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阅读促进“读”“考”平衡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ov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基础教育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语文教学是在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底,那么富有人文情怀的阅读完全可以为学生构建起精神家园。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 ⑦可见,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这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中学一线,很多老师宁愿多做一张试卷,多讲评几道习题,也舍不得空出时间多给学生一次自主阅读的机会,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各种考试、各种排名是自己和学生都输不起的,阅读的意义虽然“深远”,但若考试成绩差,家长会指责,学生也会退缩,自己在别的老师面前也难以获得认同。
  美好的愿景敌不过沉重的现实,虽然无奈悲哀,但确也有几分合情之处。要改变这种无奈,减少这份悲哀,我认为一个有追求的老师,至少要学会在课堂阅读管理与应试化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点”至关重要,它是消除家长犹疑心理的关键,是鼓励学生拥有阅读自信的关键,也是在那些忽视阅读者面前树立专业尊严的关键,更是阅读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在实践中,我觉得进行主题阅读、鉴赏性阅读和开展丰富的阅读交流活动便是这样的 “平衡点”,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地行走在阅读的大道上,而且可以持续增强阅读的影响力,不断延续“阅读生命”。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的阅读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因为类似背景知识的积累会使学生相对容易地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这也有利于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并且促进对同一主题的感知、思考逐渐走向全面、深刻、独到。目前不少教材都有配套的《读本》《同步拓展阅读》,但在中学一线,不少老师往往会因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而将他们“打入冷宫”。这种白白浪费现有优质资源的做法实在令人痛心。我们推行的课堂阅读管理就是要改变这种做法。课堂上老师应切实做到精讲精练,将时间用到刀刃上,做到学生会的、能自己解决的内容坚决不讲;课后简单重复的机械性练习坚决不做。这样坚持下来,就可以节约不少教学时间,这些时间便可以用来完成主题阅读,这样的阅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也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获得思想、情感、智慧,促进相关主题知识体系的生成。
  “鉴赏性阅读”主要用在文学类作品的阅读与欣赏方面。这种阅读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一个学期中可以运用两到三次,因为它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想象与联想能力、思考和表达能力。在进行鉴赏性阅读时,需要注意过程的阶段性、层次性,可以从给文章写评注开始,逐渐发展到谈感受、写评论。对写得好的同学一定要及时表扬,对其中优秀的可以通过在班上朗读、印发文章的方式,促进大家一起来学习、点评。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便可以不断丰富阅读的内涵了。
  开展读书交流报告会,排练课本剧,围绕某一阅读主题进行辩论等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也可以相机穿插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些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理解力、表达力、思考力的提高。这些能力正是应试阅读能力中最需要的。我在班上将这几方面的活动有机组合,实行了两个学期之后,我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和写作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提升,现在他们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
  这些为了促进学生心智成长、健全青春、丰富人生而进行的活动,因为找到了阅读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平衡点,而且在激发智慧、丰润心田、培植精神、塑造灵魂方面也会逐渐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所以可以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生命行为,可以构建起美好的精神家园。从而使阅读的生命得以延续。
其他文献
学生的作文能力反映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作文教学必须切实提高农村小学学生作文表达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使教学与能力成良性发展。通过工作实践,我从以下方面谈农村学生作文教学。  一、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  学生作文必须从生活着手,落到实处,所作之文应是学生所熟悉的事或物。作文话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能空洞,使学生有文可作。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语言的积累、感悟即是阅读,写作便是运用。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写作的训练,做到读写融通,共同提高呢?个人认为关键是要抓住读写结合的点。  一、教师要成为开发文本读写价值的实
期刊
一、尽可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这是改变的第一步  我们都知道,从心理角度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调动起来,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大的。所以要改变学生轻视文言文的态度,必须要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中国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瑰宝和渗透进每个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都需要借助文言文来传承,只有了解文言文才能打开我国传统文化知识金库的大门。了解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尊重文言文,让他
期刊
新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卓见,使教学过程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生成新知识。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就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整课堂结构,以学生
期刊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非常重要,然而就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不喜欢这门学科。据观察,一类是记性不好的学生,而语文学科记记背背的东西又多;另一类是好玩的学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始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如果任其发展,学生对语文的学习道路将不长,将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喜爱这门学科。  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必要性  数学是基础学科,语文是基础的基础,
期刊
中考语文总复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终结环节,其功能在于对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进行检测、反馈、纠偏、回授、巩固和提高。中考语文总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缺乏新鲜感等特点,为了让学生在总复习中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复习,指导学生。  一、联系教材,研究课标,熟悉考点  中考是紧扣《课程标准》来命题的,而考点在《201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思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随着Internet的诞生,世界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唤起了新一轮的教育变革。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因其枯燥、程式化、低效而困扰教师与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背诵篇目,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在新的形式下,如何把握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只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搞好新时期的阅读教学。  一、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调查发现,阅读能力发展好的学生多数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读书
期刊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激励性评价成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卡耐基也曾说过:“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通过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性,体会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体会到表扬和鼓励的重要性。  实际上,
期刊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建立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坚守住“双基”底线,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师和课堂更富有内涵。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规范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加强与教学同步的常规教研,把教研活动置于真实的教学语言、真实的学习表现、真实的教学情境、真实的课堂基础上,把教研贯串在教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