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杂志评出“科学史上十大最棒的意外发现”中,与“伦琴射线”“青霉素”“人造糖”“微波炉”等相齐名的一项发明就是“LSD”。那么,LSD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著名的自行车之旅
1938年,瑞士化学家霍夫曼从变质黑麦中合成了一种化学物质,LSD,学名叫“麦角酸二乙酰胺”。在欧洲据说人吃了这种变质黑麦制成的面包就会变疯。霍夫曼的本意是想找出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新药,初步实验并没发现LSD有什么显著的药性,就被放到了一边。5年后的一天,霍夫曼在准备试剂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了一些LSD的粉末,几分钟后,他发现眼前出现了一连串活动的图像,具有万花筒般的鲜艳色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通的物品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桌椅板凳都似乎有了生命;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像是投在平静水面上的一颗石子,让眼前这些奇妙的色彩产生一圈圈涟漪……霍夫曼意识到方才那令人愉悦的状态是LSD造成的,便打算再试一次。
3天后,他口服了250微克LSD(1微克=10-6克)和助手一起骑自行车回家。霍夫曼当时认为这么少的剂量没关系,后来实验证明10微克就足以对人产生影响。途中药性发作,霍夫曼感到天旋地转,好像被一面面哈哈镜包围了,周围的景物完全变了形。还以为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无法动弹,可后来助手回忆说当时他骑得飞快。回到家中,霍夫曼觉得自己疯了,仿佛看到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体,悬浮在空中。房间里所有的物体都变成了狰狞可怕的怪物,墙壁也在对着他狞笑。前来送牛奶的邻居在他眼前幻化成了阴险的巫师,连助手在他眼前也开始扭曲变形……
霍夫曼后来在接受一名科技记者采访时说,他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不知道是否能从这个怪异的世界回来,他还担心自己会发疯,毕竟他还有老婆孩子要养。幸运的是第二天一早醒来后发现一切正常,这次自行车之旅后来变得十分著名。
最好的冷战武器
霍夫曼的奇妙发现很快引起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兴趣。这种神秘的小分子物质,无色无嗅无味,没有副作用,没有生理成瘾性,而且药性强烈,微克级的量即可产生极大的效果。初步试验证明LSD能让人放松警惕性,在辅助审讯方面很有前途。CIA给一名美军高级官员服用LSD后,结果他供出了军方的一个顶级秘密。更妙的是,药劲过去后他对自己的行为完全失去了记忆,说明LSD可能还有催眠的作用。不过,进一步试验却发现LSD会引发试验对象产生妄想症,服用者对颜色和声音的敏感度增强,身体产生幻觉,失去自我意识,并产生严重的焦虑症,甚至变成妄想狂……LSD可以让服用者暂时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服用者招供的内容十有八九不是真的。
如果这是一种普通的药物,一旦发现不灵,CIA肯定会丢掉它去找下一个。可面对药效如此显著的猛药,CIA的科学家们绝对不甘心就此罢手。他们又建议把LSD当作“抗审讯药”来使用。在他们的设想中,所有“卧底”的特工人员每人必带上一点LSD,一旦暴露被俘就偷偷服下去,被审讯时就可以胡说八道了。
如此大规模的研究需要大量高纯度LSD。有人在CIA解密文件中发现了一张CIA高官签署的便条,批准从瑞士购买10千克的LSD,这个数量可以供1亿人每人发疯一次。后来CIA发现瑞士根本无力生产这么大数量的LSD,原来这是CIA在欧洲的特工搞错了,把毫克看成了千克。于是,CIA授意美国的一家大制药厂“伊莱利利”研究LSD的合成方法。不久,“伊莱利利”的科学家就向CIA保证说,他们已经具备生产“吨级”LSD的能力,CIA终于放心了。后来,“伊莱利利”成了世界LSD的重要来源之一。
癌症患者的福音
LSD在医学上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当时的美国科研界对LSD还有一项共识,那就是LSD可以作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工具药物。认识到LSD可用于治疗的可能性后,1947年,制药公司生产并出售了第一批LSD药片,当时经常成为被用于在吗啡已失效的情况下为癌症晚期患者减轻苦痛。一开始的10年中,LSD在精神分析领域也很成功。LSD也被医生常用来治疗那些病入膏肓服用任何药物都没有什么反应的精神病人。
在用LSD减轻痛苦的癌症患者中,有一个名叫赫胥黎的英国作家,他在1931年写过一本名叫《美丽新世界》的小说,预言未来的独裁者将会使用精神控制类药物来使人民顺服。1953年,他第一次服用了一种提取自南美仙人掌名叫“酶斯卡灵”的生物碱性致幻剂,并受此启发完成了著名的《知觉之门》一书。在书中他用优美的文学语言阐述了一种崭新的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神经系统并不是知觉的来源,它只不过是一扇起过滤作用的门,挡住了真正庞大的知觉世界。某些致幻剂能把这扇门打开,让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的真实世界。此书后来影响了很多文艺青年,美国著名迷幻摇滚乐队“大门”的名字即来源于此。
赫胥黎在服用了LSD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和英国心理医生奥斯蒙德合作开始对LSD的心理治疗进行研究。赫克斯利和奥斯蒙德认为LSD的作用就是让人的灵魂破门而出,因此服用LSD后的表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灵,所以才会千变万化,是完全意义上的“意识显灵”。
完全失控的孩子
除了“意识显现”的作用外,赫胥黎和奥斯蒙德还认为LSD会让人失去自我意识,挣脱多年世俗生活所养成的思维定势,这就是为什么服用后会把周围的一切物体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待,而不是凭经验而忽略它们。LSD服用者还会产生“联觉”,即他们会“听到色彩”或者“看到声音”。失去自我意识的人极易受到暗示,所以,服用时的环境设置,服用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场的是什么人等都会影响LSD所产生的效果。在奥斯蒙德的心理诊所里,医生扮演的不再是一个冷着面孔记录病人症状的角色,而是一个导师,甚至是一个同行者。他经常自己也服用少量LSD,然后和病人一起进入状态,使对方产生安全感。他会用催眠式的语言鼓励病人去想象美好的事物,因此病人很少会经历像霍夫曼那次自行车之旅那样恐怖的“恶性幻游”,反而会产生一种被启蒙了似的美妙感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人类最早的巫师们早就在这么做了。据考证,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迷幻药物参与的宗教仪式,在这些仪式上通常都由巫师指导大家吃某种源自植物的迷幻药,如毒蘑菇等,然后引导人们唱歌跳舞,进入通灵的世界。在古代西方,类似的宗教仪式一直很盛行,直到基督教流行开来、并于4世纪被古罗马帝国定为国教之后才遭到禁止。
摇滚乐队的影响,加上作家的宣传,对LSD的滥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LSD走出实验室和病房变身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潮流和嬉皮士运动的一部分。许多音乐家、诗人、画家都自称从中找到了灵感。数不清的电影明星和摇滚音乐家也鼓吹LSD让他们发现了真正的自我,获得了精神的愉悦。披头士乐队的畅销单曲《钻石天空中的露西》据传就是列侬在服用LSD之后创作出来的。
LSD声名赫起,非但是嬉皮运动愉悦的感召,也是意外事故、精神崩溃、犯罪和自杀的报告不断增加的结果。事实证明,有人服用LSD后开始杀人取乐,还有人在迷幻状态下跳楼自杀。而那些服用过量的使用者则遭遇精神崩溃,精神受到永久性损害。LSD因此招致“疯子药”“邪恶的发明”等恶名。1966年,美国政府将LSD定为毒品,从此这一药物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到全面禁用。
百岁老人的生日愿望
许多原本用于医学用途的“药品”,若是过量使用或是经常吸食则会变成“毒品”。一旦成瘾,身体对于“毒品”的剂量需求也会不断提高,过量后将会致人死亡。LSD以微克来计量,而其他毒品的剂量则以毫克(比微克大1 000倍)来计量,所以,单单从致幻效果上来讲,它不愧为迷幻药之王。
2006年1月11日,精神矍铄的霍夫曼在家中度过了100岁生日。世界媒体纷纷涌向他所居住的伯格市采访这位“LSD之父”。瑞士联邦主席莫里茨·洛伊恩贝格尔向霍夫曼祝贺生日,并尊称他为“人类意识的伟大研究者”。霍夫曼还参加了1月13日至15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以LSD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霍夫曼面对全世界禁用LSD的现状表示沮丧。他表示他的生日愿望是希望对LSD的禁令能够解除,使之能够用于医学研究。当然,他也不忘警告说,应该像控制吗啡的使用那样控制LSD的使用。在霍夫曼1979年写的《LSD:我的问题孩子》一书前言中,这样写道:“错用和滥用导致LSD成了我的问题孩子。”他还在书中写道:LSD迄今为止的历史已经足以证明如果对其效用进行错误的判断,如果把它当作一种快乐仙丹,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著名的自行车之旅
1938年,瑞士化学家霍夫曼从变质黑麦中合成了一种化学物质,LSD,学名叫“麦角酸二乙酰胺”。在欧洲据说人吃了这种变质黑麦制成的面包就会变疯。霍夫曼的本意是想找出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新药,初步实验并没发现LSD有什么显著的药性,就被放到了一边。5年后的一天,霍夫曼在准备试剂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了一些LSD的粉末,几分钟后,他发现眼前出现了一连串活动的图像,具有万花筒般的鲜艳色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通的物品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桌椅板凳都似乎有了生命;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像是投在平静水面上的一颗石子,让眼前这些奇妙的色彩产生一圈圈涟漪……霍夫曼意识到方才那令人愉悦的状态是LSD造成的,便打算再试一次。
3天后,他口服了250微克LSD(1微克=10-6克)和助手一起骑自行车回家。霍夫曼当时认为这么少的剂量没关系,后来实验证明10微克就足以对人产生影响。途中药性发作,霍夫曼感到天旋地转,好像被一面面哈哈镜包围了,周围的景物完全变了形。还以为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无法动弹,可后来助手回忆说当时他骑得飞快。回到家中,霍夫曼觉得自己疯了,仿佛看到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体,悬浮在空中。房间里所有的物体都变成了狰狞可怕的怪物,墙壁也在对着他狞笑。前来送牛奶的邻居在他眼前幻化成了阴险的巫师,连助手在他眼前也开始扭曲变形……
霍夫曼后来在接受一名科技记者采访时说,他感到非常焦虑,因为他不知道是否能从这个怪异的世界回来,他还担心自己会发疯,毕竟他还有老婆孩子要养。幸运的是第二天一早醒来后发现一切正常,这次自行车之旅后来变得十分著名。
最好的冷战武器
霍夫曼的奇妙发现很快引起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兴趣。这种神秘的小分子物质,无色无嗅无味,没有副作用,没有生理成瘾性,而且药性强烈,微克级的量即可产生极大的效果。初步试验证明LSD能让人放松警惕性,在辅助审讯方面很有前途。CIA给一名美军高级官员服用LSD后,结果他供出了军方的一个顶级秘密。更妙的是,药劲过去后他对自己的行为完全失去了记忆,说明LSD可能还有催眠的作用。不过,进一步试验却发现LSD会引发试验对象产生妄想症,服用者对颜色和声音的敏感度增强,身体产生幻觉,失去自我意识,并产生严重的焦虑症,甚至变成妄想狂……LSD可以让服用者暂时变成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服用者招供的内容十有八九不是真的。
如果这是一种普通的药物,一旦发现不灵,CIA肯定会丢掉它去找下一个。可面对药效如此显著的猛药,CIA的科学家们绝对不甘心就此罢手。他们又建议把LSD当作“抗审讯药”来使用。在他们的设想中,所有“卧底”的特工人员每人必带上一点LSD,一旦暴露被俘就偷偷服下去,被审讯时就可以胡说八道了。
如此大规模的研究需要大量高纯度LSD。有人在CIA解密文件中发现了一张CIA高官签署的便条,批准从瑞士购买10千克的LSD,这个数量可以供1亿人每人发疯一次。后来CIA发现瑞士根本无力生产这么大数量的LSD,原来这是CIA在欧洲的特工搞错了,把毫克看成了千克。于是,CIA授意美国的一家大制药厂“伊莱利利”研究LSD的合成方法。不久,“伊莱利利”的科学家就向CIA保证说,他们已经具备生产“吨级”LSD的能力,CIA终于放心了。后来,“伊莱利利”成了世界LSD的重要来源之一。
癌症患者的福音
LSD在医学上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当时的美国科研界对LSD还有一项共识,那就是LSD可以作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工具药物。认识到LSD可用于治疗的可能性后,1947年,制药公司生产并出售了第一批LSD药片,当时经常成为被用于在吗啡已失效的情况下为癌症晚期患者减轻苦痛。一开始的10年中,LSD在精神分析领域也很成功。LSD也被医生常用来治疗那些病入膏肓服用任何药物都没有什么反应的精神病人。
在用LSD减轻痛苦的癌症患者中,有一个名叫赫胥黎的英国作家,他在1931年写过一本名叫《美丽新世界》的小说,预言未来的独裁者将会使用精神控制类药物来使人民顺服。1953年,他第一次服用了一种提取自南美仙人掌名叫“酶斯卡灵”的生物碱性致幻剂,并受此启发完成了著名的《知觉之门》一书。在书中他用优美的文学语言阐述了一种崭新的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神经系统并不是知觉的来源,它只不过是一扇起过滤作用的门,挡住了真正庞大的知觉世界。某些致幻剂能把这扇门打开,让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的真实世界。此书后来影响了很多文艺青年,美国著名迷幻摇滚乐队“大门”的名字即来源于此。
赫胥黎在服用了LSD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和英国心理医生奥斯蒙德合作开始对LSD的心理治疗进行研究。赫克斯利和奥斯蒙德认为LSD的作用就是让人的灵魂破门而出,因此服用LSD后的表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灵,所以才会千变万化,是完全意义上的“意识显灵”。
完全失控的孩子
除了“意识显现”的作用外,赫胥黎和奥斯蒙德还认为LSD会让人失去自我意识,挣脱多年世俗生活所养成的思维定势,这就是为什么服用后会把周围的一切物体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看待,而不是凭经验而忽略它们。LSD服用者还会产生“联觉”,即他们会“听到色彩”或者“看到声音”。失去自我意识的人极易受到暗示,所以,服用时的环境设置,服用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场的是什么人等都会影响LSD所产生的效果。在奥斯蒙德的心理诊所里,医生扮演的不再是一个冷着面孔记录病人症状的角色,而是一个导师,甚至是一个同行者。他经常自己也服用少量LSD,然后和病人一起进入状态,使对方产生安全感。他会用催眠式的语言鼓励病人去想象美好的事物,因此病人很少会经历像霍夫曼那次自行车之旅那样恐怖的“恶性幻游”,反而会产生一种被启蒙了似的美妙感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人类最早的巫师们早就在这么做了。据考证,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迷幻药物参与的宗教仪式,在这些仪式上通常都由巫师指导大家吃某种源自植物的迷幻药,如毒蘑菇等,然后引导人们唱歌跳舞,进入通灵的世界。在古代西方,类似的宗教仪式一直很盛行,直到基督教流行开来、并于4世纪被古罗马帝国定为国教之后才遭到禁止。
摇滚乐队的影响,加上作家的宣传,对LSD的滥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LSD走出实验室和病房变身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潮流和嬉皮士运动的一部分。许多音乐家、诗人、画家都自称从中找到了灵感。数不清的电影明星和摇滚音乐家也鼓吹LSD让他们发现了真正的自我,获得了精神的愉悦。披头士乐队的畅销单曲《钻石天空中的露西》据传就是列侬在服用LSD之后创作出来的。
LSD声名赫起,非但是嬉皮运动愉悦的感召,也是意外事故、精神崩溃、犯罪和自杀的报告不断增加的结果。事实证明,有人服用LSD后开始杀人取乐,还有人在迷幻状态下跳楼自杀。而那些服用过量的使用者则遭遇精神崩溃,精神受到永久性损害。LSD因此招致“疯子药”“邪恶的发明”等恶名。1966年,美国政府将LSD定为毒品,从此这一药物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到全面禁用。
百岁老人的生日愿望
许多原本用于医学用途的“药品”,若是过量使用或是经常吸食则会变成“毒品”。一旦成瘾,身体对于“毒品”的剂量需求也会不断提高,过量后将会致人死亡。LSD以微克来计量,而其他毒品的剂量则以毫克(比微克大1 000倍)来计量,所以,单单从致幻效果上来讲,它不愧为迷幻药之王。
2006年1月11日,精神矍铄的霍夫曼在家中度过了100岁生日。世界媒体纷纷涌向他所居住的伯格市采访这位“LSD之父”。瑞士联邦主席莫里茨·洛伊恩贝格尔向霍夫曼祝贺生日,并尊称他为“人类意识的伟大研究者”。霍夫曼还参加了1月13日至15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以LSD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霍夫曼面对全世界禁用LSD的现状表示沮丧。他表示他的生日愿望是希望对LSD的禁令能够解除,使之能够用于医学研究。当然,他也不忘警告说,应该像控制吗啡的使用那样控制LSD的使用。在霍夫曼1979年写的《LSD:我的问题孩子》一书前言中,这样写道:“错用和滥用导致LSD成了我的问题孩子。”他还在书中写道:LSD迄今为止的历史已经足以证明如果对其效用进行错误的判断,如果把它当作一种快乐仙丹,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