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政委下荷塘(一组)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of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政委下荷塘
  口述/69221部队 司泽兵 整理/王守领 高泽伟
  “军营的荷花绽放在心间,只为和你分享那温暖芬芳,盛夏的清凉荷花最美丽,鱼儿嬉戏水荡漾。”每次路过团里的荷塘边,我就会唱起那首自编的军营版《荷塘月色》,心中如沐阳光般温暖。
  说起自编歌曲这件事,还源于我和政委一起“脱鞋下塘”。
  那一天是周末,我和几个战友约好去荷塘看荷花。看着那粉红的荷花和翠绿的荷叶真是招人喜爱,引来不少战友前来拍照。当我准备乘着小船下荷塘时,却看到荷塘中有许多腐烂的水草,甚至还闻到了一股异味,让人很是难受。
  这时,爱转悠的团政委柯常猛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也许是我眉头皱得最紧、叹息声最大而引来他的提问:“小伙子,你这是怎么了?”面对政委的问题我直言:“荷塘杂草太多,看着‘眼花缭乱’,这‘出淤泥’也会染,‘濯清涟’也会妖!”听完我的牢骚话,政委乐得哈哈笑,说我很幽默。
  随后,我见政委找来一根竹竿子插在水中,又见他把竹竿子放在腿边说:“水不是很深,刚没膝盖。”说完便回了宿舍。见政委走后,大家都说我“一根筋”,怎么和政委这么说话。过了一阵儿,战友们慢慢散去后,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朝荷塘走来。
  “咦!政委咋换了体能训练服?难道要下荷塘?”看着周围没人,我便悄悄地对政委说:“政委,真是对不起,刚才有些冒犯。”政委却笑笑说:“多一些敢说真话的战士,团队发展才快哩!”说话间,政委向荷塘走去。看到这里,我说了句:“政委,您在这等我,我去换衣服。”然后,飞快地跑回连队换上体能训练服。
  “水有点凉,下来的时候先把腿用水打湿。”我照着政委的话做了。看着路边上的一垛垛水草,心想政委干活有一套,我便和政委一起拔草。“这草上面这么滑,怎么也拔不动!”“你用手握住草根,然后绕着胳膊绕几圈再拔。”我一试,政委这招还真灵。
  不知不觉,二十多分钟过去了,我和政委的额头上都是汗。“啊!”不知什么蜇了我的胳膊。我一看是蚂蟥,当时就想把它拽出来。“别动!”政委马上把我扶上来,对着蚂蟥吸住的旁边就用手拍打起来。当时我的手臂都僵硬了,但蚂蟥却慢慢地掉了下来。“你越用手拽,它越往里钻。现在没事了,你先坐下来休息会儿吧!”说着,政委又走进了荷塘。
  不一会儿,几个战友也陆陆续续赶来,纷纷走下荷塘。“拔水草,手抓根,绕几圈,往上提。”“荷塘底,淤泥多,脚踩实,再前移。”听着政委和蔼的声音,我的心里暖洋洋。
  如今,这一片荷塘成了团里官兵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如果有人问我这荷塘有多美,我会说都在我的歌声里……
  布袋天空
  文/96528部队 李 璇
  “快点!出去!你可只有3分钟的时间!”执勤班长王其云呵斥着拉开了密闭厚重的大门。
  随着门缝渐渐张开,上等兵金诚放下肩上的麻袋,一动不动地愣在了原地。此刻,阳光如此轻柔地洒在了他稚嫩的脸庞上,钢盔上的帽徽泛起丝丝暖暖的金光。他目不转睛地遥望那近在咫尺的天空,如布袋般渐渐拉开,从缝隙到渐开,而后豁然敞亮……
  “你干什么呢?说你呢,听到没有!你可还剩下两分半的时间!”一阵严厉的吼叫声过后,金诚像丢了魂儿似的,扛起麻袋飞速冲了出去。
  部队开展为期15天的密闭生存训练,金诚的这次任务是在避开敌方卫星侦察时段,清理巢穴内的生活垃圾。
  核生化条件下的密闭生存训练,是导弹部队模拟遭受敌方核打击后,全员隐蔽于发射阵地,择机反击敌方的实战演练课目。该项演练,要求全体官兵工作、生活完全转入坑道,并完成相应的实装操作任务。
  填埋好生活垃圾,气喘吁吁的金诚顾不得多看一眼身边,一股脑儿飞奔回了阵地。“可以呀,你小子够猛的,才用了2分15秒!抓紧时间回去,我们关门了!”说着,班长王其云背身转动起了闭合大门的手栓。
  “别……别……还有15秒,再……再……让我看……”上气不接下气的金诚,直勾勾地盯着眼前那愈来愈小的蔚蓝,见大门已经合上,还没等说完,便把话又咽了回去。此刻,转身向里,纵深黑暗里的白炽灯光,宛如一把冷风利剑,刺入那深不见底的坑道。此时的金诚感到像是再一次掉入了黑洞,告别了天空。1天、2天、3天……拨弄手指算了又算,还有5天才能出去,烦躁不安的他叹了口气。
  一旁检修设备的配电班老班长冯杰,注意到了金诚的举动。“有什么可叹气的,没看到大伙儿都在忙吗?这是打仗,不先隐蔽自己,你还想溜出去送死不成?……不就是住段时间坑道嘛,我住过的时间可比你久多啦,不也好好的嘛……你小子别胡思乱想,赶快,抓紧时间投入战斗!”
  黑漆的坑道内,每日正课时间导弹发射系统实装操作演练,下午健身房集中体能加训,晚上教育学习、唱歌、读报……一天天单调乏味的生活,无休止地重复进行。而对于入伍不到两年的金诚来说,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各点位的通风、排水、用电状况,至于其他战友的工作,他一无所知,只知道大家每日的奔波辗转都是为了两个字——打仗。
  此时,对于这群巢穴深处的火箭兵而言,没有日出日落,有的只是忍耐着白炽灯常明下的黑白颠倒;没有整洁舒适,有的只是鏖战在阴冷潮湿下的封闭压抑;没有清新自然,有的只是呼吸着封闭洞穴内的腐朽气息……可是那孤注一掷的战斗目标始终不变——能打仗、打胜仗。
  5天后,伴随一声“轰”的巨响,数百名官兵齐呼“我们胜利了”,如潮水般涌向戈壁滩。不在乎地表高温,不在乎烈日炙烤,他们两两三三地摊在了漫漫黄沙之上。
  “你看,这‘布袋’外面的天空多美!”躺在柔软温烫的沙地上,金诚一手划向天边。“是呀,我们守护的这片天空、大地,真美……”
  西藏的风雨雪
  文/77206部队 缪祥兴
  人有时就是很怪,在西藏那会总觉得待得时间长了,厌倦了,特想回来。如今回来了,却不止一次的想念那个地方。也许可以说,那是我战斗过的地方,我的思绪又再一次停留在那个遥远的地方。   去年6月,我随着部队来到了西藏驻训。初上高原,一路车程,宽阔的草原,遍地的牛羊,五彩的经幡,让我欣赏到了西藏风景的壮美,但缺氧的环境让我不得不感慨“欣赏美是需要勇气的”。
  在西藏驻训将近3个月,感受最深刻的是西藏的风雨雪。
  西藏的风,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狠”。由于少了树木的遮挡,西藏的风带着一种野性和霸道,吹在脸上像刀刺一样,其间还夹杂着一丝刺骨的冷,让你不得不在六月的夏季穿上厚厚衣服。呼呼的山风在宽阔的草原上回荡,训练的官兵讨厌这乱吹的风,通信兵们几次都未能把天线杆架好。后来,他们有了经验,在风小的时候架好,然后固定。
  西藏的雨,和风似乎天生就是一对冤家。风过后,雨必然尾随而至。雨打帐篷的节奏似乎就是一首动听的曲子。老兵们埋怨,这个雨耽误了训练;新兵们庆幸,这下终于可以偷个懒。这白天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加上西藏遍地的沙土,不会道路泥泞,新兵唉声叹气,这训练还得继续。
  埋怨也好,失望也罢。雨过天晴,观赏宽阔的草原上巨大的彩虹,成为官兵们的一大乐事。七色彩虹,横贯其中,仿佛一座桥,留给人许多美好的幻想。这不,刚刚还在埋怨天气的战士一下子放松了心情,纷纷跑出帐篷,驻足观看。
  西藏的雪,和雨似乎也是一对生死兄弟。六月飞雪?真是一大怪事。但在西藏,我觉得六月的雪,是对高山最好的回赠。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雪恰好弥补了先天的不足。这雪如同西藏洁白的哈达,唯有这里一年四季所特有。毒辣辣的太阳,融化了山顶上的雪,雪水顺着山谷流淌,滋养着下面广阔的土地。这时,你不必担心山顶的雪会消失,因为,雪会借助这雨,重新为山顶化妆。难怪战友们会感慨,这雪怎么也化不了,因为一下雨,山顶上肯定下雪。
  很感谢这次部队驻训,让我感受到了西藏的风雨雪,但也让我联想到了常年驻守在雪域高原的官兵。他们就像这里独特的气候,像这里的风,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像这里的雨,不计得失,默默无闻;像这里的雪,纯洁无瑕,无私奉献。
  指导员“送礼”
  文/73131部队 于永川 陈 杰
  “快去,看看一班长王昭培那边进行到哪步了?”指导员金鑫正围着白大褂,操起一把大勺煎着鸡蛋,对着炊事班长谭卫东说。
  谭卫东小跑至餐厅,见全班人围坐成圈,餐桌中间摆放了一个还未拆封的生日蛋糕!“欧了!”谭卫东向金指导员做了个OK的手势。
  当《生日快乐歌》高声响起时,金鑫带着炊事员端着五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哇!太漂亮了!”当五碗面条一字排开时,战友们惊呆了。只见每碗面条里都有一个金黄色的煎蛋,煎蛋上用胡萝卜丝拼成的“生日快乐!”格外鲜艳,战友们看得垂涎欲滴,一阵欢呼雀跃。
  “最近训练强度加大,大家肯定累了。来来来,今天是我们季文杰的生日,也是咱们全体战友的生日!”金鑫的开场白令全班人兴奋。全班十一个人,为什么是五碗面啊?王昭培看着眼前的五碗面疑惑不解。
  “今天的面条吃法有讲究,咱们一碗一碗地吃,平均分配!就从‘生日快乐!’的‘生’字开始吧!”金鑫说完,着手给大伙儿分面条。“啊?!指导员,这是什么味儿啊?”“怎么这么酸?”先吃到面的人反映面条不合味。“指导员加醋时肯定手抖得厉害,多了点!”王昭培忙着“解围”,一旁分面的金鑫却沉默不语。
  “吃完‘生’字,咱们再来第二碗!”金鑫分完第二碗面,吃得大伙儿个个眉头紧锁。王昭培把面条吃在嘴里,差点没吐出来。“指导员,怎么这么苦啊!”“放心吃,这汤是用苦瓜汁煮的,降火着呢!”金鑫面带微笑,鼓励大家吃面。全班人面面相觑,不知指导员的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这辣味十足啊!”第三碗吃得大伙儿直吐舌头,急着往嘴里灌可乐。“这碗面肯定是指导员放盐时手多抖了一下!”这第四碗面下肚,王班长打趣地说道。“四碗面四个味,还特难吃,你们肯定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味儿了吧?”金鑫不再分面条,把最后一碗面推放在桌中间说道:“今天是季文杰生日,请接受 对你的祝福,生日快乐!”
  金鑫继续说道:“战友们步入军营,带着五彩缤纷的梦想而来。实现梦想正如刚吃完的四碗面一样,会有酸、苦、辣、咸一路相伴。因此,圆梦就要我们勇于面对思乡的酸楚、训练的苦累,更要用辛勤的汗水、火辣的激情浇铸,才能成功开启梦想之旅的大门!”
  “最后这碗面,大伙儿齐动手吧,尝尝属于你们‘圆梦’的甜滋味!”金鑫说完,战友们的眼里含着泪水,丝丝甘甜,顺着嘴角滑进了心田。
  ……
  第二天,一班的战术训练如同吹响了集结的冲锋号,个个势如猛虎。有人探寻秘诀,王昭培幽默地说:“让指导员煮面去!”
其他文献
“枪王”何祥美来了,他现在是73653部队95分队副营职教员。他先后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青年标兵、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士官,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当选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获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军精武模范士官”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94153部队 史宏博(上尉):作为“感动中
期刊
从军23年,从一名战士一路走上团长的岗位,我庆幸自己有一段从“事必躬亲”到“主动请辞”的经历,是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懂得,作为一名军人,不管级别大小、职务高低,都应为部队战斗力建设履职尽责,一心往能打仗、打胜仗上用劲儿。  我是1990年入伍的,翻开我的从军履历,不乏“地雷爆破”、“化学危险品”等字眼儿。常年与这些“高致残、高致恐、高污染、高危险”的高危装备器材“打交道”,迫使我哪怕工作再千头万绪,也
期刊
清晨,嘹亮的起床号划破了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的宁静。  “Get up(起床)!”国际学员模拟连连长陈华晞的一声口令,拉开了第二届国际学员科技周活动的序幕。  这是一场以“深化友谊、突出科技、交流互动、促进合作”为主题的活动。来自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巴西和巴基斯坦等4个国家军事院校、防卫学院的16名军官和学员,应邀参加。他们与我军5所综合性大学的34名学员一起混合编成“国际学员连”,进行了为期1周
期刊
朝鲜,地球上最神秘的国度之一。对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说,因为遥远和神秘,朝鲜一直是“谜”一样的存在。  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一样神秘。我曾在辽宁省丹东市工作多年,其间有幸随我边防会谈会晤官兵代表一同赴朝,参加双方哨所交流活动,近距离接触了这支传说纷纭、蒙着神秘面纱的朝鲜人民军官兵,记录下了对他们的点滴印象与感受。  当兵是许多朝鲜年轻人的梦想  一个夏日晴朗的早晨,我们从丹东过境,准时到达朝方新义州口岸
期刊
聂荣驾驭着操控器,“噗——,噗噗”尾翼、腹翼、垂尾如变形金刚般依次调整位置,操纵杆一推,涡轮突然加速,飞机滑行,起飞,直冲蓝天……  聂荣微抬下颏儿,目光追逐着蓝天上自己制作的飞机,脸庞被阳光照亮。他神态中充满崇敬、憧憬,还有深深的沉醉。  一  2004年7月的一天,聂荣换岗回连,有个消息令他吃惊:“基地要组建蓝军分队!正在选人。”聂荣呆呆地问:“蓝军?干啥的?”  聂荣服役的部队,是第二炮兵某
期刊
初春的贵州高原,草青花香;今日的黔中大地,水暖景美。4月11日,我们一行十人在解放军出版社梁京平政委和《解放军生活》杂志王南方主编的带队下,到达贵州武警总队,拉开了此次《解放军生活》送文化到基层慰问的序幕。  而这样的活动,我们在去年已经下基层、到边关,演出数十场,走到了祖国大地最边缘、最艰苦的地方。慰问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像是贵州的茅台酒,香了自己,也醉了别人。  郭达的小品来了  当我走进武警贵
期刊
刘技直心中的“值”  2002年,当兵两年的他被单位送去学习开车,直脑筋的他因为教练的一句“不咋地”,愁得快把头皮挠破了。  文图/空军航空大学基础基地 孙妍菲 蒋瑞华  其实,空军航空大学基础基地勤务保障营的四级军士长刘技直心里的天平一直在左左右右地晃悠个不停。一边是“直”,一边是“值”,刘技直说不管自己心里的那双脚往哪边磨蹭那么一小步,就得立马缩回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刘技直的名字里面
期刊
洗澡失窃浴池有责  文/张金岗  空军某部政治处褚干事到自己家楼下的一浴池洗完澡后,发现自己锁衣服的衣箱敞开着,里面衣物都没有了,而且上了锁的锁头也不见了,经仔细查看发现衣箱没有丝毫被撬过的痕迹。他立即找来浴池业主说明情况,同时拨打110报警,并配合民警作笔录。  褚干事考虑到丢失的现金没有相关证据证明,要求业主只赔偿衣物和衣内其他贵重物品的损失,但当即遭到业主的拒绝。他们认为已在浴池醒目位置贴有
期刊
神秘的“大国长剑”,横卧深山洞库,正在接受“一鸣冲天”前的最后一次“体检”。今天,为它“会诊把脉”的人,仍然是谭清泉——第二炮兵导弹专家、某导弹旅高级工程师。  谭清泉今年58岁,全旅兵龄最长,平均每年160天坚守导弹阵地,人们说他“年龄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大”。  从副旅长到旅总工程师,再到普通技术干部,57岁时还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人们说他“职位越来越低,标准越来越高”。  扎根基层3
期刊
耳聪目明的南太武山  南太武山雷达站有“东南沿海第一哨”之称。  和该旅其它一线雷达站一样,大雾笼罩之下的南太武山雷达站24小时全天候开机,平时担负二等战备值班任务,日保障空情量上千批。  熟悉当地地理的人都知道,南太武山与金门的北太武山隔海相望,两山顶上各有一个脚印状的大坑,并且一左一右。关于吕洞宾脚踏山石留下仙人足印的传说古已有之,所以南太武山也就成了当地的旅游名胜、文物保护单位,山上的摩崖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