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 画线 批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54gh4h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预习课文一般是先读读课文,然后围绕导学案上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再参照参考书写一写,书上却是“空空如也”。但是,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那么简单,同样要注重在书上多动笔。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预习时,能用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这难道不是一种有效的预习课文的方法吗?
  那么,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需要对文中哪些内容进行圈点、画线、批注呢?
  
  1.揭示内容、主旨的关键词句
  这里说的关键词句其实就是文眼,圈住了它,就是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如在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一文中,“明朗”一词就是作者眼中江南冬景的总特点,下文所描绘的五幅冬景图都是围绕这一特点来写的;《金岳霖先生》一文,汪曾祺就是围绕金岳霖“有趣”这个特点来展开细节描写的。
  又如老舍《想北平》中:“可是,我真爱北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是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曹文轩《前方》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是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2.体现文章线索的词句
  如苏轼《赤壁赋》一文是围绕“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这样的情感线索来写的;又如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是围绕“激动极了”——“穿心的悲痛”——“喜气洋洋”——“埋葬欢乐”——“心轻松和光明些了”——“悲愁的心”这样的心理线索来展开叙述的。
  
  3.反映段落中心的词句
  如《江南的冬景》一文,郁达夫围绕江南冬景“明朗”的特点描绘了五幅图:“可爱”的曝背谈天图、“生气”的午后冬郊图、“悠闲”的寒村微雨图、“美丽”的江南冬雨图、“逍遥”的旱冬闲步图。抓住了这五个词,就把握了这五幅图的特点。
  
  4.反复出现的词句
  要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它们对表达作者情感、反映人物性格有重要作用。
  如鲁迅《祝福》一文中,四叔“皱眉”这一细节共出现3次。祥林嫂初到鲁镇,四叔“皱了皱眉”,是讨厌她是个寡妇,是个不吉利的人;祥林嫂从河边淘米回来,神色慌张,四叔又“皱了皱眉”,是担心她是从婆家逃出来的,是个不守礼教的人。祥林嫂再到鲁镇,四叔“照例皱过眉”,是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因此祝福时不让她沾手。由此看出,四叔是个保守、顽固、自私、无情的封建礼教卫道士。
  又如《想北平》中老舍反复写自己“说不出”对北平的爱,其实他并不是“说不出”,而是言语不能完全表达他对整个北平的极致的爱,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无从表达,这种爱已经深深地渗入了老舍的血里、骨髓里。
  
  5.修饰的词语
  文章中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修饰语,却蕴涵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在阅读时应该圈出类似这样的词语。
  如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写到“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其中“细瘦的”、“锈钝的”都能体现出少年时期耕种人生的艰辛。
  再如《祝福》中“我”问短工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鲁镇的女人听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听完后“满足的”去了,这里“淡然的”、“满足的”均能体现鲁镇人的冷漠无情,在他们眼里祥林嫂是可有可无的,祥林嫂的存在只不过增加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由此可以体会祥林嫂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6.运用写作技巧处
  如老舍在《想北平》中将北平与巴黎、美国等作对比,写出了北平“动中有静”、“布置匀调”、“接近自然”的特点,用“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等直抒胸臆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北平深厚的爱;韩少功《我心归去》的第一节描写法国物质环境的优裕,是为下文写身在异乡的寂寞冷清、思念故乡作铺垫的;《林黛玉进贾府》中通过侧面、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贾宝玉俊朗、叛逆、蔑视世俗、要求平等的性格特点。
  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景、物、情的关系,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环境的渲染、人物的刻画。在这些地方作必要的批注,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写法,对自己的写作会有较大的帮助,还可以写些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我心归去》和《乡土情结》三课为学生作了很好的示范。
  
  7.饱含深情、富有哲理的句子
  文章里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句子,画下这些句子并在空白处写些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这样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会给我们以生活的启发。
  如“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海伦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情感体验”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目标,作为一种阅读结果的“情感体验”是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验”来实现的。初中语文课文的内容广泛,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情感体验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下面以苏教版九年级语文《台阶》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学生的思想。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教材分析。  (1)教材体裁和结构特点。《台阶》与
下午,小镇集市的喧嚣渐渐褪去,泽西喜欢在这个时候出门逛逛。  他恰巧看到酒商艾尔萨苦恼地坐在台阶上,这可不像平日里的开心果艾尔萨。泽西走过去问艾尔萨发生了什么事。艾尔萨递给泽西一张单子。原来,他昨天购进了5桶白酒和1桶啤酒,每一桶酒的容量都已经标在桶上。今天上午6桶酒都已经卖出去,可艾尔萨忘了标记哪一桶是啤酒,现在无法入账。  单子上记的是6桶酒的容量,分别是15升、19升、31升、20升、16升
新课的导人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好的导人能先声夺人,事半功倍,能提高课堂效率,为新课的开展预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导人上下足功夫,把语文课的这第一个音符奏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导人方法,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一、激情导入,激起学生的热情    所谓激情导人,就是利用语言、设
课改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课改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课改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课改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题记    一浪高一浪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席卷了中国教育界,引发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深层反思与大讨论。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在认真贯彻课改的要求下,已逐渐领悟到其带来的崭新面貌。下面我将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学方式的合作化、教学手段的技术化和教学策略的多样化三个方
一、要点聚焦  作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重点,句子的考查也是中考试题中考查的重要部分。句子考查形式很多,如修改病句、仿写句子、连句成段(句子排序)、特殊辞格的运用与评价及优美语句的欣赏。无论是哪一种题型,其实质都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品味与运用的能力。在解题时,需要对考题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再按照要求答题。  在此着重介绍两类主要考查形式:    第一修改病句  [重点、难点、考点]    近年
一、英语的语态    1.主动语态  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谓词动词用主动语态。主动语态中的谓语有各种时态形式。  英语中,有许多句子的主动语态可以表示被动意义,这些主动语态的句子其主语一般为物。  (1)下列动词的主动形式可以表示被动意义:look,feel,read,sell,smell,sound,taste等。如:The flowers smell nice.这些花闻起来很香。  (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大的转型之中,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阶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广收门徒,既互相辩难,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著书立说,于是中国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学术繁荣的局面。百家争鸣的“百”不是实数,而是形容各种学
在语文课堂实施有效教育,其调控艺术总而言之:“少就是多”。  “少”是说一篇课文的教学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关键要素,设置一两个主问题。在课堂实施中,要大胆删去无效环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关键要素——主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思维扩张,形成一个主问题知识网,从而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这种网络化的知识,多向度的思维,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进行知识的多种角度的整合,形成
四个好朋友都利用假期学了一项运动项目,他们想让对方通过晒痕猜出他们学习了哪项运动。一起试一试,把地上的运动装备和小朋友连起来,看看你都猜对了吗?  连线成功,你会发现:  1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2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3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4号小朋友学了______。  请在横线上写下你的答案,然后通过微信发给我们,你将有机会获得一份精美禮品!  (答案见下期)  上期
应用文为特定需要服务,受到明确的写作目的、专门的阅读对象、一定的使用场合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行文要注重得体,既要准确表达意思,又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面简介六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  1.书信  书信格式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转行顶格。(3)结尾:正文写完,另起一行空两格或四格写“此致”、“祝”等词语,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