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图样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构思,同行相互交流的工具;也是生产者了解加工对象,控制加工生产的依据。可以说图样是工程界中最普及的“工程语言”。Auto 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大型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主要用来绘制工种图样。随着AutoCAD的快速普及,如何解决教学中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分离现象,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机械制图为指导,AutoCAD为工具的转换,同时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做到真正的会画会看会用。工学结合是一种值得我们探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 AutoCAD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38-01
对于《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制图的主要目的是会看图、识图,那还需要《AutoCAD》干什么,或者用几个课时简单介绍下;另外一种情况是机械制图一学期CAD一学期,学生一学年下来什么都懂一点,但是具体来用都不精通,导致教学效果总是提不上去。
一、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
我们首先要肯定的是《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的重要性,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机械图样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构思,同行相互交流的工具;也是生产者了解加工对象,控制加工生产的依据。可以说图样是工程界中最普及的“工程语言”。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大型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是绘制机械图样,为各工种设计人员提供强大的两维和三维设计与绘图功能。要想把这门课学好,还得分别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了解。机械制图重在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规则。重要内容有:正投影法的应用;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特点是:枯燥,难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匮乏,学习兴趣不高,尤其到后期的零件图装配图,绘制和识读都很繁琐,导致很多学生都直接放弃。
而AutoCAD恰好相反,作为当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AutoCAD绘图则可以用一只鼠标简单的实现你想做的任何图。它有统一的线型库、字体库,图面整洁统一。AutoCAD软件中的“撤销键入”“删除”功能可以轻松的把你不满意或错误的地方抹掉,不留痕迹且不影响其他的地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分离教学中只强调软件的操作,却淡化了对读图和空间想象力的训练,同时忽略了国家标准的应用。
为解决这一情况,应将AutoCAD和机械制图整合起来,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把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取长补短,以AutoCAD软件为载体,机械制图为指导,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但仅这样做还不够,这主要锻炼和检测了学生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到底会不会看,能不能加工出来还是另一码事,因此还应该与实训车间中实训项目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提高机械制图教学的质量
以我校钳工实训项目“簸箕”为例,先把教学场地设在机房,做到人手一台机器,教学过程按照“模型讲解→示范与模仿→熟悉巩固→车间加工→最后考评”这五步进行。先给学生一张图和一个成品簸箕,看学生能不能看懂图,并把两者联系起来,大多数同学是暂时做不到的。通过测量讲解两者关系,对图有个认识;进入示范与模仿阶段,示范簸箕的主体图形绘制,主要是在利用AutoCAD作图时熟悉常用指令,并注意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如线型的选用与含义、投影方法规律、标注的样式、常用的基本绘图方法、标题栏、技术说明等,初期接触,老师操作一步学生紧跟一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既实现了对AutoCAD软件指令的熟悉与运用,又能达到熟悉并正确运用机械制图的有关国家标准的目的,掌握了正投影理论和画法几何知识,培养了一定的绘图能力、分析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熟悉巩固阶段,自己独立画一遍簸箕的主体图,然后自己绘制出把手的图纸,这个过程是对上一过程的记忆和运用,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基本绘图规律和方法,还更应该会灵活运用,这个需要学生加强分析能力。这个簸箕图较简单要求学生也徒手绘制一遍,深刻认识徒手绘制和CAD绘制的优缺点。图纸已经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来到钳工车间时材料用具等都已备好,采用工厂模式教法,给学生分组设置生产组长,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按工种每个人有不同的任务划线,下料,卷边,铆接,检验等,这些工作每个人都轮流做一遍,让学生对工厂工作流程有个认识,对什么是生产管理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学生也会深刻认识到图纸的作用,从划线到检验一步都离不开,但注意划线(在铁皮上画图)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把图照搬上,在做的过程中注意结合材料实际情况,在演示制作过程中,要加上钳工的内容,但在讲解中注意分清主要尺寸次要尺寸的作用,同时注意技术说明,使学生对尺寸标注的意义与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考评,做完之后,大家把自己做好的簸箕放到一起,评比谁做得好,做得差的原因在哪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制图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即是生产加工的依据,更是检验的标准。这样既解决了教学中学科独立,没有关联性的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巨大的作用。还有一个额外收获就是学校打扫卫生用的工具也自己解决了,可以说是一举数得,达到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三、总结
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生产实习的教学环节中,充分认识到图纸是技术工作的重要语言工具,学习图样的绘制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日后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识读和绘制运用机械图样的综合能力,并养成自觉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习惯。利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到工厂后能很好的完成角色转化,快速成长为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洁清.AutoCAD对《机械制图》课程改进作用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7,7
[2]赵耐丽,谢云峰,关文芳.浅析高职高专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教学的融合[J]科技信息,2011,11
【关键词】机械制图 AutoCAD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38-01
对于《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制图的主要目的是会看图、识图,那还需要《AutoCAD》干什么,或者用几个课时简单介绍下;另外一种情况是机械制图一学期CAD一学期,学生一学年下来什么都懂一点,但是具体来用都不精通,导致教学效果总是提不上去。
一、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
我们首先要肯定的是《机械制图与AutoCAD》这门课的重要性,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机械图样是设计者表达设计构思,同行相互交流的工具;也是生产者了解加工对象,控制加工生产的依据。可以说图样是工程界中最普及的“工程语言”。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大型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是绘制机械图样,为各工种设计人员提供强大的两维和三维设计与绘图功能。要想把这门课学好,还得分别对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了解。机械制图重在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规则。重要内容有:正投影法的应用;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特点是:枯燥,难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匮乏,学习兴趣不高,尤其到后期的零件图装配图,绘制和识读都很繁琐,导致很多学生都直接放弃。
而AutoCAD恰好相反,作为当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AutoCAD绘图则可以用一只鼠标简单的实现你想做的任何图。它有统一的线型库、字体库,图面整洁统一。AutoCAD软件中的“撤销键入”“删除”功能可以轻松的把你不满意或错误的地方抹掉,不留痕迹且不影响其他的地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分离教学中只强调软件的操作,却淡化了对读图和空间想象力的训练,同时忽略了国家标准的应用。
为解决这一情况,应将AutoCAD和机械制图整合起来,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把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取长补短,以AutoCAD软件为载体,机械制图为指导,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但仅这样做还不够,这主要锻炼和检测了学生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到底会不会看,能不能加工出来还是另一码事,因此还应该与实训车间中实训项目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提高机械制图教学的质量
以我校钳工实训项目“簸箕”为例,先把教学场地设在机房,做到人手一台机器,教学过程按照“模型讲解→示范与模仿→熟悉巩固→车间加工→最后考评”这五步进行。先给学生一张图和一个成品簸箕,看学生能不能看懂图,并把两者联系起来,大多数同学是暂时做不到的。通过测量讲解两者关系,对图有个认识;进入示范与模仿阶段,示范簸箕的主体图形绘制,主要是在利用AutoCAD作图时熟悉常用指令,并注意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机械制图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如线型的选用与含义、投影方法规律、标注的样式、常用的基本绘图方法、标题栏、技术说明等,初期接触,老师操作一步学生紧跟一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既实现了对AutoCAD软件指令的熟悉与运用,又能达到熟悉并正确运用机械制图的有关国家标准的目的,掌握了正投影理论和画法几何知识,培养了一定的绘图能力、分析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熟悉巩固阶段,自己独立画一遍簸箕的主体图,然后自己绘制出把手的图纸,这个过程是对上一过程的记忆和运用,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基本绘图规律和方法,还更应该会灵活运用,这个需要学生加强分析能力。这个簸箕图较简单要求学生也徒手绘制一遍,深刻认识徒手绘制和CAD绘制的优缺点。图纸已经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来到钳工车间时材料用具等都已备好,采用工厂模式教法,给学生分组设置生产组长,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按工种每个人有不同的任务划线,下料,卷边,铆接,检验等,这些工作每个人都轮流做一遍,让学生对工厂工作流程有个认识,对什么是生产管理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学生也会深刻认识到图纸的作用,从划线到检验一步都离不开,但注意划线(在铁皮上画图)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把图照搬上,在做的过程中注意结合材料实际情况,在演示制作过程中,要加上钳工的内容,但在讲解中注意分清主要尺寸次要尺寸的作用,同时注意技术说明,使学生对尺寸标注的意义与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考评,做完之后,大家把自己做好的簸箕放到一起,评比谁做得好,做得差的原因在哪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制图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即是生产加工的依据,更是检验的标准。这样既解决了教学中学科独立,没有关联性的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巨大的作用。还有一个额外收获就是学校打扫卫生用的工具也自己解决了,可以说是一举数得,达到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三、总结
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内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生产实习的教学环节中,充分认识到图纸是技术工作的重要语言工具,学习图样的绘制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日后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识读和绘制运用机械图样的综合能力,并养成自觉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习惯。利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到工厂后能很好的完成角色转化,快速成长为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洁清.AutoCAD对《机械制图》课程改进作用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7,7
[2]赵耐丽,谢云峰,关文芳.浅析高职高专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教学的融合[J]科技信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