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书法进课堂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iuya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闻今年新学期,书法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是件大好事,值得点赞!
  随互联网深入人心,查资料、看视频、购物、甚至外卖也从网上完成,除了不会说话,似乎样样能办,久之不禁让人忧虑,单就教学这一块来说,教师若不会写字,甚至倒写笔画,那学生呢?倘若人人不会写字,与人人不会说话了,似乎没多大区别。试想:一个民族不会随手写字,间接说,似乎不会发声了,是什么样子呢?
  近日,媒体对武汉5所高校500多名90后大學生调查发现,近七成学生认为自己写不好汉字,二成学生认为写不好字无所谓,其中83.2%学生认为是电脑、手机和新媒体等工具的使用,使得大家易提笔忘字,更谈不上书写工整了。
  也有人认为,不必为大学生不会写字而忧心忡忡。如百年前不必为写不好毛笔字的年轻人而忧心忡忡一样。从前辈立场看来是“退化”,从幼稚的新生代角度来看是“常态”。
  诚然,写不好毛笔字,有今天的硬笔书写、钢笔字、圆珠笔,且随身携带便捷,如果说写不好汉字了,你能随身装着电脑吗?先不论重量不说,且有辐射,有带笔方便吗?还有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院校等,或须在文件或材料上用笔书写要求,或者签名,或临别送句话,题首诗等等,这时怎么办?你能说带上电脑,再带打印机,当众打开电脑,打上字后再打印出来吗?这时,就体现出提笔书写的必要性了。
  党和政府是真正的英明,看出苗头,想在人前,急之所急,号召书法进中小学课堂,这无疑是件大事好事!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实验中学潘永光说:“书法进课堂是一个新的开始,让学生发现结构之美,笔法之美,让学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他建议,在师范院校学生毕业成绩中,加入对写字水平的考评,有助于从师资这一端去扭转学生写字水平整体下滑的困境。对达不到最低标准的教师,提供书写汉字的强化训练条件,制定具体达标时限,逐步把“写字达标”作为教师上讲台的一个基本测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王林旭建议,把“小学每周安排1课时的毛笔字学习”更改为把“开设书法课堂规定,从小学延续到初中全年级”,把“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改为规定,在保证书法教育的同时,提高对学生语文作业中的铅笔和钢笔书法要求。他还建议,把写字课考核成绩纳入“小升初”,“初升高”和“高升大”对学生基本能力考核系统。“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过程中,把基础教育范畴的写字训练,提升到素质教育层面予以重视,促使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写汉字的训练与提高。”中国书法协会赵长青建议,通过多渠种道,呼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书法事业,认识到书法艺术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引领书法家担当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校外辅导员。
  是的,党和政府是高瞻远瞩,无比英明。代表们、政协委员的建议是积极的,有的还把书法课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这是好事情,问题是不要走形式,真正抓落实,抓效果,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要保证中小学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小学低年级要初步感受汉字美,能熟练书写正楷字。
  现实中是学生整天用电脑,孩子写字差,一份现实社会调查,85%中学生承认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说,在全班40多名学生中。专门练过书法的不超过5人。“板书”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学生平时喜欢模仿老师行为,老师若“板书”字写好,也会带动学生的书法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年轻教师的板书明显不如老教师”,一名校长如是说。
  这种差距是多种原因所致,据报道:中小学书法教育课停顿三十多年了,这种“断代”已凸显出来,提笔忘字,已经是很多国人书写汉字时的常态。书法重进课堂,是久旱逢甘霖,让许多家长放心高兴,让民众称快的正义之举!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有力措施!是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是顺民心得民意的“希望工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上述缺憾随着政府的重视,定会得到扭转。为国家不仅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还培养出文、字、书法等适应新形式,更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摘自网络)
其他文献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上教室的讲台。  “这两节课我们写作文。为了切实提高同学们的作文能力,语文组决定学校全体学生集体投稿。在这两堂课上,大家就来创作一篇作文。写自己最拿手的,所有习作将一字不改地寄至‘叶圣陶作文赛编辑部’,下面我来讲讲注意事项……”  二十分钟后,一张张作文纸发到了同学们的手上。同学们有的开始交头接耳交换意见;有的开始从老师发的作文素材里找灵感;有的漠然地凝望着窗外;有的眉头紧锁
黄金年代中的双眼相机  《后翼弃兵》突然就火爆起来,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服装、家具设计、配色都让人喜欢。不过除了下棋之外,剧中也明显出现了一台双反相机。不用多介绍这就是禄莱,确切地说是禄莱福莱双反相机,但是由于没有相机特写,具体的型号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剧中的这个光线照度,不知道用的是多少度的胶片,这个快门速度得是多厉害的“铁手”才能端得住?!国产设计特别瞩目  在《回乡之路》这个故事里,王源
我喜欢新书,喜欢其芬芳气味,喜欢初次拆封的触感,也喜欢与它首次见面的交谈。我喜欢新书,可能是是因为我很少见到旧书,学校的图书馆尚年轻,绝大多数的书都还很新。周边也很少见到旧书店,市区里有一家旧书店,但卖的大多是考研书籍一类的。  许多作家都喜欢旧书,还喜欢把买旧书称其为“猎书”,似乎有一种相识已久但是缺些缘分的味道。北京有“琉璃厂”,英国有“查令街”,都是以旧书闻名,倒没听说有哪个地方以新书之多之
夜晚小憩,我又在学校操场彳亍着,操场四周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不知不觉望向天空,天空没有月亮,映衬在灯光里可以望见稀疏的几颗星星,就像我们曾经看到的星空一般。心想:你是否也在像我想你一样想我呢?有些人仿佛注定在时光里,我守望着友谊……  第一次见你是在入学军训时,你平齐的刘海,大大的眼睛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试图接近你,十分凑巧的是我们分到了同一个寝室,这可以说是缘分吧!我努力接近着你,可你只是冷冷的回
花开一瞬,花落一刹,万籁俱寂,悄无声息。你们在绽开和凋零时不告诉人们,只留下一片散落满地的花雨。微风拂过,一朵朵花瓣微微颤动,我感觉到了你们在向人们昭示:宁寂静无声,勿浮夸虚荣。  花开一瞬,寂静无声。一朵花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一夜或一刻?那么花开时,它告诉你了吗?一位禅师收了一个徒弟,徒弟很喜欢被表扬,于是他经常去做好事,再告诉别人,以期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天,禅师送给他一盆牡丹花,让他观察牡丹花
我们知道,材料作文往往是多义的,可以让我们从多角度立意,但不是说,我们在“自选文体”、“自定立意”时可以“超越”材料,可以添加材料本身所没有的内容、细节。因此,材料作文立意的关键是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只能扣紧材料的本身内容来理解、概括、提炼。  这则材料有两个并立關系的分句组成,其内涵并不难理解。第一句强调目光的长短、眼界的大小影响人生舞台的大小。一个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题记  托马斯·布朗曾说:“生命是纯粹的火焰,我们靠体内一个看不见的太阳活着。”鸟儿因为认识到自己翅膀的力量,才能无忧无虑地翱翔于苍穹之间;大树因为认识到自己的枝叶可以为人们送去凉爽,才自由地放任自己向着天空生长。  “人啊,认识你自己”的箴言,数千年来,如黄钟大吕,穿越时空,一直在给人类以理性的昭示和警醒。汨罗江的江水轻轻拍打着屈原宽阔
“头发长见识短”这句俗语,意思是指古代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也不经常出门户,所以大多见识短浅。这其实是一种对女性不尊重的说法,因为女性的见识未必就短,史书中记载的一些女性,她们的见识非但不短,反而比那些须眉浊物还要长,唐代上林令候敏的妻子董氏和武将李克用的妻子刘氏就是这样的女子。  武则天称帝的时候,重用酷吏来俊臣,来俊臣得势之后,气焰嚣张、飞扬跋扈,朝中官员因此都不敢得罪他、都想方设法与他亲近,
我的乳名,唤匆匆。   靠坐在家中落地窗一隅,看周边高楼鳞次栉比。望着窗外行人匆匆,倏忽间便消失在茫茫人群中,驰骋而过的汽车则空留一抹青烟。   原来我的乳名,是这般景象。   世界齿轮的节奏转太快,勤勤恳恳的人们在喧嚣中因为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丢弃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宝藏。虽然看起来风流倜傥,但在本质上却是异常空乏。正如莎士比亚对这个物欲横流世界的讽刺——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①XCD45mm.F4.8,1/350秒,IS0800, 0.4EV  哈苏907X  新品推荐  相机CAMERA哈苏907X登月50周年限量版  传感器:5000万像素CMOS传感器  动态范围:14级动态范围  色彩深度:16bit色彩深度  实时取景刷新率:60fps实时取景刷新率  显示屏:可触摸3.0英寸可翻转触控屏幕  手动对焦模式:支持峰值对焦  色彩:哈苏自然色彩解决方案  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