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对所授内容的各个环节、各个知识点,以及课堂情绪的调控方法等,有计划地设计出相适应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教学目的的方法。计算机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精神,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新课引入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题导入的方法,对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有着极大的影响。成功的导课是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法特点的点睛之笔。新颖有趣的导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开拓学生思维,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导课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定向思维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问观察引入法
在讲到“文本框与图文框”一节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开头:“我们今天学习文本框与图文框的关系。大家已学过文本框的定义和分类,把‘文本框’转换成‘图文框’后,有哪位同学能说出它们的异同吗?”对于相同点,学生或许能说明白,但不同点就比较困难了。这时,笔者在电脑或大屏幕上建立文本框,然后将文本框转换成图文框,同时在图文框和文本框中输入一些文字和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文框随着输入文字的增多而拉长,而文本框则不会改变其大小。
2.趣味悬念引入法
在FLASH课程中进行“花朵的绽放”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启动FLASH程序,将“花朵的绽放”这一文件打开。在它的时间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图层和关键帧之间的变化和创建的方法。
二、课堂讲授的教学设计
新课的开头固然重要,但课堂讲授是上课的主体,更为重要。这个过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课堂活动做到学而不厌。
1.启发诱导式教学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應用的好坏,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根据技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局限性和实际水平,教师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设计,才能产生出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否则会“启而不发”。
例如,在讲授Photoshop中的图层时,教师可通过大屏幕,首先在图形图像文档中建立几个图层,然后在不同的图层中画出一幅画的几个不同组成部份,之后利用教师自己制作的透明塑料薄膜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薄膜上画着一幅画的各个不同组成部份。这两种制作的图形有哪些特点,有无对应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这些薄膜就是在屏幕上所看到的图层。如果需要修改所对应的任何一部分画面的时候,只需将该图层打开进行修改,而不必将全部图形删除再重新去制作。这样,学生对图层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以后进行复杂的图形图像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索发现式教学
在教学中,如能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一串难易适度的阶台式方法,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不仅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够将课堂教学一步步地引到高潮。
3.归纳总结式教学
计算机的教学过程,除了讲授概念规律和方法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处理计算机问题能力的培养。归纳总结式教学,就是设计一套典型的例题,对其分析,归纳找出带有一般性结论,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
4.行为引导型教学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让他们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结合书本内容以小组的形成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解所需要解决的任务。这种方法中,教师只起到了一种引导的作用,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课中的激情调控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激情涉及教与学的两方面,它是创调良好教学气氛的必要条件。从教的方面来看,教师进入课堂,必须情绪饱满、充满激情、面带笑容,上课过程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激情。从学的方面讲,教师应该使学生处于轻松、参与的气氛之内,使之进行最有效地学习。教师课前应吃透教材,把握好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好学生应有激情度,使之与所学知识的难易相适应。对于难度大的内容,让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心平气静地学;难度小的内容,应使学生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让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技师学院)
一、新课引入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题导入的方法,对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有着极大的影响。成功的导课是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法特点的点睛之笔。新颖有趣的导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开拓学生思维,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导课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定向思维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问观察引入法
在讲到“文本框与图文框”一节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开头:“我们今天学习文本框与图文框的关系。大家已学过文本框的定义和分类,把‘文本框’转换成‘图文框’后,有哪位同学能说出它们的异同吗?”对于相同点,学生或许能说明白,但不同点就比较困难了。这时,笔者在电脑或大屏幕上建立文本框,然后将文本框转换成图文框,同时在图文框和文本框中输入一些文字和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文框随着输入文字的增多而拉长,而文本框则不会改变其大小。
2.趣味悬念引入法
在FLASH课程中进行“花朵的绽放”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启动FLASH程序,将“花朵的绽放”这一文件打开。在它的时间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图层和关键帧之间的变化和创建的方法。
二、课堂讲授的教学设计
新课的开头固然重要,但课堂讲授是上课的主体,更为重要。这个过程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课堂活动做到学而不厌。
1.启发诱导式教学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启发、诱导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應用的好坏,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根据技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局限性和实际水平,教师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设计,才能产生出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否则会“启而不发”。
例如,在讲授Photoshop中的图层时,教师可通过大屏幕,首先在图形图像文档中建立几个图层,然后在不同的图层中画出一幅画的几个不同组成部份,之后利用教师自己制作的透明塑料薄膜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薄膜上画着一幅画的各个不同组成部份。这两种制作的图形有哪些特点,有无对应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这些薄膜就是在屏幕上所看到的图层。如果需要修改所对应的任何一部分画面的时候,只需将该图层打开进行修改,而不必将全部图形删除再重新去制作。这样,学生对图层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以后进行复杂的图形图像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索发现式教学
在教学中,如能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一串难易适度的阶台式方法,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不仅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够将课堂教学一步步地引到高潮。
3.归纳总结式教学
计算机的教学过程,除了讲授概念规律和方法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处理计算机问题能力的培养。归纳总结式教学,就是设计一套典型的例题,对其分析,归纳找出带有一般性结论,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
4.行为引导型教学
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让他们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结合书本内容以小组的形成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解所需要解决的任务。这种方法中,教师只起到了一种引导的作用,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课中的激情调控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激情涉及教与学的两方面,它是创调良好教学气氛的必要条件。从教的方面来看,教师进入课堂,必须情绪饱满、充满激情、面带笑容,上课过程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激情。从学的方面讲,教师应该使学生处于轻松、参与的气氛之内,使之进行最有效地学习。教师课前应吃透教材,把握好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好学生应有激情度,使之与所学知识的难易相适应。对于难度大的内容,让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心平气静地学;难度小的内容,应使学生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让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