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必须重视。本文试图从管理者的角度,通过对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家长和社会对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关注也不断加强,这也严峻的考验着广大小学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
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求学的第一阶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扎实有效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拓宽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时期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更新,以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职业素养、道德水平,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主导学生今后三观的发展。目前,还有一部分小学教师过分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是灌输式教学,上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少之又少。由于教学方式不得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有的小学教师不注意个人形象,不修边幅,穿着打扮过分随意,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多媒体教学。一些教师责任感差,得过且过,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讲师德,不重师风,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小学实行的都是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小学校长们普遍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但也存在管理方式单一、粗暴的问题,不能科学、有效的管理好学校。一些校长认为,只要学生在校园不出安全事故、老师师能踏实的上好课就算把学校管理好了,至于提高教师工作的枳极性、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相关措施却不够重视。在一些小学校,教学水平极高的专业教师很少,部分小学校长在安排课程时,安排教师任教非所学专业的课程,这不利于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低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较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一些小学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明显关注不够,不能及时帮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程式化、教条化严重,没有因材施教,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久而久之,小学生处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之中,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缓慢,素质教育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三、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小学教育阶段,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小学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影响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针对小学教师综合能力低下的情况,学校管理者可开展相关的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督促教师注意自身形象,为人师表;加强监管,建立奖惩机制,督促教师严格履行职责,高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应该对于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进行考察,招聘到高素质的小学老师。
(二)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在学校中,小学教师既是管理学生和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校中的被管理者。小学校长应该履行民主作风,践行服务意识,牢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让小学教师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抛开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落后管理方法,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光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之内可以学习知识,而课堂之外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学生平等对话,民主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健康不但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助于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当前,小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很多,这就需要心理辅导来化解。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难题,排除心理隐患,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小学教师要将心理健康课落到实处,将一些解除烦恼,消除困惑的方法教给学生,随时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处理好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更好的学习、生活、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加强班级教育管理,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让学生在校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收获到喜悦和感动,懂得感恩,健康成长。
三、结语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广大小学教师不断努力,无私奉献,用辛勤和汗水去培育祖国的花朵。作为小学教师,必须以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文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4,32:89.
[2]楊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3:11-12.
[3]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16:94.
作者简介:苟庆章(1985.4-)男,汉,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在职硕士研究生(尚未毕业),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专业:教育管理。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家长和社会对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关注也不断加强,这也严峻的考验着广大小学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
一、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求学的第一阶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扎实有效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拓宽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时期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的调整、更新,以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小学教师教学水平、职业素养、道德水平,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主导学生今后三观的发展。目前,还有一部分小学教师过分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是灌输式教学,上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少之又少。由于教学方式不得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有的小学教师不注意个人形象,不修边幅,穿着打扮过分随意,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一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多媒体教学。一些教师责任感差,得过且过,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不讲师德,不重师风,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当前小学实行的都是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小学校长们普遍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但也存在管理方式单一、粗暴的问题,不能科学、有效的管理好学校。一些校长认为,只要学生在校园不出安全事故、老师师能踏实的上好课就算把学校管理好了,至于提高教师工作的枳极性、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相关措施却不够重视。在一些小学校,教学水平极高的专业教师很少,部分小学校长在安排课程时,安排教师任教非所学专业的课程,这不利于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低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较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一些小学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明显关注不够,不能及时帮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程式化、教条化严重,没有因材施教,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久而久之,小学生处于枯燥乏味的学习状态之中,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缓慢,素质教育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三、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小学教育阶段,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小学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影响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针对小学教师综合能力低下的情况,学校管理者可开展相关的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督促教师注意自身形象,为人师表;加强监管,建立奖惩机制,督促教师严格履行职责,高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不能只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应该对于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进行考察,招聘到高素质的小学老师。
(二)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在学校中,小学教师既是管理学生和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校中的被管理者。小学校长应该履行民主作风,践行服务意识,牢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让小学教师更好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抛开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落后管理方法,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光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成绩,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之内可以学习知识,而课堂之外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学生平等对话,民主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健康不但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助于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当前,小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很多,这就需要心理辅导来化解。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难题,排除心理隐患,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小学教师要将心理健康课落到实处,将一些解除烦恼,消除困惑的方法教给学生,随时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处理好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更好的学习、生活、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加强班级教育管理,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让学生在校园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收获到喜悦和感动,懂得感恩,健康成长。
三、结语
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广大小学教师不断努力,无私奉献,用辛勤和汗水去培育祖国的花朵。作为小学教师,必须以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文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才智,2014,32:89.
[2]楊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3:11-12.
[3]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16:94.
作者简介:苟庆章(1985.4-)男,汉,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在职硕士研究生(尚未毕业),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专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