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主任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来源 :科学时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我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我系特点提出建立班主任选拔制度,促进班主任队伍的逐步优化;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班主任考核奖励机制;改进德育测评办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改革班主任配备办法,促进教师资源的最大利用等五点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0-0102-0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具体实施并完成的一项对全国普通高中生进行的大型社会调查显示,生长在今天这个变革时代的这一代高中生身上,有着许多不同于以往高中生的时代特点,从总体上看,他们不是在社会提供的一种既定人格范式和人生榜样中长大的,因此不盲从权威,不轻信书本。他们思想敏捷,眼界开阔,求新求异,富有朝气。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高中生的一种后续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也由此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一大批热心的教职工去研究、关心和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中共中央[1987]18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的每个班级均应配备兼职的班主任、导师或辅导员,可从教书育人好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这对于密切群众、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都有好处。”但在目前情况下,却出现了挑选班主任难的现象,其中原因众多,但现行的班主任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不适应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此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1建立班主任选拔制度,促进班主任队伍的逐步优化
  
  根据高校一般管理文件规定,教师参加中、高级职称的评定必需有一年左右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加强班主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班主任人选难以确定的矛盾。班主任人选主要还是通过组织来确定,其关键在于没有真正形成行之有效的选拔制度。
  在设计班主任选拔制度时要体现两个原则,一是要体现当班主任光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要体现班主任工作价值原则,这种价值体现不仅表现在精神上,也要体现到具体的物质中去。具体实施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进一步明确教研室、系部及学工处等有关部门在班主任选拔工作中的职责;②进一步明确担任班主任职责的基本任职条件,基本条件包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③明确班主任的选拔程序,在个人自荐或组织推荐的基础上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据任职条件进行审核,并以部门或学校的名义正式下文,以示重视。
  
  2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班主任考核奖励机制
  
  一个科学、规范、合理的班主任考核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是维护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一副良药。但在现行的班主任管理中出现了责任与权力不协调、责任和利益不协调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制定班主任考核奖励机制时一方面必须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进一步理顺学生管理关系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职责。没有一定权力的班主任是很难做好本职工作的,权力加上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工作方法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加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班主任工作津贴的发放办法,克服平均主义,努力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另一方面,在对班主任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尤其对学生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要认真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比较客观地评价班主任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业绩。
  
  3改进德育测评办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德育测评工作是现行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加强研究新时期德育测评的作用和功效,注意学生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德育测评实施办法已显得尤为重要。从德育测评体系上可以建立德育测评二级制定体系,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一个全校统一的德育测评条例,各相关系部或班主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本系部或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德育测评实施细则,这样既保持高度的统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可促使班主任进一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德育测评方法上,可简化有关审批过程,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在德育测评中的主导作用。
  
  4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
  
  学生管理体制多年来没有很大的变化,有些改革措施也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而作为学校的主体,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学生,其思想状况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改革是关键。在目前学校学生管理体制下,可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学生管理中的职责,提高各有关部门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份量,并制定出相关制度,在学校学生工作处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各部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随着学生管理体制的不断进行,班主任的工作职能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即由过去的管家型向现代的导师型转变。
  
  5改革班主任配备办法,促进教师资源的最大利用
  
  从目前我校班主任配备情况来看,班主任队伍绝大多数来自一线教师,而且多数是年轻教师。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年轻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年轻教师更需要加快知识的更新,不断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但从目前教师进修情况来看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在班主任配备问题上,可根据各系部的不同情况,在班主任经费总包干的前提下,允许各系部根据各自师资队伍的实际,采取年级班主任制、班主任制、班主任及助理班主任制、导师及助理班主任制等多种形式的学生管理模式,为新时期教师队伍的管理提供比较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利益、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得到有机的统一。
  收稿日期:2007-09-0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蔡骏  悬疑小说家。2000年开始悬疑小说创作,中国作协会员。先后出版《病毒》《猫眼》《生死河》《地狱变》《谋杀似水年华》《天机》《人间》《最漫长那一夜》等26部小说,作品总销量突破1200万册,并连续13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的最高畅销纪录。被《人民文学》选入“未来文学20大家”。  万圣节的焰火葬礼一夜  真美!原来白天放烟花也这么好看!惜朝,告诉你,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烟花了!  ——《逆水寒》
随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因物业管理人、物业权属人、业主委员会的定位误区引发的问题以及物业管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难点日益突出.为此,必须完善物业管理的法律法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差错是很正常的,问题不在于差错的出现,而在于对差错的处理。对这类差错的处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素质。育人先正己,因势利导,科学地处理课堂差错是对学生另一种方式的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形象;素质教育    Adroitly guides action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Is twice the result
【正】 台湾厂商生产的家用全自动洗碗机,采用轻触式控制面板,可依餐具多寡和油污情况,设定适当的清洗程序。从预洗、洗净、烘干直至存放等工序,实现了全自动化。符合美国食
高等学校工作人员考核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考核真正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建立、健全岗位目标管理系统和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