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前测有效实施体育分组教学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观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每一位学生进步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了解学生,以便进行差异性分组教学。本文将从学情前测的角度出发,分析其与体育分组教学的关系以及应用优势,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情前测;体育;分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28-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传统“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掌握知识的迫切需求。教师要想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课程基本理念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个人可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制定出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实施方法和评价方式。如何了解学生、找准知识生长点、保证每一位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学生实施学情前测,并根据了解的情况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一、学情前测与分组教学的定义及关系
  学情前测,是指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的测试与分析。[1]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测试、提问、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水平、学习方式及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学校场地及器材条件再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体育分组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级内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得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技能等的教学方法。[2]实施体育分组教学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符合素质教育观的理念要求。学情前测是实施分组教学的前提和现实依据,分组教学是展现学情前测的形式和有效反馈,二者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分组教学中学情前测的应用优势
  1.关注学生差异,合理进行教学分组。
  《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传统的体育分组教学中,教师常会采用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性别分组等方式实施课堂教学,这样的分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但对于掌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过于笼统,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通过学情前测,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组别,如在《侧手投掷轻物》中,我们可以设置上肢组、腰腹组、下肢组、全能组,上肢组又可设为出手角度组、出手速度组和持握器械组。分组的方式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分组类型之中,组别的名称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还可以用竞赛或游戏等形式进行“过关”。只有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分组,才可以使得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内水平相近可以促进学生激情与学习动机的提升,而组间水平的差异则促使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组向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组进行挑战。[3]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科学实施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观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施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没有充分研究学生的体育课堂是没有生命力和灵魂的。传统的教学活动很少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别,教师通常会设定统一的教学目标,使用同样的教学手段、执行标准教学评价。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好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完”。在评价方式上,过高的评价标准会严重挫伤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厌恶该学科;过低的评价标准会让学生失去追求知识的好奇心,同时会滋生骄傲自满、轻视同学的学习心态。学情前测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找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可达到的学习水平,使得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更有差异性,实施教学手段时更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评价时更有帮助性,从而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有所发展。例如,在《侧手投掷轻物》教学中,为解决学生低头投掷的问题,教师在学生面前设置一根橡皮筋进行帮助辅导;为解决学生投掷出手速度过慢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墙扔垒球反弹比远的游戏进行解决。
  3.发挥学生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对象,而且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助手”。通过学情前测对学生的了解,教师清楚地知道每一组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让学生形成组别间的互助合作,通过小组长、小助手等方式将他们分派到不同组别帮助其他学生一起学习。由于分组竞赛的关系,基础较好的学生会认真辅导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师的要求;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了赢得团队荣誉也会刻苦练习。这种学习形式既可以培养他们的体育文明精神、巩固他们的运动技术技能、缩短学生之间的心里差距,还可以减少教师多组别之间的纠错指导,提高个别指导的针对性,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学情前测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体育分组教学活动时,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学情前测,才能够更加有效的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芝兰,钱坤南.学情前测:为了学生的“学”[J].教育视界,2018(Z1).
  [2]王美玲.体育分层分组教学的优化策略[J].安徽工业大學学报,2006,23(2).
  [3]袁建伟,沈玉霞.分层次分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与策略[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27(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和深化,对于我们高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改变现在的数学教学模式来完成新的教学目标。当前思维导图得到了教师及普遍人认可,也逐渐引入到了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它能够改良学生学习的策略,对于数学的复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思维导图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模式。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呢,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作用呢?下面将进行详细的阐
摘 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教学目标之一,思维缺失是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入手,设计分层教学,激活思维;开展深度互动,锤炼思维;开展有效评价,提升思维。  关键词:问题;分层教学;深度互动;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50-1  数学学习是一个富于个性思维的再创造活动。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数学问题;融入情境;感受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49-1  学习是从疑问开始的,而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对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考的主要命题方式由原来的话题作文转变为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的出现,对学生写作来说,难度系数升高。因为这种命题不管是从写作要求上还是从写法上都和以前的话题作文区别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出题人往往会提供一段材料,让学生按照材料内容来写作,因此对这种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定要精准把握,本文对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进步,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问题驱动法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受到了广大生物教师和学生的欢迎。问题驱动法的有效应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问题驱动法;高中生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53-1  
摘要:人物史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且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学科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整合资源、创设有效情境、挖掘典型人物是人物史教学的基本策略;科学配备好这些要素,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将有一番别有风趣的情景。长期坚持下去,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不但可以改变,而且高中历史教学将必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物史教学;国家课程校本化;策略建
摘要: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三个能力:认知力、思考力、审美力,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写作离不开“生活”两字。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真实:认知世界、关照自我;写真情:发现生活、审美体验;写真知:思考生活、提升写作创造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生活化意识;写作创造力;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119-
摘要:著名的中国教育学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学习习惯不同于与遗传有关的智力,而是基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活动倾向不同,才逐渐形成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低年级教师应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常抓不懈,使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
摘 要:新课改以来,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在“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激发学生主体活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阐述了学校在推进课改,打造特色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让学引思;推进课改;打造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13-2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紧密联系课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剔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传授法"教学。在高中英语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写作教学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方面。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法和单词的实际应用从而提升自身的英语基础和应用能力,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过程写作法作为写作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