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凡妖刀,森林之子与小众导演的大片之路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茫、困守13年后,这位小众群体中的“大神”渐渐找回属于自己的故事、语言和自信,并开始赢得资本、市场对他的信心。
  他是谁?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他在恐惧和害怕一些什么?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不思凡

  一颗圆乎乎的光头正凑在办公桌前吃着生煎。一抬头,白色T恤的胸前一块沾染着几星黄色的渍——不思凡难为情地解释:方才捏调料包,一不小心把醋给泼贱出来。
  每天,他会睡到中午起来。来工作室之前,先在网上订好一份午饭。新的一天开始了,他开会、谈事、见人,直到夜深人静。那是他的个人创作时间。
  “晚上人会变得感性,离规则远一点。”这条粗眉大眼的汉子满脸和气,仿佛随时会向空气中打出呵呵的表情符。他一抬头,正对着摄影师的镜头,眼睛忽然冒出一股凌厉的杀气。
  这让人想起电影海报上那个圆乎乎的小红人儿,随时会从软萌中二的状态,变身为一锤子人头落地的怒目金刚,拥有一股“让自己也恐惧的力量”。
  截至8月20日,由不思凡编剧、执导的原创动画电影《大护法》票房总成绩为8700多万元。
  在这个暑假档期,对一部个人风格强烈的cult电影、一个不为大众所知的小众导演、一部主动打出PG-13限制级的成人动画,这算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更为重要地,它创下了引爆口碑和话题的双重大热——知乎上一条“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大护法》”——引发了1804条回答,动辄是几千字的长篇大论。
  电影也赢得了圈内人士的认可和赞扬。《大鱼海棠》的导演梁旋、《绣春刀》的导演路阳都纷纷给出溢美之词,电影人俞白眉称赞《大护法》“满屏才华,看得是心服口服”。
  迷茫、困守13年后,这位小众群体里的“大神”在渐渐找回自己的故事、语言和自信,并开始赢得资本和市场对他的信心。
  脑残粉,暴力,PG-13
  估算完票房后,《大护法》的出品人尚游在电话那头轻轻地吐出一口气。“这是一次冒险,不说有多么成功,但我们至少没有失败。留下一批被老凡吸引的粉丝。”
  
  2014年趁着到杭州谈事的机会,他见到了听闻已久的“传奇”——不思凡。“一是好奇真人到底长啥样,觉得他在网上挺神秘的;二是想知道他这些年在做什么。”
  尚游,好传动画公司创始人,网名“大牛”。2004年还在读大三时,他在网上看到了一部风格怪异的黑白flash作品——《黑鸟》。主角是一位背双剑的侠客,带着一只黑鸟,行走江湖。在每集的开幕序语,都有一个带着江浙口音的男低音说道:“梁衍,就是杀死你的人的名字。”
  这部做到第7集没有了下文的短片后被评为“中国网络flash动画十大遗憾作品”之首,至今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7”分。因为迟迟等不来更新,铁杆粉丝中有的干脆自己创作了续篇。
  那时,不思凡还是一个爱画漫画的南方小镇青年。在学电脑软件时,他用flash捣鼓出一个东西,上传到网上后,立刻引来大批的追捧者。一时兴起,他白天在电信局上班,晚上熬夜做flash,一连做了三个月。
  十年后,已在专业动画行业做到第七个年头的不思凡看上去疲惫不堪。因为投资方的原因,他的团队做的几个项目到中途都黄了。“大牛,我不想做动画了,我想回山里,到山里去画漫画。”
  尚游听了很难过。当时整个动画行业活得都很艰难,他也看了不思凡这些年的作品,“都很不错。但是,也看得出老凡的特质被压抑得够呛。”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短短几天里。
  等不思凡说出那句“我想再试试”,尚游立马就把钱打到了他的账户上,连合同都没有签。“你就安心搞创作;制作和发行方面,我来帮你做。”
  不思凡:我们做什么呢?
  大牛:我没具体的想法。唯一要求,咱们别做和市面上一样的东西。
  不思凡:我想做暴力。
  大牛:那能更暴力一些么?
  不思凡:嗯……后面会不会有麻烦?
  大牛:想得太多了。如果你想去做,那就做吧。
  后来,不思凡常在各种场合开玩笑,说尚游是自己的“脑残粉”——对一个落魄的动画创作者盲目信任和乐观,不是“脑残粉”,又是什么呢?
  “你有没有觉得很神奇,做了这么多年,你慢慢有了一群粉丝,然后他们也成長起来,忽然有一天他们中某个人就成为支撑你走下去的人。”
  然而,看到《大护法之黑花生》第一版,“脑残粉”还是倒抽了一口冷气——“很压抑,人被整个节奏压迫着,喘不过气来,看完特别憋屈,特别愤怒。”
  故事的结局主要角色全部死光,最后一个镜头是——大护法的小宠物白毛球在花生镇上空爆炸。
  “我说,老凡这不行,这是导演在杀人。”尚游回忆说,“这是导演的个人作品,他有情绪,他需要发泄,这样发泄很爽,但我没法拿出去卖。”
  杭州滨江一间毛坯房里,烟雾缭绕中,不思凡对故事进行了修改调整,主要角色最后只有花生人小姜死去。“这样,至少给观众留下一个希望,哪怕是白日梦。”
不思凡和工作室的伙伴们
  《大护法之黑花生》的样片做出后,尚游逢人就推销。但是视频网站的发行人都接受不了这么“出格”的东西,他渐渐不抱希望。2016年4月,在和光线传媒谈一个项目合作时,他又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我这里有一个东西,你要不要看一下。”
  当时,光线旗下的彩条屋影业推出了原创国产大制作《大鱼海棠》,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好评,聚集了田小鹏、梁旋等一批国内动画导演,被公认是国内动画大片最具实力的推手。
  在放映厅里看完样片后,彩条屋影业总经理易巧问他:“大牛,你有没有信心、敢不敢上院线?”
  尚游很激动,第一反应是——“有什么不敢的?老凡熬了这么多年才等到这么一个机会,怎么也得去试一下。”
  “光线的眼光确实很毒。”他事后钦佩道。接着,他才明白过来对方问他这句“敢不敢”背后的分量。做完可行性评估后,大笔大笔的钱就跟流水一样花了出去,录音、杜比转制、拷贝,随便一个合同就几百万地转出去。头一个月,就把他们几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家底掏空。尚游开始发慌,他一边停下手头其他的动画项目,一边开始不停地接外包项目。
  “只能自己扛着,不能和老凡说,因为他的创作任务已经完成,而且完成得很好。”他也不能和同事们说,因为当时公司整个制作团队都在那里通宵达旦地为《大护法》做后期的优化。
  有大半年,尚游常常自嘲是“破产动画公司老板”,有时晚餐是加了火腿肠的豪配泡面,隔三岔五在朋友圈里“拜财神”,通过这种自我调侃的方式来纾解压力。
  最后,他们请来了周星驰、徐克的御用剪辑师、有“江湖第一剪”之称的林安儿为 《大护法》 做剪辑。配音配乐、海报设计,无一不是行业内的最好配置。
  “这是一个成熟的、无比庞大的工业体系,光靠导演、主创一个人不行,必须动用这个电影体系里面的的资源来支持他。”尚游事后分析说。
  他把《大护法》的后期优化比作一次“带着镣铐跳舞”。
  “其实,我们在后期有很多机会可以把这部电影变得更顺当、更主流,让所有人都看得懂,这并不难。但是,这样导演的锐气就没有了。”
  “为什么剪得这么费劲?一边是要尽可能不伤害导演的个人风格;另一方面,能让他被更多人接受。在处理平衡这个问题上,还是让导演的个人风格来得更强烈一些。”
  “这是老凡作为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还是个人的锐气更为重要。”
  森林的孩子
  好几年前的一个偶然契机,我在某视频网站点开一部叫《小米的森林》的动画短片。
  这是一部题材、画风都异常诡异的作品:神秘的森林,硕大的母蛹,各种奇奇怪怪的昆虫、花草,被怪虫附身、非人非虫的“鬼面夷”,以及在森林里迷失了身份和自我的人们……
  被激起一身鸡皮疙瘩的同时,我也记住了“不思凡”这个带着网络气息的名字——在国产动画片中,从未见过世界观如此独特的作品,创作者好像自己营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不思凡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浙江临安的乡下,老屋的背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山林。
  那是他童年嬉戏的世界:山林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和奇奇怪怪的爬虫、走兽。那些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就是他眼睛所看到的,“很自然。”
  在他的观察中,这些森林里的生物目的很简单,每天就是想尽办法找吃的,此外,就是躲避要吃它们的其他生物。
  离开大山后,他到小镇和父母生活,后来到了更大的城市,见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在他的眼中,这些人和他童年那片山林里的各种生物也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欲求更复杂,更痛苦,也更荒诞一些。
  他的父母是镇上国营工厂的工人,安分勤勉,经常加班加点,那时“评先进”、当劳模是最上进的主流思想。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双双下岗失业。后来,父亲常和他唠叨一句话——“这个世界什么都不重要,钱最重要。”
  “他(父亲)没什么文化,是用自己的身体去感悟这个世界的变化。”再到后来,他发现:这也成为他身边越来越多人的共同欲求。
  在山里、小镇上,不思凡像野草一样生长着。在父母眼中,他不是个爱惹事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不算好也不太糟,最大的爱好就是画漫画,也没有老师指点,自己胡乱画着。
  山里的爬虫、动植物,和后来一路上见到的人与事,成了他笔下世界的原型。从《小米的森林》、《妙先生》系列到《大护法》,不思凡建构起一个森林和人类共存的魔幻世界:依然有硕大的母蛹,怪异的虫子、花草,而人类的面目、贪欲越来越复杂,有关迷失的故事也越发暗黑、血腥。
  在《大护法》里,这种暗黑、残酷达到了一种极致:活在恐惧之中的花生人,他们贴着假眼假嘴,互相揭发,以吃同类—(蚁猴子)维持生命;被成功学毒害的屠夫庖卯,他唯一的理想就是一刀取人命;假扮神仙的小镇统治者吉安大人;困在创伤记忆里的变态殺手罗丹;以及,看上去天真无邪、实际在背后操控了整个故事的孩子小鸣……
  更令人不安的,是“觉醒”之后的故事:撕去假眼假嘴的花生人成了新一代的“行刑者”,他们开始枪决那些不愿撕去假嘴假眼的花生人。在花生镇上空,漂浮在半空中的“黑花生”开始破裂。
  经过一周的沉寂和发酵,《黑花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波接着一波的热议。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段落被仔细讨论,人们各自解读着那些关于政治、社会、人性的隐喻。
  在我面前,不思凡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旁观者,没有观点,没有站位,也没有批判。“我看到一些东西,把它呈现出来,如果说观众感觉有,那说明他曾经看到过。如果我创造了一个不对的东西,观众没有这种连接,他就会骂你,向你丢臭鸡蛋。如果他们没有看到过,怎么能读得到呢?”
  “你害怕了没有?”我冷不丁地打断了他。
  “害怕什么?”他突然警觉地瞪大了眼睛。安静片刻后,我们几乎同时笑出声来。“这是一个诚实的作品。”他最后补充道。   趁着摄影师为他拍照的空当,我溜达到在他办公室一角的书架前。
  不思凡的阅读面相当广泛。除了他聊得最多的佛、禅、老庄,还有一些西方哲学、心理学,夹塞着《搜神记》等几本古代志怪小说,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他是一个自然生长、直觉敏锐的观察者和思考者。
  在书架底部一角,两本台版的宫崎骏文集赫然在列:《出发点:1976-1996》、《折返点:1997-2008》。
  一把“妖刀”的焦灼
  在尚游眼中,老凡是一个天生的创作者,“有天分,很坚韧。”
  “他没有怎么受过正规教育,有一股野劲,这种野路子成就了他身上非常独特的东西。”他把不思凡比作一把“妖刀”,“用得好,就成了;用得不好,就废掉了。”
  2008年,不思凡辭去家乡的工作,来到杭州做一名专业动画人。这个从大山森林里走出来、一直凭着直觉画漫画的素人,第一次听说了动画镜头有原画之说,也第一次知道动画每秒需要由24帧组成。
  在诚惶诚恐的学习过程中,他开始迷失在知识和经验的海洋里。伴随着现实的生存压力,看不到前景的行业,一度,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了。
  我看过他之前就职于某动画公司时执导的一部作品——《雨孩子》。这是一部主打温情的动画,画面精致唯美,充满着烟雨江南的诗情画意。但是,我找不到“不思凡”的个人痕迹——那种奇异、粗粝又锋利的东西,其中也包括那一点直男的审美“恶趣味”。
  在他的过往作品中,女性角色戏份少而又少,但一概袒胸露沟,风尘而妖媚,一如《大护法》里的“彩”。
  采访时,我无意中和他聊到了宫崎骏和他的作品——他说自己只看过对方的一两部作品,了解有限,然后就此打住。
  “这是老凡的一个禁忌。”他身边的一位朋友后来向我透露说,“因为他很不乐意听到别人说他画得像宫崎骏。”在他之前执导的项目里,投资方明确要求做成宫崎骏那样的,等样片出来后,翻来覆去地要他修改,“结果越改越像宫崎骏”。
  他轻描淡写地略过13年来经历的种种憋屈、艰难和不愉快。在他的作品中,多少能觉察到一些痕迹:《小米的森林》里失去说话能力的“鬼面夷”,《秒先生》中那个愤怒的小胖子……
  《大护法之黑花生》,给迷路许久的不思凡找到了一个出口——释放了他压抑许久的情绪和创作力,让他再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一个他想讲的故事,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这最终成就了《大护法》和他的“脱颖而出”。
  “但是,这种野路子也是一种原罪,他自己也意识到了:当再往前走时,怎么提升自己。局部的突破是可以做到的,但等他来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在那里盖房子,这就更加考验他的提升能力。”尚游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他也感慨于老凡的自学能力和成长速度。“说实话,在做《大护法》之前,他画得都没有现在这么好。”
  2016年底,黎瑞刚执掌的华人文化控股集团成为不思凡和他团队的股东。他的工作室——“虫左道右”从滨江区租的毛坯房,搬到了位于杭州火车东站一角的创意园区;人马也从做《大护法》时期的三四杆枪,壮大到如今的二三十号人。
  资本,平台,各种资源开始向这位过惯穷日子的动画创作人微笑,招手。
  坐在如今这个明亮宽敞、洋溢着现代风格的loft里,不思凡坦承自己的忧虑和害怕:他担心自己思维“转不过弯”,更担心陷落在电影工业的规条和套路里,失去自己的语言,变得越来越平庸。
  “有这种危机感是好事。”尚游颇感欣慰,“未来20年会是老凡的一个创作成熟期。动画导演一般要到这个年纪才开始做出好的作品,宫崎骏也是这样,因为到这个年纪对生活、人生有感悟了,这是年轻导演做不到的。”
  这位“脑残粉”开始展望起未来20年的可能性:做出六七部好的作品,里头有能成为真正经典的作品,甚至可以去挑战世界上最好的动画电影,“这对老凡不是没有可能的。”
  空气里飘过一阵香甜的气味,闻起来像是红枣干烤焦了的味道。
  不思凡“点”着了一根电子香烟,低着头思索着。他正在新一轮的戒烟努力中——每当感受到压力和焦虑时,他下意识地就想抽烟。抽得最凶时,他一个晚上能抽掉半条烟。
  “其实,瘾也只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你是可以扔掉的。”他试着解释个体束缚和戒烟的共通之处,“要学着努力去摆脱它。”
其他文献
【日】《Newsweek》  10月17日  10月对于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个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解散众议院,可以说是给小池率领的新党“希望之党”突如其来的一击。虽然民进党决定并入“希望之党”,但小池却表示,新成员必须在安全保障及憲法观等基本问题上与“希望之党”观点一致,这导致与之政见不合的民进党人组建了“立宪民主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小池宣称要打倒自民党政权,但在关
徐根宝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孤本。这种独一无二,源自性格和作风,也赖于成与败的跌宕经历,关乎功与过的是非评价,也因其是大时代中,个人这叶浮萍难以预测的漂流轨迹。  中国足球如潮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专业队到职业队,从繁荣到衰败,从整治到政策拉动崛起,潮起潮落,震荡无休。这其中的光荣与耻辱、希望与噩梦、赞美与咒骂、坚守与迷茫、获得与舍弃,徐根宝深知其味。他像君主一样统治自己的王国,像管家婆一样打点
十年时间,刘玉村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从一家日渐迟暮的百年医院改造成一家生气勃勃的医院。当下,医改步入深水区、医患矛盾激烈,刘玉村掌舵下的北大医院依旧发展稳健,而且不失创新。  作为管理者,“以道御术”是刘玉村最鲜明的风格特点。北大医院作为中国顶尖教学医院,专业化程度极高,但在刘玉村担任院长的十年间,他并非把重心落在推动专业性进一步发展与谋划商业盈利上,而是全力推动道德感、价值
近日,联合国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在位于马里加奥的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事发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宣称制造了这起袭击事件。遇袭营地驻扎了中国维和部队士兵,上士申亮亮当场牺牲,另有5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申亮亮烈士和他的战友,属于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成员。事发后中国官方立刻做出反应,强烈谴责和抨击了恐怖组织的犯罪行为。同时,对于维和部队如何保障安全的问题,坊间也开始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方法。有
入行近30年,老赵总结道“当驯兽师需要两个素质,一个是耐心,一个是勇气。你不能怕,時刻准备受点小伤吧”  六岁那年,老赵在老家河南第一次看马戏。邻村来了几只猴子、小狗和几个杂技艺人,做些逗趣动作,如今看来只是平常,甚至单调,但在当时算得上是稀奇事。老赵挤在人群里拼命探头看,听着大家因为猴子滑稽的动作哄笑,觉得好玩极了。  艺人们在舞台上的风光令他向往,加上自觉“不是读书的料”,初中便辍学跑去杂技班
即将公布的调查直指Uber充满敌意和报复的公司氛围,以及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性骚扰等问题  综合多家媒体消息,6月12日,一场持续七小时之久的Uber 董事会特别会议在洛杉矶结束。前美国司法部长小埃里克·霍尔德 (Eric Holder Jr.)作为Uber 董事会聘请的特别调查官,在会议上公布了持续数月的对Uber道德丑闻和公司文化问题的调查报告。  董事会一致投票同意执行霍尔德在报告中的建议,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王令《暑旱苦热》  在钱锺书先生的小说《围城》里,董斜川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常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词来包括,叫‘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王广陵——知道这个人么?——梅宛陵。二谷:李昌谷,黄山谷。四山:李义山,王半山,陈后山,元遗山。可是只有一
采访卢煜明前,翻看他的简历——圣若瑟书院,一所有拉丁文校训和天主教背景的男子学校,知名的校友包括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在剑桥大学接受的本科教育,之后入牛津大学攻读医学院。换在大陆,这样的资历足够出一本《我是如何进入某某名校》的畅销书了。    于是,我特意做了几个小预案,以防,如果这是一个年少成名的高冷的天才,或是一个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一样的极客科学家呢?还好,看到他温和地打招呼,头发
斯洛伐克的AeroMobi公司设计了这款同名飞行汽车。从外形来看,它带有可伸缩的翅膀以及可以行驶在路上的轮子,内舱则是双人位,內部结构和时下跑车类似。处于汽车模式时,AeroMobil可停入正常停车位,并使用加油站提供的普通燃料。进入飞行模式时,汽车双翼打开,好像插上了翅膀,时速可达200公里,可随意停靠在飞机场。
12月21日,日本检察厅特搜部继上个月在羽田机场抓捕戈恩后,以“特别渎职”罪第三次逮捕了他。如果案情坐实,戈恩面临的可能是长达10年的监禁。  此时此刻,被关押在东京小菅拘留所的他,身陷几平米的囹圄,不知是何感想。传奇始于日本,也终于日本。坠落速度之快,仿佛19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  1999年的日产正满身疮痍,连续7年亏损导致负债接近2万亿日元,法国雷诺伸出援手以5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产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