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情育德?聚美修德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述:“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可以说,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发展大势中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战略,我校紧贴教育发展的步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学校理念系统的顶层设计,确立了“聚德教育”办学思想。
  一、“聚德教育”外塑学校品牌
  我校地处聚德花苑小区内,“聚德”两字体现了政府凝聚社会资源和大众力量,保障民生,恩德惠泽民众之意。“聚德”这一名称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与教育紧密关联。聚,即会合、集合、聚集、累积。教育需要“聚人”“聚力”“聚心”,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汇聚一心,凝聚成一股不断超越的力量。德,指人的本性及品德。教育需要传承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培养个人品德。初中阶段是个性品行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奠定人生的基石。
  “聚德教育”是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聚”为教育涵养力量,“德”为教育注入灵魂,学校汇聚教育资源,集聚教育力量,凝聚教育匠心,开启学生心智,帮助他们从心灵品格、学识才艺等方面实现成长与进步,培养仁心厚德、学识丰富、多才多艺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聚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
  体育教学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巧,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高尚情操,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协作意识。体育教学本质与我校确立的“聚德教育”办学思想高度契合。
  1.体育教学“聚情育德”
  “情感”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在学校“聚德教育”引领下,提出“聚情育德”教学思路,即以情动情,凝聚师生之深情、同学之友情以及对运动的热情,使师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互动,在激情跃动中享受运动的畅快,使体育课堂教学充满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
  体育教学是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除了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外,应该还有情感的流动,当教师炽热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愉悦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良好情绪背景,有助于学生克服对某些体育项目的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关切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培养他们刻苦锻炼、顽强学习的精神。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已相当丰富,在体育课堂中引入情感教育,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让学生观看一段专业运动员艰苦训练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体验运动员艰苦拼搏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在课堂中经常安排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又如耐力跑项目,最能锻炼人的坚强意志,但是该项目向来是教学的难题,因为对于体能较弱的学生来说,这个项目充满了挑战性,容易受畏难情绪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设计了“一对一陪跑训练”计划,就是在耐力跑训练过程中,安排一个体能好的学生与一个体能弱的学生结伴同跑,在同伴的鼓励和支持下,体能较弱的学生增强了信心与动力,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积极的情绪、坚韧的毅力战胜自我。
  2.体育教学“聚美修德”
  体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学过程贯穿着美的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围绕我校“聚德教育”学校文化精神,笔者实践“聚美修德”的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中,汇聚心灵美、艺术美、体格美和技巧美,以“体”为载体,展现美于课堂中,拓展美于体育中。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传身教,以善良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真诚的态度、稳重的举止,以及精湛的技能,为学生树立标榜。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所特有的审美价值,如,田径运动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美;球类运动表现出来的刚性美;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表现出来的柔性美等。此外,教师还通过编排优美的形体操,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人体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如身体进行快速运动时,肌肉收缩表现出的速度美;人体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等伸展带来身体曲线变化所展现的柔韧美。
  聚德中学正倾力打造“聚德教育”品牌,以“聚”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以“德”之灵魂贯穿教育教学。笔者努力探索“聚德教育”思想内渗体育教学的方法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相统一,实现文化育人的理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聚德中学)
其他文献
现在完成时的教学是初中英语时态教学的难点,是时态教学中出现的学习低谷之一。在学这种时态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成绩也很好;当学这种时态时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也能平稳过渡,得到能力提升。  一、常规教学法  1.数轴记用法  初中所学的现在完成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已完成用法,也叫影响性用法;另一种是未完成用法,也叫持续性用法。两种用法可以用数轴记忆:  (1)已完成用法(影响性用法):该用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的辅助作用已经不止局限于教学活动,它的领域可以开拓到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浅谈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绘本表演中的作用,将电子白板的功能进一步扩大,为幼儿园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电子白板;表演活动;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是基于PC机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输入设备,它通过与投影机、计算机的联机使用,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轻松实现书写、标注
曾几何时,许多人或许情有所钟、甘为人梯,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学校;或许由于阴差阳错,还未真正想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学校;或许是因无别的道路可以选择,迫于无奈而不得不走进学校……  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只有一个,自己已经成为教师。那么,对待现实的愿望与信念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  “当好______教师!无愧于这一职业与称号。”  “当______好教师!无愧于这一事业与人生。”  当今时代
犹记得当年高考成功结束时,正在上高一的表弟送给我一个QQ号,以示祝贺,并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将会高频率地使用QQ,特别是‘QQ群’将会给我们带来特别大的帮助。”  对于表弟的话,我一天天地体会到了,特别是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QQ群”有效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班级“QQ群”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运用  自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建立了七个班级“QQ群”。它们
摘 要: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我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的作者是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凯。他用自己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如何做一名普通教师,如何教好中学政治课,如何致力于教学领域的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这部书就是陈凯老师30多年从教生涯的纪录片,书中用大量鲜活的事实表现了陈凯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忘我奉献的精神,陈凯老师的这种精神是崇高的,是值得当今时代的教师学习和发扬的。  关键词:陈凯;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因素对道德的影响尤其复杂。学校道德教育显得就更加重要。如何在高中开展德育工作呢?以下是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以情育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
新学期伊始,为了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班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每人一本,可以轮流看,直到看完为止。孩子们读书热情空前高涨,我心中不禁充满了欢喜。  一天上午,我们班的小艳匆匆忙忙跑来,焦急地跟我说:“老师,我的那本《贝丝丫头》不见了!”说着,忍不住伤心地抽泣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是一本获得国际大奖的小说,绿色的封面上印着一个古灵精怪的丫头,光看书皮就特别吸引人,难怪小艳心疼呢。我火冒三
摘 要:幼儿情境绘画,是让幼儿处于一种特定情境中,通过氛围的烘托、主题的强化来激活幼儿的情感,引发他们独特的理解,以此为基础进行绘画教学。文章首先归纳了幼儿情境绘画教学法的概念及其运用原则,而后从情境绘画构建的三个层次——展现情境原态、引入趣味活动和创设艺术情境,论述了实施策略。  孩子一到户外都喜欢跑跑跳跳,以表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但一到体育课时,总有些孩子表现被动,当老师问“喜不喜欢这游戏”
摘 要:游戏教学是一种基于尊重学生认知心理的科学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粗浅地探讨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教学;趣味课堂;教学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3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
微笑,不仅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心态。作为教育态度的微笑,反映了教育者的乐观、自信,对教育事业的自觉与忠诚,以及对受教育者的热爱与宽容,它为教育环境创设了和谐的氛围;作为教育方法的微笑,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教育的有效与高效开启方便之门;作为教育目标的微笑,它教会学生微笑,让学生具有乐观、自信、善良、友好的品性,能够自由、潇洒、幸福地学习与生活。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