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PICC经下肢置入导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探讨

来源 :上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置管长度的最佳测量方法,并分析X线摄片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预估置管长度中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病区因病情需要接受PICC穿刺的新生儿82例。PICC置管前,研究人员在放射科医学影像系统中选取相应患儿入院后、穿刺前的胸腹部联合正位X线摄片,测量PICC置管的最佳位置(T8)至穿刺侧腹股沟区长度,即为X线摄片定位法测得的置管长度。所有患儿由新生儿科病区具有PICC穿刺资格的护士进行PICC穿刺操作,置管长度采用体表测
其他文献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属于中医“血证”“发斑”范畴。基于扶阳思想,麻柔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乃素体阳虚为本、阳郁为标,治疗上提出“次第治疗”原则,初期、中期宜清通太阳阳明郁热,以通阳为原则,使邪有所出,同时恢复中焦枢转之机;后期宜温扶坎中元阳,以温阳为原则,旨在恢复阳气宣通温补,达到阴平阳秘状态。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ery long-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VLCADD)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内脂肪酸β氧化中的关键酶(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基因先天缺陷所致,是一种较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VLCADD最早于1993年由Bertrand等[2]报道,目前诊断VLCADD的主要方法是基因分析,85%~93%的患儿可以被检测出基因突变[3]。VLCADD一般包括心肌病型、肝病型、肌病型3种表现类型,但常被误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瑞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制作的充气式护颈枕在颈椎术后患者颈部制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行颈椎手术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患者在颈椎术后采用软枕和沙袋实现颈部制动并维持颈脊柱中立位,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的充气式护颈枕实现该体位。采用舒适度量表和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并记录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伤口拆线时间及日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数字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的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癌痛应对和管理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其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癌疼痛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患者参与的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围绕主题为正确认识癌痛、癌痛自我评估、癌痛应对、躯体功能应对和心理情绪调试5个脚本展开。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