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生物课学习兴趣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验设施不够完备,生物学专业老师不多,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按照读读背背的模式。学生对生物课缺乏兴趣,教学刺激也不甚理想,怎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一、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当今生物科技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的教学。如近视眼的防治,溺水后人工呼吸法对病人的施救、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预防:现代生物科技在农业、工业和现代军事及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重视生命科学的意识。
  2生命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越来越明显。可以给学生介绍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疾病防治等威胁人类生存重大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重视,除了生物教师讲,还可以由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讲,放一些人与自然的影片,甚至利用某些往届学生、家长的现身说法等会使学生更加相信。
  3要创设生物课学习的环境氛围。可以利用专题报告、知识竞赛、黑板报、张贴著名的生物学家肖像及名言,搞好学校的环境美化、建立实验基地等形式营造好学习生物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和良好的_心理暗示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学好生物的热情。
  
  二、培养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适时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恰当、多样的问题情景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我在教学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时,设计了播放胯格尔MTv《天堂》,学生在音乐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理解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又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让学生寻找纸蝴蝶,寓教于乐,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渐渐的学生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2 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小比赛,如在课堂上开展个人竞赛、小组竞赛,学习比赛等,并对获奖者当堂表扬,表扬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鼓掌欢迎。黑板上给获胜小组画星,送一些自制的小礼品等,让学生享受掌握知识后的成就感。也可定期举办生物知识竞赛比赛、开展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竞赛。竞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
  3 科学难题,引人入胜。如教师在将讲光合作用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光合作用经几百年,几位科学家几代人的努力才发现了它的机理,如果能在工厂里模拟光合作用的过程来生产粮食,农民伯伯不用种地了,学生听后议论纷纷、老师继而引导,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创造这个奇迹,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要引进新课程理念,打破旧有教学模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创设情境等多种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
  1.引入探究式教学。根据初中生的l心理特点,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在小动物单元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摸摸蚯蚓的身躯,感受一下它的柔韧等。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提议“活动结束,我们要将蚯蚓怎样处理?”学生经思考后回答“放入大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探究成功后的快感也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课堂上采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分成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学习《单细胞的生物》这一节,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放了一段草履虫的录像片,并展示挂图、模型后,出示问题:草履虫的形态看上去像什么?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小组合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
  3.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如在学习“食物链“时,导入新课,播放课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配乐朗诵西汉刘向的《说苑》,然后请几住同学上台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想而知学生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食物链的概念,必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四、引入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在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生物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兴趣,点燃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1巧设质疑,诱发兴趣。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时,学习新内容之前。先提出问题:大树底下好乘凉,你在树下纳凉时,是否想过,树木整日在阳光下,它怎幺就不怕热?继而投影资料,有人统计过,一棵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水分。大家想想,植物吸收这些水分有什么好处?”“据统计,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这样,必然引起学生思考: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经过讨论、猜测。问题又来了,“这些水分不是被浪费了吗?植物为什么不少吸收点水分呢?”教师只要鼓励质疑。营造问题,学生的矛盾心理、求解心理就会非常强烈,就会产生怀疑,强烈的求知欲便随着浓厚的兴趣一起产生了。
  2巧用诗词、成语,提高兴趣。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来描述和赞叹大自然的生物,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插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在Lukasiewicz蕴涵算子(RL)下讨论FMP模型和FMT模型的三I约束算法,并给出FMP模型和FMT模型解的计算公式.
摘要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看似简单的三句话让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深感责任重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师生关系;公平;删除“差生”;赞赏;风趣    吴
假设被检测的某个矢量信号外的其他信号已知,将离散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DBPSO,Discrete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应用到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