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这门语言艺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阅读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互动教学是新时期衍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就对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究。
  一、创设阅读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调查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且缺乏自主阅读意识,阻碍了学生理解认知与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对此,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互动。
  以小學语文《九寨沟》这篇课文为例。文章以形象、生动的文字描写了九寨沟的美景,且辞藻华美,语句清新,层次清楚,重墨浓情的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为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九寨沟如诗如画的美景。课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下载相关的资料、素材,在课堂教学中以“九寨沟美景”的图片或视频导入教学。以此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并在学生观看之后设置相关问题,如:“你去过九寨沟吗,你认为九寨沟怎么样?”、“看到这些美景,你的脑海中涌现了什么样的词汇呢?”、“九寨沟在哪儿,你想不想知道它为什么叫九寨沟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探究答案。而后,再为学生引出课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九寨沟这篇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是否如我们刚刚看到的图片一样。”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文阅读中。
  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单一、教条的“形式化教学”模式,将教学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且没有意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参与阅读兴趣不高,且缺乏阅读的自主性。为改善这一情况,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提升学生阅读主动性,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有效提升。
  以小学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阅读为例。教师在讲到这篇课文之前,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如: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深入课文,学习知识、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形式阅读——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合作探究问题”的步骤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阅读,为学生讲解相关的阅读知识与阅读技巧。在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巧有一定掌握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再次阅读课文,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同时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
  三、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师生交流
  教学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可以增加阅读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因此,在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强化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与教师、阅读材料间的互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到《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景表演”阅读活动,将学生以“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要求各小组将本文内容以情景剧的形式分角色表演出来。表演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要求学生深入文本把握人物特点,抓住人物性格,以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有感情的阅读。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另外,教师在讲到《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比赛”,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参加,语言流畅标准,阅读中应投入自己的情感,并积极领悟文中作者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以上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强化师生交流,便于教师对学生阅读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阅读设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互动教学的应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张亚暖,山东平度市明村镇明村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置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要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围绕课文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提升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对文本的感悟,更为深刻地把握文章主旨。  一、全局性提问,感知整体  要想更好地品悟文本,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广度,教师可以设置全局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升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将其作为语文知识训练的手段,注重讲解,忽视学生自主感悟;注重写背,忽视诵读品味。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教育价值,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解决策略,以期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文化内涵。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但在目前中小学校写字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思想上不重视,忽视正常的写字教学;老师、家长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严,导致不少的中小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写的字龙飞凤舞,潦潦草草,不像字形。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写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影响着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在这种现状下,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汉字是音、形、义相互结合的整体,单个的汉字并不是孤立的字符。教师要利用汉字的特点来组块教学,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教师可以将某一课的汉字作为基础,教一个生字的同时带起一串字,促进学生组块记忆,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关注示音构件,增大容量  汉字中有大量的形声字,教师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抓住汉字的声符,以其作为学生学习汉字的基本单位,进行汉字教
语文课程是一门内含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时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很好地创设某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怀
期刊
在听说读写等语文核心能力中,“说”是学生聆听、阅读之后语言信息输出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书面表达的中间媒介。在教材设置上,编者也在每个“练习”中精心创编了“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实施引导式教学模式,并通过灵活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一、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核心内容,始终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通过阅读语文教
期刊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方式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互动教学,让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从而不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合作探究,自主阅读  互动教学,提倡学生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的自主阅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入文本,深入文本,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享受语
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于创新,所谓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抛开书本知识,不遵循常规,并且不迷信于权威,而是通过自身知识为基础,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结合实践、别出心裁,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新思想、新意图、新方法、新观点的学习活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使学生积极思维  知
期刊
在农村,班级学生相对较少,这就为分层教学的深入实施带来了可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特点,以分层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有效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以学定教,目标分层指明方向  学生之间存有差异,要求他们的能力达到相同层次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实现全体学生素养的提升,就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经验基础和认知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兼顾两头,着力推中”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