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资源拓展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的教材内容多是一篇篇经典名著的节选或者片段,虽然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走近和了解名著,但由于篇幅的限制,单纯的依赖教材内容不能让学生深入地感受整本名著的完整性、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整本书阅读”理念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全面地去阅读整本经典名著,加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教师要有效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策略,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去深入阅读、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相关评价。而这都依赖于科学高效的整本书阅读资源拓展的设计与实施。
  一、整本书阅读资源拓展的实施策略
  1.从重点人物入手,强调阅读材料的整体性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选多是节选的经典文学作品中精彩片段或是较短的篇章。在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学习的是鲁迅的经典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鲁迅的经典散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阅读和学习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包含十篇散文,但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这本书形成认知、避免学生把散文集中的散文分割开来阅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这本散文集作为一个阅读整体。这部书中,虽然每篇散文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存在,但由于散文中描述和记录了鲁迅先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对于鲁迅先生来说都是印象深刻,也承载着鲁迅“对当时社会的理性批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从这些人物入手,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梳理出文中描述这个人物的语句,分析人物的经历和遭遇,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由于有的人物在散文集的各篇散文中多次出现,将这个人物串成一条线索,就可以打破单篇散文之间的藩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忧虑。例如散文集中提到的阿长,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中都有出现,《阿长与〈山海经〉》专门回忆了这个人物。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可以以“阿长”这个人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阿长这个人物为线索,来串联起整部散文集,在阅读《朝花夕拾》的过程中获得完整的阅读心得和情感体验。
  2.从风土人情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经典名著篇幅都比较长,包含着较为复杂的内容和较大的信息量,为了让学生能持续地保持对阅读的兴趣,高效且有热情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和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书中富有特色的核心内容开展阅读,再辅以浏览、跳读、精读、圈点和批注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始终保持在比较高的兴趣和效率上。小说作品中除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描写外,还有不少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的描绘。这些风土人情虽不像故事情节那样跌宕起伏,却是深刻解读作者的情怀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的重要线索。例如《骆驼祥子》中对北京人独特的说话风格、饮食习惯以及老北京的市井生活和人情风俗都有细致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注意这些对北京风俗的描写,做出圈点和笔记,并分析这些人情风俗对文中人物的影响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再比如在《红楼梦》中有着不少对节日、家宴的描写,“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暖香坞创制春灯谜”,对元宵节猜灯谜、结社作诗都有着非常详细的描写。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风俗人情描写的关注,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摘抄,进行对风情民俗相关内容的梳理,并及时做出批注;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感受文中人物的生活背景,以及对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的作用。抓住著作中这些富有特色的风俗人情的描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积累整本书的阅读感悟。
  3.以问题为突破口,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学生应该学会深度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图,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教师可以以学生在初读文学作品时的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精读时进行思考,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推进整本书的深刻阅读。例如在《简·爱》的阅读中,在初次阅读浏览过后,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简·爱经历了哪些挫折与磨难?她又是如何对待的?简·爱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抗精神?简·爱为什么会毅然决然的离开罗切斯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问题进行分类,找出能回答问题的描写细节,将每个问题的相关描写都串联起来,并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转化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学生在阅读中的深入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简·爱不仅具有坚强刚毅的个性、自尊自爱的品格,而且还拥有足够的才智和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关于海藻产业的市场化、一体化的研究,已引起我国水产界海藻部门极大的关注。作者着重围绕加快海藻产业市场化、一体化进程,是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迫切需要,加快海藻产业市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习作的核心就在于引导学生对生活和社会建立一种不同的人生体验,借助笔端将这种体验自由的表达出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约束,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确保最终目标得以落实。  一、高考作文备考常见问题  在高考作文备考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整个备考过程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强化学生的备考意识,才能确保备考工作有序进行。但是,这个过程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
本文报导用激光对接触被加工材料的液体进行热气蚀来加工和切割透明材料的方法。用氩激光器切割玻璃的切割精度可以达到10μm。
一、“审视材料,细读要求,明确任务指令”是突破“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的前提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审视材料、细读题目要求,根据命题者提供“任务驱动”,也就是发出“写作指令”的范围内完成写作任务。因此,审视材料,细读要求,明确任务指令应成为突破“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的前提。可以说,任务确定,是定位器,是罗盘;任务不确定,就会千辛万苦劳而无功。  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来激活语文课堂呢?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探索,总结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经验,以此抛砖引玉。  一、展示个性,把课前三分钟还给学生  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每堂课前都让一位同学进行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然后請一二位同学作简要客观的点评。每当有同学的讲演涉及到有关惜时、勤学、友
概述使用非有机锡类船底防污涂料及渔网防污剂的代表性替代防污物质Irgarol1051,ZnPT,CuPT,PyB,Seanine-211对水生生物的有害性及水域环境的污染状况,并试着对替代防污物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