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吸附剂对血浆胆红素和细胞因子吸附性能比较:新型生物材料的体外筛选实验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要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必须具有吸附性能特异性强、吸附率高、血液相容性好等特性的吸附材料.目的:观察8种新型吸附剂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的胆红素和细胞因子的吸附性能.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海河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和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对象:全部血浆来自2004-11/2005-11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30例.患者对治疗和实验均知情同意且该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1组10例和实验2组20例.两组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77.3±147.5),(327.6± 140.1)μmol/L.方法:①吸附剂:实验选用的壳聚糖由山东青岛利中壳聚糖厂生产,相对分子质量97 000,脱乙酰度85%.1#~3#吸附剂为以质量浓度1%,3%,5%相对分子量为600的聚乙二醇为致孔剂制备的壳聚糖,4#为胺基化壳聚糖,5#为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6#为后交连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7#为壳聚糖-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8#为壳聚糖-后交连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②指标检测:第一步:收集实验1组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浆各 3 mL,以8种不同的吸附剂各1 mL进行吸附.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吸附前后血浆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计算血浆吸附率,筛选出两种吸附率较高的吸附剂.第二步:用以上筛选出吸附率较好的两种吸附剂各1 mL对实验组患者血浆(各3 mL)进行胆红素和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吸附实验,后两者的测定采用ELISA法.主要观察指标:吸附前后血浆中胆红素的浓度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①第一步实验显示4#和5#吸附剂吸附后患者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②第二步实验显示,4#和5#吸附剂吸附后实验2组患者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和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4#吸附剂吸附后前述5项指标低于5#吸附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胺基化壳聚糖体外吸附重型肝炎患者血浆中胆红素、细胞因子效果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采用双目手术放大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术者佩戴冷光源纤维头灯和双目手术放大镜,取后正中切口,长约3 cm,术中X线透视定位,用特制窄拉钩
目的观察死胎脐带组织中HBV-DNA表达的情况,探讨通过产妇传播到死胎脐带组织中的HBV是否存在复制.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脐带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
目的 探讨MCM2p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CM2p、p16INK4A和Ki-67在肝细胞肝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
目的 建立用无精子症患者精液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的简便方法,并用于检测我国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情况和位点.方法 无精子症患者241例,取精液标本(其中51例有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34岁。入院前 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38.0℃左右 ,偶有轻咳 ,无咳痰及咯血。于外院按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抗生素 (先锋必 4 g/ d) ,效果不佳 ,
目的 研究、评价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RSLE)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6例活动性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 [男 2例 ,平均
目的 报道6例肌病伴微管聚集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6例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肌病伴微管聚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和骨骼肌活
随着21世纪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具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策略.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近3年我院收治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9例,其中Frankel B级2例,C级2例,D级3例,E级2例.低位下颈椎前方入路病灶清除、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上海宝山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本区外来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不论是“四苗”基础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