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出2012 年6月至 2013 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外科患者之中的9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结果:对两组外科患者主要以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感、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等主要内容调查后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的积极恢复,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外科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36-01
  外科疾病比较常见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可对外科疾患者来说,仅仅常规护理显然不行。而与之相反的是,因护理不到位等原因所引起的外科感染导致的病情恶化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伴随着医疗技术、人们追求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护理质量成为患者强烈要求的主要内容,因此,人性化护理开始逐步被人们引进到外科护理过程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2 年6月至 2013 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外科患者之中的9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各为45例。对照组年龄在20岁~55岁之间 , 其年龄平均为37 岁,其中有27例为男性患者,18例为女性患者;实验组年龄在19~57岁之间,年龄平均为35.5 岁,其中29例为男性患者,16例为女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可做两组之间的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只对患者采取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并针对患者炎症、感染、伤口等方面所有体征变化密切观察,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当患者在此过程要出院,就要求继续给予其相同的常规护理办法在医嘱中加以说明。
  1.2.2实验组:
  对本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再加上以患者为中心的一整套人性化护理措施:①讲究护理过程的沟通技巧。面对患者的抱怨,护理人员应把情绪自觉调整好,给予微笑服务,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印象,在第一时间让患者和家属对为自己服务的护理人员有充分的了解,并使其信任自己,有比较好的评价。同时,还要对患者的隐私加以保护。②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医院来说,应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创造患者疗养的良好条件,并在相关的地方,进行人性化设施等的设置。
  ③创造人性化管理的医疗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是整个护理机构的主体,其必须拥有友好的工作态度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对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加以引导。工作中,遇到患者有心理问题,要积极、热情、认真的为其解答。
  ④积极的术后处理措施。护理人员要以积极的姿态帮助患者预防术后并发症,并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能应用恰当的方法为患者减轻所产生的痛苦,当痊愈患者要出院,要把出院后预防的事项嘱托患者[2]。
  ⑤开展患者心理疏导。由于不少外科患者对自身疾病存在尴尬心态,其患病过程存在情绪低落是比较普遍的,护理人员就应与其积极开展心理沟通,以此对其治疗产生积极作用[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获得必要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做好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进行方差分析, P<0.05, 这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外科患者主要以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感、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等主要内容调查后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评优的统计结果具体参见表 1。
  3 讨论
  当今对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特别重要。面对患者需要为根本的人性化护理。就应坚持以患者为本,对患者的需要尽量去满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就是要在人性化护理过程把更多的人性化因素加入其中,这些内容不仅有沟通技巧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开展护理过程的人性化服务以及用人性化管理覆盖整个医疗服务机构等等。在临床上,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治疗和恢复外科患者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尽量让患者满意,并使其拥有接受治疗的良好心情,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治疗。
  总之 , 对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帮助很大,也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积极恢复。
  参考文献:
  [1] 周霞,张岚,周辉等,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0,(09):123-127。
  [2] 朱宗蓝,人性化创新型护理团队建设[J],中国护理管理 , 2012, 12(6):5-7。
  [3] 闲志苔,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 2010,10(03):23-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关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的探讨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患者选择时间于2010年6月~2012年8月期间来我院实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总共有180例,将这180例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的护理政策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手术结束后,选择实验对比的条件为: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形成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术后患者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并发胆漏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0 例胆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胆漏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引流管的护理,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有效护理干预促进了胆漏患者的愈合。  【关键词】胆道术后 胆漏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29-01  胆漏是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是肝胆外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是探究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和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32 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从而对两组患者疗效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
【摘要】股骨头骨折或者坏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自2014年以来,我院共进行了56例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本文侧重于分析舒适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比显示舒适护理在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优势。舒适护理是一种积极高效的护理方式,保证了患者在最佳的状态下面对手术,最终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舒适护理;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
期刊
【关键词】胆囊切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40-01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而胆囊切除术是较大的手术,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而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护患纠纷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普外科在近七个月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胆囊
期刊
【摘要】目的:对整体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在2012年5月到2014月7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血糖的达标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值、2h血糖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采用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及其成效。方法 以126例2013.1.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在此期间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 以上126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良反应,但是在及时地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之后 ,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接诊的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胸部可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42.9%,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00例阴道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分析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产生的原因,并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复苏与护理。结果 择期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9.00%,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50%,择期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