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文言文试题评析(下)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11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卷文言试题评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
  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延默庵诊之( )
  苟不得其情( )
  亟命别迁一室( )
  23.“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1分)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译文:。
  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译文: 。
  25.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 ,然后观察 ,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6-29题。(12
  
  甲
  
  自念《志》①云:“宕②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
  (选自《徐霞客游记》)
  
  乙
  
  登不必有径,荒榛密菁,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选自潘耒《〈徐霞客游记〉序》)
  【注】①《志》:指《大明一统志》。②宕:也写作“荡”,这里指雁荡山顶的雁湖。
  26.写出下列两个“绝”字在文中的含义(2分)
  人迹绝矣( )
  无不绝也( )
  27.甲文“安能容湖”中的“湖”是指 ,徐霞客寻湖的目的是 。(3分)
  28.乙文“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么翻译?作者是否用它直接描绘洞穴恐怖的景象?为什么?(5分)
  猿挂蛇行:
  答: 。
  29.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 (2分)
  上海卷文言试题选文浅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基本采用解词、填空、译句、简答等形式。
  
  解析:
  
  22.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把握。“延默庵诊之”中的“延”是请的意思。如《桃花源记》中“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延”。“苟不得其情”的“苟”,连词,作如果讲。“亟命别迁一室”的“亟”,是赶快、急速、急忙的意思。
  23.此题考查句中代词指代的对象,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准确把握。“余得之矣”句中的“之”指代“病因”。
  24.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重点仍然放在对句中重要词语的把握上。“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句中的“开合”属偏义复词,意思偏在“开”上。全句即“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对固定结构“奈……何”的掌握,指“对……怎么办”,全句即“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该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
  25.此题用填空的形式考查对文章所叙故事及中心的把握。句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饮食 居室 被漆的气味所伤害
  26.此题考查古汉语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人迹绝矣”的“绝”应解为“不见”,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的“绝”;“无不绝也”的“绝”是“横渡”的意思,如荀子《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
  27.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甲文“安能容湖”中的“湖”是指雁湖(或“宕”),徐霞客寻湖的目的是考察龙湫之水的源头。
  28.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猿挂蛇行”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关键是对“猿”、“蛇”属名词作状语这种古汉语语法现象的把握。如《小石潭记》中的“斗折蛇行”。结合语境“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
  作者并非用“猿挂蛇行”来直接描绘洞穴恐怖的景象。而是用“猿挂蛇行”来形容徐霞客在洞穴中艰难探险的样子。
  29.此题考查对乙文文意的准确把握。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附译文】
  
  (五)
  太平地方的崔默庵给人看病如神仙一样灵验。有一少年新婚,不久出天花,全身肿胀,头脸肿大像牛头。很多医生看后都没有办法,请默庵诊治。默庵给人看病,如果诊断不清病因,一定连续好几天深入思考,反复望闻问切,一定要完全了解病因才罢休。诊断这个少年的病情,六脉平和,只是脉气虚弱,多次问诊,不能确诊病因。这时因抬轿子的人走的路远肚子饿,就在病人榻前吃饭。默庵见病人用手分开眼睛,看轿夫吃喝,因为眼睛眼眶都肿了,无法睁开。默庵问病人:“想吃饭吗?”病人回答说:“很想吃,但前边几位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我该怎么办?”崔默庵说:“你这个病对吃饭有什么妨碍呢?”就让病人进食。病人食欲强烈,默庵对病人的病因觉得更无法解释。过了好长时间,默庵观察病人的居室,病床桌椅油漆的气味熏人,忽然明白过来,说:“我找到病因了!”立刻让把病人转到别的房间,用几斤活螃蟹捣烂,给病人全身涂抹。没过两天,病人全身的肿胀全部消失,天花发出,属很普通的病症。原来病人是被漆的气味所伤害,而其他的医生都没能真正了解到病因。
  
  (六)
  甲
  
  自己考虑《大明一统志》说:“雁湖在雁荡山顶,龙湫瀑布的水,就来自雁湖。”我和两个奴仆向东越过两道山岭,完全不见人的足迹。不久山越来越高,山梁越来越狭窄,两边几乎直立,如同走在刀背上一样。加上棱角尖利的石片突起,每过一道山梁,眼前又显出陡峭的山峰,都好像从刀剑的缝隙中攀援而上。像这样攀登的情况多次遇到,远远望去只觉得山顶甚至容不下一双脚,怎么可能容纳一片湖水呢?过了一会儿在高峰穷尽处,一块巨石如刀劈的一般,先前担心石头的锋刃划伤人,到这里甚至连脚踩的石锋都没有!在山崖上犹豫不决,又不敢再返回原路。向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一台阶,就让奴仆解下绑腿的四条布带系在一起,从悬崖上吊下去,先垂吊一个奴仆到下面,其余的人依次垂吊下去,本想这样或许能找到向上攀援的路。等到了下面,却仅能容下立足,没有多余的地方。再看山岩下面悬崖绝壁,深约百丈,打算再向上攀登,而上面的山崖也陡立直上有三丈多高,不可能飞跃而上。只好将所系的布带扔上去试试,布带勒得很紧,被突出的石锋所划,忽然从中间断开。再想办法续上布带悬空,用尽力气腾跃,才得以登上山岩。等脱离危险,回到云静庵后,时间已近傍晚。
  
  乙
  
  登山不需要有路,树木杂草丛生的地方,几乎没有他不能穿越的;徒步渡水不需要渡口,急流险滩,几乎没有他不能横渡的。山峰极其陡峭的,一定设法腾跃而登上山顶;山洞极其幽深的,一定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务必穷尽它另外出口的洞穴。无路可走不忧伤,耽误行期不后悔。困了就睡在树上或石头上,饿了就吃草木的籽实。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不考虑旅途和行期,有时甚至没有旅伴。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旅游探险,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旅游探险。自古以来,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旅游探险事业的仅徐霞客一人罢了!
  (全文完)
其他文献
在没有见到诗人食指前,通过电话,我隐约感到这是个性情中人。记者在电话里约定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时,说就到你家吧,他说不行,家里地方小,还挺乱;又说到附近哪家茶馆也行,他说不好,贵,一杯茶好几十呢!于是就约好在记者所在的杂志社见面。  约定采访的这天在时令上虽然正逢立春,但北京的天气仍然寒风刺骨。原想着食指会晚一些来,不想上班刚坐下不久,就见他穿着破旧的深蓝棉大衣,匆匆地走进了编辑部。    爱写诗的
期刊
我知道奶奶喜欢自己动手干活,不喜欢让别人代劳,即使是眼睛看不清楚,她还是愿意自己慢慢摸索着去洗衣服、洗碗、煮水。老人家的脾气很是可爱,当你要代替她干活的时候,她会不大高兴的,她是执意要操持好这间老屋子,这个家的。  我知道奶奶喜欢吃甜的小吃,特别是腌制的橄榄、杨桃。在家里没人聚会、安静的时候,她喜欢静静地坐在厅里门口的那张藤椅上,含上一颗酸酸的、甜甜的橄榄。有时候透过那副厚厚的镜子,我难以望得清老
期刊
词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几乎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与唐诗各被称为“一代之文学”。宋词就艺术风格而言,可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而又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雅、典雅精工、密丽险涩等各种风格,如春兰秋菊,各尽其妙。柳永的《八声甘州》集婉约、豪放风格于一身,不可不读。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期刊
又是四月天,新一期的《语文世界》也该“出场”了。对于翘首以待的同学而言,我们在完成一个约定。这是一种默契的等待。  编定这一期杂志,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我们希望这新的一期杂志,给同学们的春天增添一份精神的“花香”。  相对整期杂志“大餐”,“编读BBS”实属一道“小菜”。“小菜”虽小,却是得益于每个同学“添油加醋”的支持。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交流对杂志的看法、意见,也可以谈谈自己学习语文的心得,等
期刊
他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他喜欢躺着读书。 他说:“书半床人半床的,这样读书是很浪漫的。”  他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而常年弯腰驼背,遂自称“弯人”。他拿自己的病开玩笑说,“像我这样的人,实在应该去打篮球,始终是努力向前的样子,教练一定喜欢。”  他坚守自己的作家本分,不喜虚夸,不喜唱高调,不喜言过其实,仅仅凭着一个作家应该有的良知和良心写下了很多真实的文字。  他是一个幽默的人,在精巧的幽默中常常流露出
期刊
窗外有一株高大的杨树,随季节而枯荣。现在又是秋天了,看着它一天天憔悴,我又一次清晰地感觉到了时光的流逝。树是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前些天去了黄河岸边,我又看见我们的母亲河。她日复一日地如此不可思议地浑浊着,并且因为泥沙沉积等造成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的洪涝灾害;而每年的枯水期,河水竟然会断流。试想,假若黄河上游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有了良好植被的呵护,母亲河的水一定是清澈的,也不会发生如此多的灾害
期刊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③,不尽长江滚滚流④! 年少万兜鍪⑤,坐断⑥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⑦,生子当如孙仲谋⑧。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又叫北固楼,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代蔡谟所建。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年),时作者在镇江任知府。  ②神州:指沦陷的北方。  ③悠
期刊
手:最完美的工具    当我们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已经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的鳍一般。在随后的发育中,手指慢慢开始成长,手指之间的蹼渐渐退化。到了11周的时候,手的关节、肌肉甚至指甲都已经发育完全,所有的功能已经齐备。一个20周大的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会用幼嫩的手指给自己的耳朵挠痒了。  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这一器官是力量与智
期刊
广东番禺中学    涌泉文学社简介  广东番禺中学是霍英东先生1988年秋倡议并捐资建设的,涌泉文学社随学校的落成随即成立。  “涌泉”的含义主要是:1.作为莘莘学子,受了父母的“裘葛之遗”,国家的“廪稍之供”,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谆谆教导,要以涌泉相报;2.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学子们满怀鸿鹄之壮志,认为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才高八斗,思如涌泉。   涌泉文学社下设文学、书法、绘画、外
期刊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而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的复合词。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句的“作息”,其意义偏在“作”上,“息”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而现代汉语“作息时间”中的“作息”表示“工作和休息”,两个语素均表意义。前者是偏义复词,后者是一般复词。“昼夜勤作息”只能译为“白天夜晚辛勤劳作”,而不能译为“白天夜晚辛勤的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