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某些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产品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更是如此。小学数学教材从选材上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使得数学知识不再是空洞枯燥。因此,教师一定要明确教材内容知识的要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身的业务水平情况,创新使用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关的数学知识为切入点,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亲近数学并学会数学知识。可以说,当代经济科技以及教育与人才的竞争,其根本目标就在于“创新能力”的竞争。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始终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育作为核心来抓,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点体会做以下汇报,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转变教学观念,探究创新模式
  作为教师,要想切实做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深入理解教学的本质,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掌握教学中的一些策略和技巧;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变在教学过程过于中强调满堂灌、死记硬背等等的现状,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倡导学生们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要积极培养学生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补充与合作的能力等。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发散性提问等方式,适时地进行点拨 ,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瓶颈,并采取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等方法,通过表扬和激励等多种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们的多向探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只有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及时地积累、分析和研究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新困难,牢固的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新理念,去有效的探究创新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二、构建创新环境,引导学生创新
  课堂教学是我国当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只是把学生当成了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当成了死记硬背、机械复制的工具,已经成为了严重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所以,当今教育必须大力改革这种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这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和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地创设创新的环境,从多角度、多方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多思、多想、多锻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提出富于变化、具有灵活性的启发点,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要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不仅仅是为了去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
  三、营造宽松氛围,促使学生创新
  所谓创造性的人才,就是要善于发现他人没有采取过的方法。能否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去想别人想不到的解题思路,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敏捷、灵活地有效思维。而思维的敏捷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的氛围。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课堂上,教师的身份应该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充分发挥民主,不能搞强权,不能以教师自己为核心、以自己的意志为主,要让做到“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这个大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舞台的主人,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出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从而充分展露他们的思维过程,显示他们的个性,彰显他们的创造力。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21世纪我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新任务:让学生学会合作。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把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打通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心理交往渠道,为个体学生、整体学生营造出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快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经验告诉我们,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人人即是创造天才,时时即是创造之机,处处即是创造之地。”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和发现,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那么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指引让语文课堂逐渐活跃丰富了起来。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当堂练习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为了强力推进新课程,还规定了一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或半10分钟,或20分钟不等,多了,则不被允许,这些措施,在课堂改革推行之初也是有一定成效的。然而,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也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留给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干什
期刊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大部分成绩不佳、家庭经济条件差。这些学生从小在学习时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学习时没有得到来自家长的较严格督促和指导,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也基本得不到有效帮助,在面对挫折时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疏导和鼓励,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还常常处于“教材是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有时我们把数学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割裂开来,鲜活的数学异化成了纯粹的符号系统,成了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另一抽象的世
期刊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 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
期刊
古时的说书,是很受大众喜欢的一种休闲文化。除了内容通俗,贴近普通百姓,为大众喜闻乐道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书人总是在每一场到时间该结束时,必定会在关键之处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听众当然意犹未尽,但该场结束,只能无奈,只好念念不舍地期待下一场。下一场如何?当然也是如此,这就使得听众总是欲罢不能,一场接着一场,甚至一遍接着一遍。说书人靠什么吸引住了听众呢?那就是在关键之处设置的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征:问题性、主动性、开放性、综合性、活动性、互动性。三、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努力创造条件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  【关键词】探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它是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上岗工作都是极为有益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情感丰富,他们是时代的希望所在。但由于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亦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
期刊
【摘要】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爱的教育;理解;尊重;交流;体验  Love is the eternal theme 
期刊
【摘要】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无一不对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坚定信心,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教师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评价;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On the cultivation of small children habits  Zhao Yuping  【
期刊