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述:“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可以说,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发展大势中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战略,我校紧贴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学校理念系统的顶层设计,确立了“聚德教育”办学思想。
一、“聚德教育”外塑学校品牌
我校地处聚德花苑小区内,“聚德”两字体现了政府凝聚社会资源和大众力量,保障民生,恩德惠泽民众之意。“聚德”这一名称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与教育紧密关联。聚,即会合、集合、聚集、累积。教育需要“聚人”“聚力”“聚心”,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汇聚一心,凝聚成一股不断超越的力量。德,指人的本性及品德。教育需要传承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培养个人品德。初中阶段是个性品行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奠定人生的基石。
“聚德教育”是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聚”为教育涵养力量,“德”为教育注入灵魂,学校汇聚教育资源,集聚教育力量,凝聚教育匠心,开启学生心智,帮助他们从心灵品格、学识才艺等方面实现成长与进步,培养仁心厚德、学识丰富、多才多艺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聚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
体育教学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巧,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高尚情操,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协作意识。体育教学本质与我校确立的“聚德教育”办学思想高度契合。
1.体育教学“聚情育德”
“情感”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在学校“聚德教育”引领下,提出“聚情育德”教学思路,即以情动情,凝聚师生之深情、同学之友情以及对运动的热情,使师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互动,在激情跃动中享受运动的畅快,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
体育教学是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除了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外,应该还有情感的流动,当教师炽热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良好情绪背景,有助于学生克服对某些体育项目的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关切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培养他们刻苦锻炼、顽强学习的精神。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已相当丰富,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情感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让学生观看一段专业运动员艰苦训练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体验运动员艰苦拼搏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在课堂中经常安排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又如耐力跑项目,最能锻炼人的坚强意志,但是该项目向来是教学的难题,因为对于体能较弱的学生来说,这个项目充满了挑战性,容易受畏难情绪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设计了“一对一陪跑训练”计划,就是在耐力跑训练过程中,安排一个体能好的学生与一个体能弱的学生结伴同跑,在同伴的鼓励和支持下,体能较弱的学生增强了信心与动力,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积极的情绪、坚韧的毅力战胜自我。
2.体育教学“聚美修德”
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学过程贯穿着美的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围绕我校“聚德教育”学校文化精神,笔者实践“聚美修德”的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中,汇聚心灵美、艺术美、体格美和技巧美,以“体”为载体,展现美于课堂中,拓展美于体育中。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传身教,以善良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真诚的态度、稳重的举止,以及精湛的技能,为学生树立标榜。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所特有的审美价值,如,田径运动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美;球类运动表现出来的刚性美;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表现出来的柔性美等。此外,教师还通过编排优美的形体操,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人体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如身体进行快速运动时,肌肉收缩表现出的速度美;人体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等伸展带来身体曲线变化所展现的柔韧美。
聚德中学正倾力打造“聚德教育”品牌,以“聚”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以“德”之灵魂贯穿教育教学。笔者努力探索“聚德教育”思想内渗体育教学的方法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相统一,实现文化育人的理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
一、“聚德教育”外塑学校品牌
我校地处聚德花苑小区内,“聚德”两字体现了政府凝聚社会资源和大众力量,保障民生,恩德惠泽民众之意。“聚德”这一名称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与教育紧密关联。聚,即会合、集合、聚集、累积。教育需要“聚人”“聚力”“聚心”,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汇聚一心,凝聚成一股不断超越的力量。德,指人的本性及品德。教育需要传承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培养个人品德。初中阶段是个性品行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奠定人生的基石。
“聚德教育”是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聚”为教育涵养力量,“德”为教育注入灵魂,学校汇聚教育资源,集聚教育力量,凝聚教育匠心,开启学生心智,帮助他们从心灵品格、学识才艺等方面实现成长与进步,培养仁心厚德、学识丰富、多才多艺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聚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
体育教学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巧,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高尚情操,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协作意识。体育教学本质与我校确立的“聚德教育”办学思想高度契合。
1.体育教学“聚情育德”
“情感”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在学校“聚德教育”引领下,提出“聚情育德”教学思路,即以情动情,凝聚师生之深情、同学之友情以及对运动的热情,使师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互动,在激情跃动中享受运动的畅快,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
体育教学是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除了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外,应该还有情感的流动,当教师炽热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良好情绪背景,有助于学生克服对某些体育项目的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关切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培养他们刻苦锻炼、顽强学习的精神。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已相当丰富,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情感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让学生观看一段专业运动员艰苦训练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体验运动员艰苦拼搏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在课堂中经常安排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又如耐力跑项目,最能锻炼人的坚强意志,但是该项目向来是教学的难题,因为对于体能较弱的学生来说,这个项目充满了挑战性,容易受畏难情绪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设计了“一对一陪跑训练”计划,就是在耐力跑训练过程中,安排一个体能好的学生与一个体能弱的学生结伴同跑,在同伴的鼓励和支持下,体能较弱的学生增强了信心与动力,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积极的情绪、坚韧的毅力战胜自我。
2.体育教学“聚美修德”
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学过程贯穿着美的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围绕我校“聚德教育”学校文化精神,笔者实践“聚美修德”的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中,汇聚心灵美、艺术美、体格美和技巧美,以“体”为载体,展现美于课堂中,拓展美于体育中。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传身教,以善良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真诚的态度、稳重的举止,以及精湛的技能,为学生树立标榜。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所特有的审美价值,如,田径运动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美;球类运动表现出来的刚性美;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表现出来的柔性美等。此外,教师还通过编排优美的形体操,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人体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如身体进行快速运动时,肌肉收缩表现出的速度美;人体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等伸展带来身体曲线变化所展现的柔韧美。
聚德中学正倾力打造“聚德教育”品牌,以“聚”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以“德”之灵魂贯穿教育教学。笔者努力探索“聚德教育”思想内渗体育教学的方法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相统一,实现文化育人的理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