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例神经内科患者个性化护理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ru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以87例2013.6.1.~2014.6.1.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7例),前者采用的常规护理方法;后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个性化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几率与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分别为87.5%(35/40)?95.74%(45/47);在并发症几率上分别为12.5%(5/40)?4.26%(2/47);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分别为(25.3±3.1)d?(18.2±2.1)d,两组患者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个性化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53-01
  前言
  神经内科患者多以神经疾病为主,在病程和病情上具有较长与较复杂的特点,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功能障碍的产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使患者在情绪上波动较大,进而表现出烦躁?抑郁等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1]?这样就是的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的情绪成为了目前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我院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实施的是个性化护理,目前取得的成效具有显著性,现在我们将详细的报道,为后期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以87例2013.6.1.~2014.6.1.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的年龄在18~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2.1)岁,患者的疾病种类主要包括了脑血栓?脑梗死?颅脑损伤和脑出血,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仅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2.方法: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了疾病的针对性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不良反应的护理?而观察组的47例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一是在患者入院之后对其进行各项基本信息予以了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个性化评估,对整理评估结果,再进行个性化护理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二是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于患者受疾病等多因素的困扰,使得在心理上也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甚至产生消极?悲观?抑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性格等特点进行有效及时的针对性交流沟通,同时将成功的案例向患者告知,使其将治疗的信心树立,进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救治[2]?三是对患者实施健康宣传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个全面详细的认知和了解?四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也就是在保障护理安全的情况下,依据患者的自身需求实施针对性护理,确保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达到最佳?五是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基于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的多样性,因此在康复情况?出院时间和病情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护理人员在出院的时候,必须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执行医嘱,并将用药计划?个性化康复计划制定,并要求患者严格遵循医嘱?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将康复情况和病情及时的了解,进而对康复计划作出随时的调整?
  3.统计学处理:对调查的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处理分析,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组间对比,在P < 0.05的情况下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分别为87.5%(35/40)?95.74%(45/47);在并发症几率上分别为12.5%(5/40)?4.26%(2/47);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分别为(25.3±3.1)d?(18.2±2.1)d,两组患者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结论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了解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几率和平均住院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较之下都要显著的占据优势,并且而该研究结果与学者王金玲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由此可见在临床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之所以个性化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成效的原因则是该护理手段能够为患者将家的感觉创造,同时拉近医患关系,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同时针对并发症加强预防和护理,将护理安全性也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在后期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欣. 个性化护理在87例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0:121.
  [2] 王金玲. 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3,03:3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出2012 年6月至 2013 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外科患者之中的9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结果:对两组外科患者主要以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感、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等主要内容调查后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积极恢复,从而提高护理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并配以高质量的护理,其中男43例, 女25例,年龄28 ~ 74 岁,平均48岁。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6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 时间为5个月~ 1年, 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优54例, 良11例, 可2例, 差2例, 总优良率为94. 12%。结论:护理在腰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安全护理在全麻产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59例全麻剖宫产产妇在复苏室内开展安全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全麻剖宫产产妇在复苏室内(PACU)开展安全护理管理后,均顺利度过麻醉恢复期,平安返回病房,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全麻产科术后护理中应用安全护理,可最大限度降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的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对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自行调节输液滴数的危害及其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使患者严格按照其年龄、病情、输液总量以及用药的性质等进行正确的输液,并且对其进行输液知识的宣传以及进行适当的干预。结果:通过使用一定的干预措施,使患者认识到正确输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循医嘱,避免随意调节输液滴数的情况发生。结论:对输液患者进行输液知识的宣传以及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使患者自觉遵守输液程序,有效地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急救效果。方法 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急诊护理流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转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病情稳定率高于对照组,他们
期刊
【摘要】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致使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使药物效应和副作用增加,加之,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对药物的服用目的、服药时间、服用方法不能够正确把握,从而影响了安全用药的原则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如何指导老年人正确服药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老年人;安全用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内涵不断丰富,要求护士不但要掌握技术操作 ,更应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操作过程。昏迷病人的护理方法,基本相同,主要是:①严密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②一般护理。③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关键词】昏迷病员;观察;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45-02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以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的是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住院时间和焦虑程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中潜藏的风险隐患分析及其预防对策。方法:研究和分析急诊科发生的19例护理纠纷的原因,从就诊、接诊、抢救、护理文书的书写等环节,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防范。结果措施实施前后接诊、就诊、护理文书书写等环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措施实施前后救治环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并使之掌握必要
期刊
【摘要】目的:将压疮程序化护理应用于老年胰腺癌患者的护理中,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老年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7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18例给予程序化护理,比较二组之间压疮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64.7%,压疮发生率分别为5.6%、35.3%,结果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