项目的投资估算以及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流程,希望可以为有关的单位及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本文择选的林地为速生桉第二代林木采伐基地,但基于长时间种植速生桉的影响,相应种植区域的地力大幅度下降,土地板结以及退化问题严重,开始不断趋于贫瘠化发展,因此,为了对该区域土地以及环境进行有效的优化,需
摘要: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许多地方开始栽培高产大豆。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有些高产大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大豆 高产 栽培  1.选种  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2.整地  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无深翻深
[摘 要] 本文主要总结了都昌县露地蔬菜无公害生产中菜地选择、栽培方法、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并指出了一些传统生产中的不科学、不合理方式,提出了生产改进措施。  [关键词] 蔬菜 无公害生产 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都昌县蔬菜生产商品率约为20-30%,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为农民自种自食,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且存在一些不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多数是以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种植中,因为劳作的繁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危害逐渐加重,生产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产量逐年下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改良玉米的种植技术,增加玉米产量,是值得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玉米; 高产; 种植技术  一、 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机械化种植的宣传,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普及机械化生产。但是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还在使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